APP下载

幼儿园健康领域融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初探

2019-12-19劳创锋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融入体育教学

劳创锋

摘 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由此可见健康领域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应融入健康领域的相关内容,以幼儿身体健康以及健康领域的主要目标为标准,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意识到體育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学观,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关键词:健康领域;融入;体育教学

一、体育教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必要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健康领域在幼儿园保教中的重要性,应居于教育目标中的首位。

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健康领域包括身体保健部分和身体锻炼部分,身体锻炼包括身体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基本体操三个方面,训练孩子的动作发展。动作发展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也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保证。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既要注重呵护幼儿幼小的生命,也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促进学龄前儿童自身机能与能力的提升与练习。从目标内容看,身体发展重在机能协调与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体育运动是儿童成长的最佳途径。所以,把幼儿园健康领域融入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尤为重要。

二、体育教学内容以健康领域的要求为范畴

体育教学融入幼儿园健康领域,首先是内容的整合,以健康领域的要求为标准,结合健康的各目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中从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在日常生活注意培养幼儿自理、自立能力;二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以此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学内容整合上除了以基础素质教育为主,把学生引导到走、跑、跳、投和队列等基本素质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锻炼上来以外,还应当结合幼儿园健康领域的培养目标,开发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将来职业学习、工作。

基础素质教育内容以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为标准。根据我校现有的场地和设备,确定以下运动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50米和100米快速跑、一分钟台阶跳等田径类项目;软式排球的垫球和传球、篮球的传球和运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能用口令熟练调动队形、集合散开等队列口令练习;健康舞、韵律操等体操类项目,使学生能够达到幼儿教师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身体素质的要求。

实用性、趣味性的内容以实现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为核心,融入以发展基本动作为主要任务的体育游戏,如幼儿轻器械体操、创编幼儿徒手操、创编幼儿体育游戏等,有助于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在保育和教育工作中学以致用。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

新时期,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幼儿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在幼儿园保教活动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及经验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从而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入职后能否较好地承担起幼儿园体育教学,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应侧重教授与职业相关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课堂组织能力,培养正确的幼儿体育观,并通过多种形式使之得到完善,做好职前准备。

(一)形成正确的幼儿体育观念

幼儿阶段的健康是指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及教育,让幼儿拥有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并在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这是形成正确幼儿体育观的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幼儿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幼儿体育锻炼常识等幼儿体育教育教学知识。同时,还必须意识到体育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必须把健康放到首位,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项目中,体育应居于首位。

(二)培养专业的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掌控课堂教学,包括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目标,对可调配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群体活动过程进行掌控和协调,使之相互融合,从而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

首先,根据实际增加教材内容。新生入学后,适当增加口令训练、队列队形操练、集队整队、调动队伍的教学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让学生能熟悉口令及运用口令组织队列队形及指挥操练的技能。基本组织指挥技能过关,可以带动全面技能发展。之后的每节课,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学生轮流做好体育课中进行队列队形操练和领做准备运动等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每学期到幼儿园的见习、实习期间,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语言可以授业解惑,可以传情达意,可以拉进距离,可以活跃气氛。教师通过语言完成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教学过程,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引导和组织是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的关键一步。体育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包括语言表述、专业术语和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在学生自由练习时间,教师要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集体练习法、一对一训练法、检查考核训练法等,反复多次,让学生克服怯场,而且做到讲解要直观形象、通俗易懂、针对性强、富于启发性,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专业的组织协调能力。

最后,通过实践来提高实操性。“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每学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要求每个学生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计划编写活动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制定每个活动的任务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具的准备、组织活动的方法和步骤等,课前试讲,理顺组织课堂活动的语言,以实践来提高他们的组织、观察、应变和协调能力。

(三)掌握创编体育游戏的技巧

合理穿插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体育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更要通过游戏的形式给予幼儿练习的机会,让幼儿易于接受,且对发展幼儿动作技能和培养身体素质起着极其有效的作用。所以,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应当关注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动向,以幼儿身体健康以及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标准,学会开展体育游戏的技巧,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增强体质。

体育游戏的创编可在某个传统游戏的基础上,紧扣教材(活动)的内容,对原有的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后开展游戏,如有不妥再修改,创新和补充新的内容,直至完成。创编体育游戏式应特别注意考虑安全因素,不要选择危险性大或难度和运动量超过幼儿所能负担的内容。

综上所述,中职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进行整合,才能体现课程开设的重要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不仅要提高学生身体与运动素质,更应围绕幼儿园健康领域的教学目标,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体教学能力及个人能力素质,关注职前教师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发展,以保证步入教育教学岗位后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范珍妹.浅谈游戏在快乐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6(1):62-64.

[3] 邓平.体育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 姚鸿思.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融入体育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