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9-12-17方成弟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摘 要: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大力深化新课程标准改革工作,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创新和思考,其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逻辑严密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学科知识。所以本文总结和归纳了逻辑思维的方法,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逻辑思维;培养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表示为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化思维模式,具体而言就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概念转化成具体形象的内容,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数学运算及其思维能力。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对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之上,具备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意义重大,学生要处于数学思维模式的结构中有所思有所想,并且善于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故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们应当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不断强化相关运算准则和概念的讲解工作,让学生们对每一个知识点和概念都吃透和理解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进一步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型,从而更好地解决和数学问题,懂得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自身全方面的有效发展。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

(一) 归纳和推理的训练方法

归纳与推理的训练方法是指从较小的知识中归纳和推理出较大的知识,老师运用归纳和推理的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还能够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并且获得新知识和新规律,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与勇于探究的能力。

(二) 实验和探究的训练方法

数学实验最大特征在于不可重复性,也就是说相同条件之下只可以做一个实验操作,而且他们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条件发生了改变,结果也会有相应的改变,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运用实验与探究的方法来探究和思考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和现象,比方说抛硬币的实验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

(三) 比较研究的训练方法

比较研究的训练方法表示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获得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和规律。比方说老师在教学分数与整数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将分数与整数进行对比,让同学们自行找出两种数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这样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四) 演绎推理的训练方法

演绎推理的训练方法表示在一般性的结论过渡到特殊性的结论中来,而且推理和判断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由于演绎推理的训练方法需要借助三段论法形式进行,也就是对两个判断进行演绎和推理,从而得到第三个判断,这种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的有效养成。

二、 培养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一) 采用差异化教学手段

根据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也就是把学生当作数学教学的中心人物。所以老师应该关注学生个性特点以及个性发展,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情来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数学这门学科中很多题目的答案唯一性较为显著,但是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却是多样化的,老师要尽可能地扩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并且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为主,并且鼓励学生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其中,课后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温习和巩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相应的作业,学生们可以在课后练习题的训练下不断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和发展自身的数学学科素养。

(二) 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有效地使用数形结合方法,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把握和理解抽象概念,老师使用树形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结构和图形,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老师还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树形结合的方法,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思维模式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间的关系,然后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来具象化整理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三) 创新数学课堂的提问形式

因為数学学科本身更加关注理论和概念,所以数学老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体现在数学问题的提出之后,故小学数学老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可以偏向于数学问题的设计以及课堂提问形式的设计上,也就是不断地创新课堂提问形式。另外,老师还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帮助学生深入到问题的内在,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和对照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 培养学生自觉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主要体现在形象化思维这一方面,所以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观察的能力,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完善好学生的逻辑思维自觉性特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慢慢地让学生从最开始地毫无目的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然后上升到具备数学意识的观察和思考。其中还要加入一些观察法和比较法的训练内容,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有所提高。因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发展都会紧跟学生的年龄发生变化,所以老师需要有效地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有条不紊地开展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训和养成工作。

(五) 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大致是需要经过具体形象思维演变到抽象逻辑思维中来,所以小学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树立正确有效的教学观念,也就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其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来开展,还要知晓能力的发展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要。大部分数学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时候都会面临较大的误区,他们觉得传授数学知识和相应的解题技能也就是培养了学生的逻輯思维能力,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老师没有认识到所有的数学知识教学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之上,所以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故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素质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如果老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就会采取一些无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难以有效地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养成,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会大打折扣。

(六) 大力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因为探究精神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而且对于数学知识和问题的探索能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会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探究数学问题,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和思考环境,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探究中来,这样也能学习到更多新知识和新技能。一般来说,老师要做好如下几方面,这样有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老师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较好的把握和了解,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进行一对一指导和交流;第二,老师要引导学生自行完成相关探究活动的学习,对于答案要有所保留,让学生自主地寻找答案,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第三,运用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第四,老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耐心,对待数学学习要沉得下心。另外,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归纳总结相关的定律,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三、 结束语

逻辑思维具备较强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时候要采取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发展特点,做到有针对性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还要做到逻辑思维培养的全面有效性,也就是说老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样能够更好地挖掘小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更好地运用知识和思考问题,为小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

[2]陈明亮.刍议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3]宋彩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11).

[4]杨冬菊.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5]汪世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J].云南教育,2000(5).

[6]陈鼎兴著.数学思维与方法一研究式教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7]郝乐,马乾凯,郝一凡.数学教育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3(6):9-11.

作者简介:

方成弟,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西和县西青永丰小学。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