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后进生发展推进自主学习型课堂改革

2019-12-17许洪良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氛围后进生自主学习

摘 要: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等价值、同样重要的意义。当后进生能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教室里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推进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而学生一旦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势必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后进生;自主学习;氛围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自主学习型课堂就是以实践自主学习理念、呈现自主学习方式、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课堂,其总体原则就是“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践行自主学习型课堂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阶段,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但也有部分学生学得不好,到第一学期结束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出现一部分后进生。不管后进生的出现是何种因素造成的,作为教师都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并努力使其转化。

一、 尊重学生差异,积极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只是在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并不是就不能改变,他们也有一定的长处,有要求上进的欲望,有较强的自尊心,只是因为暂时基础不好,自信心不足或缺乏毅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手段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一) 善于发现闪光点,因势利导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后进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切入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小的一点,也要巧妙地利用放大镜进行放大,以此作为转化的支点,使他们的信心倍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如有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经常逃课、迟到,但其集体荣誉感强,跳远、跳高跳得十分好。如何改变他呢?就可以抓住他荣誉感强、跳远跳高跳得好这一优点,经常找他谈心,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他,表扬他,鼓励他,引导他会客观评价自己,要“扬长避短”,而不是“弃长补短”,要通过提升他的“长腿效应”来优化他的“短腿功能”,帮助学生从内因上来改变自己,走出困境。

(二) 善于情感投入,培养自信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心和真诚期望会激励自己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这句话概括了情感因素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作为教师,要用爱心滋润后进生的心田,要像春不吝啬风、夏不吝啬雨那样,对后进生不吝啬爱,真诚地关心、爱护后进生,不讽刺挖苦他们,真心善待他们,用爱心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取得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激起他们对老师的感恩之心,培养他们的自信,弃旧图新。如有一位学生,凭着脑袋聪明,学习成绩本不算差,因父母离异,缺乏管教,玩心极重,自由散漫,极想表现自己,行为习惯差,经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这时,教师就应多方面给予关爱,并告诉他:树的方向靠风掌握,人的方向靠自己把握。当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也就乐意接受老师的意见,便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三) 持之以恒,坚定信念

由于后进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使得后进生的进步总要经过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时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当后进生有进步时不能陶醉,要防止后进生出现反复,当后进生出现反复时也不要轻易失去信心,要坚定信念,循循善诱,不断鼓励他们。如有一名学生,在班里不做作业是出了名的,任凭老师怎么样,他都置之不理,此时,专门找他谈心。通过交谈得知,他完全明白不做作业是不好的,并深知这也是导致自己成绩不好的直接原因。他曾经也想改掉这个坏毛病,不过就是没有毅力,每天晚上回去到了七八点就想睡觉。这时,老师可以对他说,由于这个习惯已形成好长时间,立即要改掉这个习惯也许不太现实,那你是否可以慢慢来,每天尽量多做一些作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逐步改掉这个坏习惯。一开始,他确实也能按照要求去做,可没过几天,他老毛病又犯了,此时只能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一次、二次、三次……几次反复到了期中考试下来,奇迹果然发生了,他由班里原来的40名上升到了26名。此时此刻,他脸上露出了笑脸,信心十足地要争取考入重点高中。

(四) 宽严并济,批评有度

化学教师如果能够了解后进生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后进生的长处,扬长避短,积极采取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法,不但化学教学成绩会得到很大提高,而且还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信心,带动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对后进生要宽严并济,批评有度。要避免不当的教育方式使后进生產生逆反心理,切忌不能挖苦、讽刺他们,诸如“别人都学会了,你还不会”“这么容易的内容你都不会”之类。另外批评不要算总账,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切忌无限制地上纲上线。同时,批评要有度,注意分寸、时间、地点和场合,要给学生留面子,有台阶下。

二、 渗透情感教育,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自觉性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生活习惯差或思想品德差等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轻视、家长的责骂,他们的心情长时处于压抑状态,心理其实很脆弱。长期以往形成较强的自卑心理,自己认为低人一等,是所谓的“差生”,被人看不起。可想而知,以这样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成绩怎么可能会得以提高呢?其实,后进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需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如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旦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积极性,就很可能激起师生间的矛盾,将他们推到对立面,产生对立情绪,造成破罐子破摔、厌学逃学,甚至变为流生。因此,对后进生需要倍加呵护,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逐步改正错误或缺点,从而获得进步或成功。

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相比,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喜欢拿个手机,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待人处事理想化、片面化,因此,他们的交往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感情用事,碰到自己喜欢的老师,便能服从要求;碰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可能就只会敷衍了事,甚至于不理不睬。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就会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功课,自然也就能学好这门功课。如果老师能给予后进生多一点爱,不吝啬情感投资,把他们视为真正的朋友,思想上多交流,心灵上多沟通,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相信后进生会视你为知己,尊敬你,信服你,由此迁移到喜欢你所教的化学学科,对之感兴趣,也就不用担心他的化学成绩会差了。

三、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后进生智力水平、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等方面均处于落后状态,要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后进生的“落后”“差”只是暂时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可挖掘的潜力很大。老师要时刻想到这一点,并要思考如何面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应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结构以及难度,从而使课堂效率最大化、教学效果最优化。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不要追求难度过大、综合性过强的内容,要关注教学效果,而不要追求快速度、高节奏。由于后进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教具、模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视频、多媒体动画等,增强对直观现象的认识,从而逐步形成抽象思维,最终达到牢固接受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灵活应用知识的效果。另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复习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引导他们能把所学的知识点形成网络化、模块化,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课堂提问设计是否科学、巧妙,“问题情景”创设是否合理、有效,将决定着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也将决定着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高效。对于后进生,提问时应尽量基本直接、简洁明了,采用肯定式多于疑问式,然后逐步采用疑问式让其思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设置适当的问题台阶,通过学生的逐步深入讨论和教师的适时疏导,引导学生领会问题的核心和实质,适时进行综合和归纳。在回答问题时,后进生不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作为老师不能急躁地打断,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完,然后进行讨论利用同伴互相帮助其纠正并予以合理的评价,回答中只要有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绝不能简单粗暴地一通批评,甚至于进行讽刺挖苦。否则就会很容易扼杀后进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对老师的提问不予理睬,甚至于不喜欢化学老师,看到化学老师就恶心,那么,也就谈不上对化学的学习有兴趣,更学不好化学。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分层、有梯度。对后进生的要求要适当放低,难度要合适,时间要充足,作业量不能太大,并让他们能感到独立完成任务并不困难,从而能激发他们能乐意接受下一次任务的欲望。久而久之,他们也就能养成按时、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此基础上,老师可再适当提高些要求,如难度适当提高、减少完成作业的时间、作业量增加些。

补偿教学的形式可多样化,可个别辅导,也可集体辅导;可单个知识点辅导,也可按知识体系辅导;可利用课堂自主学习时间,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可设计一些基础题进行训练,也可集中进行讲解一定时间。当然对后进生的补偿教学应该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不断反复巩固以達到提高的目的。

对后进生与优等生的期望值不应一致,更加不要用考试分数的多少来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心。不要企图用同一张试卷,同一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这样只会造成负面效应。考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要达到同一效果就行了。

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使少数优等生得到培养,更要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这也就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转化后进生与培养优等生具有同等价值,同样重要的意义。当后进生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了,还用担心教室里学习氛围不好吗?当教室里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还用担心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不能顺利推进吗?而学生一旦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后,还用担心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能提高吗?还用担心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没有养成吗?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姚军华.渗透情感教育 实施差异教学[J].常州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9):15.

[3]丁玉祥等.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1(2).

[4]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小学教育,2001(1).

作者简介:

许洪良,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氛围后进生自主学习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