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

2019-10-21覃丽平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实践小学语文

覃丽平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知识习得和情感体验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情感教育在语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有着促进作用。立足于情感教育的本质,分析了当下的语文课堂实况,进而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情感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践

引言

现如今,随着核心教育的不断推进,逐渐改变了过去的以分为重的教育目的。过去,部分学生出现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中一味追求分数或者学生学得苦不堪言等现象,都随着核心教育理念的提出被一一打破。单纯以分数为前提的学习已经不满足于现在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情感教育进入大众视野,再次被提上语文教师的备课当中。情感教育不同于分数教育中漠视学生情感需求,阻碍学生情感发展的路线,而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情感表达、三观发展、人格尊严的发展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小学生三观形成、学会表达以及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情感教育的本质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是人在面对事情时产生的态度,如果满足自我的需要就会产生如快乐、幸福等,如果不满足自我需要则会产生仇恨、厌恶等[1]。从语文角度看,情感教育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产生的情感表达,喜怒哀乐等的具体表现。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是教师将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进而从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悟。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实况

目前,虽然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念得到逐步的改善,但在實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还是会着重分数的提升,在课程中很少会展开情感教育,大多还是以传授应试技巧为主,这对学生情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部分教师重视情感教育,但无法清晰明了的掌握课本的情感表达,致使学生在学习时学得云里雾里,逐渐对情感教育失去兴趣[2]。因此,教师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积极将情感教育纳入到教学目标中,通过搭建情感情境,寻找文章情感,以读促情等方法,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教学目的。

三、针对实况开展的情感教育实践

(一)搭建情感情境,牵动学生内心

在实际语文课堂中,因为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不足,情感体验没有那么丰富,可能很难一下子就体会到文中人物所表达的情感,但学生的情感很容易被感染[3]。教师可以利用好这一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感,搭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感情境,从学生生活中的情感入手,逐渐引入文中人物表达。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在过春节时的过法也稍有不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是如何度过春节的,然后与文中进行对比,看看哪一方面的一致的,有哪一方面是不同的。通过一番对比,学生可以发现,虽然风俗习惯会略有不同,但大家在过年时一家团圆、热闹快乐的情感是不变的,由此知道了北京过年时的风俗习惯以及体会了文中人物欢喜过年的心情。通过搭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化情境,学生能够快速的理解文章,通过熟悉的角度入手,进而引发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带领学生找寻文章情感

小学语文教材虽然都是比较简单明了的课文,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找寻课文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在做教学准备时,首先要自己通读文章,深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才能在课堂中实现带领学生和文本的共鸣,正确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学习《匆匆》时,学生在通读一遍后,大概了解了这是讲时间的文章,但无法直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珍惜时间这一思想感情。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分析,如一去不复返、溜去、挪移、过去等词和作者描绘自己的一天时间等句子,一下子就能体会到时间的流逝,接着通过对空虚、头涔涔而泪潸潸、茫然等词语体会作者为何发出叹息,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恐慌之感,进而得出要珍惜时间的情感表达。小学正是学生充分学习、掌握方法的阶段,需要教师带领着逐渐掌握找寻文章主脉络和主要情感的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方法的多样化。

(三)重视朗读方法,以读带动学生情感

朗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利用一定的朗读技巧,通过朗读课文时的速度、节奏、语调等来表达文章情感。如果教师只是毫无感情的诵读课文,根本无法引起学生和课文的共鸣,更不用说带动学生情感了。因此,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朗读技巧,在实际课堂中做到以领读、带读等方法,激发小学生朗读欲望,深刻感受文章情感。例如在学习《那个星期天》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接着教师着重朗读文中的“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让学生思考“我”经历了哪些情绪变化;

然后让学生找出“我”等待过程中的表现语句并进行反复朗读,体会“我”从满怀期待、兴奋不已到焦虑不安最终彻底失望的情绪转变;接着通过对母亲动作的描述,侧面体会“我”想要母亲停下来带“我”出去的急切心情;通过对文章的细细品味,学生想起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进而产生深刻的共鸣,更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朗读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期间开展情感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学好语文就是为其它科目的学习奠定理解基础,其它科目也离不开文字理解能力。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达,教师要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思想,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朗读中一遍遍的品味情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彩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7,20:27-28.

[2]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15-16.

[3]王晓翠.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方式及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46:202-20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实践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