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扶沟县贾鲁河城区段生态河道多维度治理设计与实践

2019-10-21庞晓天管杏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实践

庞晓天 管杏春

摘  要:河南省扶沟县的河道经过多年生态化治理,总结出全过程、多尺度、多目标的治理思路,从平面布置、断面设计、护岸结构、生态修复、景观提升五个方面总结治理经验。以扶沟县贾鲁河城区段为例,详细解读治理要素在工程中的体现,平面蜿蜒,断面形式多样,生态护岸功能与净化效果兼备,景观因地制宜,蓝绿空间交融。

关键词:生态河道;理论设计;实践

1 背景

《河南省扶沟县贾鲁河生态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到2020年,形成生态河道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河南省城市地位和功能相匹配,以绿色、人文、智慧和可持续为特征的全国级生态河道”。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水量充足的河网水系构成了全国级生态河道的生态本底,通过林带、生态廊道与河道生态治理充分结合,形成蓝绿相融的生态网络,因此在大力推进生态河道建设、打造绿色长廊的过程中,河道生态整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水系概况

贾鲁河,属淮河水系,为淮河支流沙颍河的支流。因时常有洪水泛滥,古人又将它称为小黄河。发源于新密市,向东北流经郑州市,至市区北郊折向东流,经中牟,入开封,过尉氏县,进入扶沟县后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全长255.8公里,主要支流有:金水河、索须河、熊儿河、七里河、东风渠等。古时的贾鲁河水量充沛,为南北漕运干线,可通舟楫。后因黄河泛滥而淤塞。解放后经治理,成为郑州市等沿岸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及灌溉河道。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及要素分析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汛、排澇、航运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类自然的方式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完整、稳定、健康河道生态系统。

3.1 生态河道治理思路

贾鲁河扶沟段经过多年的生态河道治理经验,探寻出一条技术可行、操作性强的治理思路:全过程、多尺度、多目标的综合治理。全过程整治指源头减排、过程治理、末端修复;多尺度治理指从贾鲁河整个流域综合规划上实施空间管控,划定生态红线、河道蓝线,到乡镇级河网的水系沟通、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再到村级河道的成片整治、重点打造等不同尺度综合考虑治理重点;从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等多目标打造一个集安全有效、生态健康、环境优美、旅游度假、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网络。

3.2 生态河道治理要素

3.2.1护岸结构

扶沟县的土质性质决定了河道在水位变动区需进行护砌,以防水流的冲刷导致岸坡坍塌,淤积河床。目前已建成护岸只考虑到边坡的稳定性,大部分采用浇注式,堤防设防浪墙,在河道护岸设计中不仅需要考虑护岸结构的抗冲刷能力,同时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水质净化能力以及沿岸的原有树木植被免受破坏等因素。同时生态护岸应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保证地下水与河水和能量的自由沟通,两栖动物的自由穿梭,造价较低等特点。

3.2.2 生态修复

根据河道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定位,在满足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在居民密集区设置观景平台、钓鱼台、栈道、游步道等亲水设施、休闲场所。在绿化植物选择上,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景观艺术和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创造出优美、实用的景观空间环境,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综合功能,力求达到景观与人、物、自然和谐统一

4 生态治理设计与实践

4.1 工程概况

以贾鲁河扶沟县城区段生态整治作为综合治理设计与实践案例。该工程治理范围南起鸿昌大道北至贾鲁河北关闸以北500m,长度约3.7km。现状河口宽度220~260m与规划口宽300m差距较大,不满足防洪除涝规划要求。

4.2 功能定位及空间布局

该工程打造一条蓝绿相融、功能复合、健康永续的河流生态廊道。以“坚持生态优先,厚植生态基础,发挥生态优势,提升生态价值”为核心理念。结合两岸用地,形成“两廊、两岸、一段”的空间布局。

两廊:二条蓝绿相融、功能复合、永续健康的生态文明廊道。

两岸:贾鲁河扶沟城区段两岸的生态滨水空间。

一段:综合治理示范段。

4.3 平面布置

4.3.1 河流形态蜿蜒

东平河规划口宽300m,现状口宽220~260m,因此在平面布置上依据规划、结合现状,在满足规划过流断面的基础上,营造蜿蜒曲折的河岸线,并通过保护现状乔木,修复两岸生境地貌,丰富河流形态,构建丰富的生物群落;同时岸线弯曲与横向微地形起伏结合,达到了河流蜿蜒曲折的视觉效果,大大增添了河道生趣,塑造了一条生境地貌多样的生态之河。

4.3.2蓝绿空间相融

从整个区域统筹考虑,将河流、绿地、生态廊道融为一体,构建蓝绿相融的滨水空间,整体打造河道两岸景观节点,形成蓝绿相融的生态景观形象。

4.4 生态护岸设计

生态型护岸的选择既要保证水土的交换,又要为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空间,最终能成为河岸带的一部分,为河道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结合扶沟县的土质特性,选用现场浇注混凝土护坡。生态护坡将岸上陆生植物、水中挺水、沉水植物融为一体,形成植被缓冲带,拦截农田面源污染,净化入河水质。

4.5 生态景观设计

结合县城区段两岸实际情况,形成两廊、两岸、两段的空间布局,其中两段是指综合治理示范段、郊野生态景观段。

综合治理示范段河长约3.7km,依据场地周边的功能属性,规划为三大功能区:形象展示区,水生生物栖息地、户外休闲运动滨水体验示范区及雨水收集净化区。

5 结论

通过近些年对贾鲁河扶沟段河道生态治理的经验,河道的生态化治理是一个全过程、多尺度、多目标系统工程,可供类似地区河道生态整治借鉴。遵循源头控制、水岸联动的原则,首先进行岸上控源截污、违章拆除、环境整治,再进行河道生态治理。既要通过人工干预解决水土流失,又需要为各类水生、陆生植物和两栖类动物、微生物营造栖息、繁衍和避难的场所,恢复生物的多样性。同时加强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形成可持续的、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  高晓晴,姜 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1):63-66.

[2]  夏继红,严忠民.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2004,(3):20-21.

作者简介:庞晓天,1972年12月23日出生,男,汉族,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行政新区庞庄村,本科学历,工程师,河南省扶沟县水利局工作,研究方向:水利。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