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播学视角下的吉林文庙

2019-10-21张满林

文存阅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文化认同文化传播

张满林

摘要:用文化传播学的视角观察吉林文庙的建立及影响,大概可以梳理出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认同三方面内容,且三者相辅相成、逐层递进。在此视角下,吉林文庙的建立其实体现了满清统治者和东北各少数民族心理接受过程,而其影响则是儒家思想成为该地区主流思想,文化认同程度越来越深。

关键词:吉林文庙;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认同

文化传播学是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前后,并逐步发展,现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关于文化传播学,学界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周晓明教授定义为“研究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文化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后的产物。它主要“以传播作为研究文化的入口,洞察人类的文化行为”此外,还在于“研究人们如何传播和分享这些文化”。

吉林文庙作为全国五大文庙之一,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与象征,研究它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教育以及古代建筑都有重要意义。当下关于吉林文庙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缺少较深入地思考,以文化传播学的视角观察吉林文庙,或许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一、从文化传播意义上考量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和中原政权体系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它所代表的文化体系也被认为是最全面、最完整的,成为帝制时代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思想政治基础,一直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唐唐武德二年(619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贞观四年(630年)“诏命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庙学合一”遂成通例并被沿袭。因此,文庙在历史上就兼有祭祀、教化两种功能,成为一种祭祀孔子、传播儒家文化的礼制型教育建筑。历代王朝统治者提倡和推行儒学,使得文庙几乎遍及全国,加之祭孔等活动的进行,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和发展,达到统治者巩固统治地位的目的。这也正是文庙不断发展、建筑格局及等级不断升格的缘由。当然,边疆的文庙建设尤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后,几乎无一不将‘儒学作为自身新的国家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朝亦然。”后金政权建立后,很快就认识到“没有汉族及儒家文化支撑,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亦同样不可能实现其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实现占领中原的任务”,因而在进一步传播儒家文化方面更为积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建夫子庙,入关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旁立文庙,都是最佳例证。顺治八年(1651年),满族始参加科举考试,但与汉人分榜进行。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与汉人一体应试,不再分榜。科举也是促进儒家文化在满族中传播的重要途径。

明末清初,东北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满洲、蒙古和汉族。满洲和蒙古都是土著民族,而汉族在此时期内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从当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汉族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大概可以归纳为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后金掠夺大量的汉民、明朝边关将士及其家属、清初辽东招垦时期的移民、封禁时期的流民文化流人几种。他们在东北地区还基本保存着汉族的风俗习惯,扩大农业,兼营手工业,经商行医演戏等,形成区域性汉人社会,吉林市下辖“昌邑区”,区名即是一山东县名。其中尤其是知识分子,可以说,这些人多为儒学的学习者、继承者,最后成了儒家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提升了东北地区汉族的文化层次,客观上冲击着东北的人口和文化结构。

这样,儒学及其文化体系即儒家文化,有意无意、潜移默化地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或完成了向东北地区的辐射和传播。

二、从接受到融合

吉林文庙从最初的禁止修建到御批修建,可谓不易。本来在全国兴修文庙、设立学校是统治者普遍提倡的,但于东北、特别是吉林地区建文庙,中央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和地方的利益和愿望有了冲突,故迟迟不准。有意思的是,雍正帝虽否决赵殿最“船厂地方应建造文庙,设立学校”的奏请,却在雍正四年(1726年)“命船厂地方,添立永吉州。设知州、州同、吏目、学正各一员……隶奉天府管辖”设立了地方儒学官员。“设学”不“立庙”,永吉州儒学就是在这种“有学无庙”的状态下建立、运行的,这与关内“庙学合一”的典型特征,显然有别。而雍正帝此举,恰从侧面折射出此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民族政治与文化难题,而如此做的原因就在于,建庙是否符合统治者的最根本、全局的政治利益,尤其在作为征服者时对被征服者的高度警惕。毕竟,“文庙”是正统的中原儒家文化的符号和传播源,“其精神上的认同与归属意义是极其深刻的”,“这也促使清朝统治者对在自己龙兴之地设立‘文庙,不得不重重思虑、慎之又慎了”。

抛开当时政治层面不论,不得不承认,所谓“满洲本习”下的文化体系,相对于中原儒家文化尚为落后。清初政治上层对于儒家文化总体是抵制态度,然而,形势的不断发展让政治上层做出了改变。吉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快,原本荒芜的“沿江的城池”,成了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这时的统治者对儒家文化采取默许乃至提倡态度,通过教育的、行政的种种措施,吉林文庙的修建过程即是这种态度转变的体现。东北师范大学刘晓东先生从“治国之术”向“安邦之道”的转变看吉林文庙的建立过程,认为永吉州文庙的建立,实现“庙学合一”,标志着儒学作为“安邦之道”完成了在清朝统治者国家建构理念中的思想转化。而满族也很快地接受了以儒学和伦理道德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文化融合为建构文化认同提供了基础。

三、文化认同

关于“文化认同”,不同的学者从其所研究的角度出发,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崔新建先生认为“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確认。”简单地讲,就是“把‘我变成‘我们并同“‘他们区别开来”。吉林文庙传达出来的更多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信息,在此考虑上,我们可以认为,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文化的相互理解与沟通,相互依赖和尊重,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观念。

正如前文所言,东北地区汉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大量涌入,且中原的儒家文化具有相对先进性,儒家文化得以在东北地区的广泛传播,作为结果,东北各民族形成的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则具有必然性。东北地区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原始性质浓厚的土著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引、主动认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原儒家文化历经千年、日臻完善,它在东北的广泛传播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成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是十分宽泛的概念,除了以吉林文庙所代表的思想教育方面的认同外,还包括了衣食住行、宗教、婚嫁、节日习俗等社会文化内容,这从其变化可以看出吸收认同的端倪。

文庙主要是思想教育场所,它所教授的内容主要是以伦理道德为代表儒家理论。吉林文庙也是如此,它教授儒家思想,诵读四书五经,学习汉族的历史文化等,激起了当地各族学习汉字汉语的热情。这样,学校教育加上科举督促、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使得儒学和儒家思想文化很快就被当地接受了。因为吉林文庙修建在满清的“龙兴重地”,此后学校大量兴起,儒学和儒家文化广泛传播,成为东北少数民族对儒家文化认同的最好体现。这样,吉林地区“屯居者已渐习为汉语”,出现了在“乾嘉而后,汉人移居渐多,虽乡曲之满人亦习汉语,今则操满语者已阒无其人矣”的情况。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的“汉化”,可以认为是少数民族对中原儒家文化认同的最高发展阶段和结果,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很显然,东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满洲,其文化认同程度之高,可见一斑。

其他社会生活如婚葬方面。满洲在婚俗上具有相当浓厚的原始性,婚姻情况较为混乱,到清初仍是一种常态。清中叶以后,逐渐重视汉人的伦理纲常文化,还出现越来越多的旗人为夫守节的烈女。丧葬习俗也有很大改观,人殉制度逐渐消失,改原始树葬、火葬等风俗,学习汉人丧葬礼,崇奉“入土为安”的土葬。很多的土著大族还学习汉人立族系家谱,这也是汉人宗法伦理文化的体现。凡此种种,不再赘述。由此可见儒家文化对东北社会的影响之深之广,也可窥见,满洲对儒家文化认同的程度之深之广。

结语

吉林文庙从乾隆七年(1742年)始建,至今已有270多年历史,成为吉林市代表的性文化遗产之一。研究吉林文庙,要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其设立的历史渊源、建筑规制、碑刻文存、文化影响、遗产价值、保护与利用问题等。在文化传播学视角下,即从文化传播、文化融合和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探析吉林文庙,以此为突破点,希望带来更多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73页.

[2]萨英额:吉林外纪[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3]刘爽:吉林新志[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80页.

[4]鄂尔泰等:清世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60页.

[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张新:吉林省文庙博物馆的初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7年.

[7]滕紹箴:论中华民族间的文化认同[J].满语研究,2015年02期.

[8]王沛,胡发稳: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刘晓东:“术”与“道”:清王朝儒学接受的变容——以吉林文庙的设立为中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03期.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文化认同文化传播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