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育

2019-10-15陈沁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陈沁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课堂氛围,深化课堂效果。文章就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73-02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教学方法不合理,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迷,学习难度加大,难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这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还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深化教學理念,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其教学素养的高低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前,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同时,还应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科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数学教学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教授教材理论知识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课堂环境、教学设备等,在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设置教学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由此,才能不断完善、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并在课堂活动中灵活运用相关教学策略。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改革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踊跃发言,继而提升合情推理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这是提升其教学水平的关键。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一味传授理论知识,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小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理解方面存在难度。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引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自主讨论、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合理的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提问环节,教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难度,避免安排难度系数过高的问题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降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和课堂水平。

比如,在“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你们根据比例的概念求比例值,再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我不是这样设想的,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其中的奥秘隐藏在比例的内项和外项中,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是教案设计上的例子,请大家进行思考,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由此,便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三、建立新型师生友好关系,丰富教学手段

调查发现,学生如果喜欢某个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教学风格,就会在课堂活动过程中充分配合老师,课堂学习氛围也会比较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更高,这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消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抗拒心理,避免学生因害怕数学学习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并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耐心讲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其能真正理解课堂知识。此外,教师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做到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到知识,提升学习效果,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差,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一些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引导他们分享学习体会,提出解决方案。由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增加了交流、互动,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除此之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数学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锻炼其合情推理能力。教师要结合现代设备进行教学,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还增加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锻炼了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实现全面发展。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

在安排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自主学习。比如,可以组织小组学习活动,4人一组,然后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问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运用启发式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数学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教师和学生一起配合的结果,这需要二者共同努力,缺一不可。开展启发式教学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多,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要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切实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此外,教师还应该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以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内容、教学的重难点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把握整堂课的节奏。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应启发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最终达成数学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亚男.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王晓利.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以五、六年级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 杜学文.在“真学习”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鸽巢问题》学历案反思[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7,(10):24-26.

[4] 魏娴.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张琪.基于合理素材选择的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8):73-78,82.

[6] 刘孟兰.提高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64.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