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语篇阅读的运用

2019-10-15邓玉叶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小学英语

邓玉叶

摘   要:阅读作为小学英语语感培养、词汇积累的重要部分,是奠定学生英语技能的基本条件。近年来,语篇阅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深受重视,英语教学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语篇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本文重点介绍了英语语篇阅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期给其他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篇阅读;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22-0071-02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英语新课标中关于语言技能目标“读”有这样一句话:“能借助圖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渗透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应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促进英语教学的优化。无论是选择文本材料、确立教学理念还是实践教学,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学生语篇阅读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安排好阅读活动,使学生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使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阅读质量。

一、关注读前活动

1. 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英语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而,在任务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贴近学生的喜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使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感受到任务的挑战性。在阅读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体会英语学习、英语阅读的乐趣,捕捉文本传达的信息和意义。教师要注意把握文本材料的难度,如果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有可能会感到沮丧,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甚至会感到焦躁和挫败。如果阅读材料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不具有挑战性,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文本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成长。研究表明,如果文本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读者就会顺利地理解文本信息,相反,如果读者不熟悉这个话题,读者阅读就会有一定的障碍。所以,在阅读前,教师应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清理阅读障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发现其中的乐趣。例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At Christmas 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西方国家圣诞节的图片和视频,以此来介绍圣诞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就可以更轻松地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关于圣诞节的一些活动,更容易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 保证所选择语篇的多样性。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适当改变阅读文本的类型,以迎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英语诗歌可以在训练学生语感的同时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不同诗歌包含的作者情感、背景都不一样,所以,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更多词汇量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见闻、开拓自己的视野。

二、关注读中活动

1. 因材施教,为学生搭建桥梁。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情制订不同的任务,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完成阅读目标。学生阅读时要完成一定的任务,包括查找文章的主题和关键词,规划段落的中心,找出文章中使用的语法、词汇和修辞,理解文章的主要结构等。这些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为学生整理思路、构建写作结构奠定基础,为学生写作和文本理解搭架桥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主题新颖、体裁多样、语言真实和内涵丰富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还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相一致,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设计阅读活动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句型语法的特征,以便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过程中。

2. 设计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包括文本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获取文本信息后,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记忆深刻,并在日常写作中进行强化训练,进而提升自身的阅读技能。实际上,阅读活动是阅读和理解的过程,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阅读教学,即教学过程要依据“总—分—总”的过程进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阅读要遵循从简单到简洁、从轻松到难的阅读步骤:设置问题,感知整体——描述阅读情况,体验文本——总结和提炼文学意义。这个环节一定要给学生留足时间,使学生有时间来思考。总之,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篇阅读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对此,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步:感知整体,理解主要思想。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倡导学生在自然、真实和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使学生能够感知整个文本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集中阅读文本,注意细节。在教学话语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本,把握宏观的主题和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细节进行深入阅读。

第三步:大声朗读,注意语气。在阅读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和其他广播设备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音,可以让学生模仿朗读音频加以练习,在发现学生发音错误时及时要给予纠正与指导。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阅读活动,如朗诵比赛等,在朗诵之前,学生先对文本进行快速阅读,理解其主题思想,然后深入阅读、背诵记忆,最后将其富有情感、流利地朗诵出来。

三、关注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阅读教学的最后一环,是反馈学生阅读情况的机制,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改正不足。

1. 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巩固。在教学中,课堂表现是学习者深层次的语言内化,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材呈现了大量的语言表现材料,其内容丰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心特征。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课堂表现,例如,教师可以让参与表演的学生在讲台前站成一排,轮到谁发言,谁就站到大家前面进行讲话,这种方法十分简单,容易上手,教师不需要准备太多的道具,也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2. 课后阅读巩固和练习。课后阅读巩固和练习不仅是对文本阅读质量的评估,也是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包括朗诵、复述、重写、小组讨论和其他扩展练习等。练习应根据课文主题、难度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设计。为了加深学生对语法句式的理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填写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升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小学英语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