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9-10戎贤张健新李艳艳刘平牟玲玲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戎贤 张健新 李艳艳 刘平 牟玲玲

摘 要: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贯穿于大学的整个阶段。然而从当前各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高校和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的教育重视度不够,教学的重点大部分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导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进行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以引起高校及专业教师对提高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途径和方法;途径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356(2019)-03-0049-05

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才,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识,把大学生培养成当代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与建设者,这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长远和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而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基地的高校,经过国家近年来采取的种种有效措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得到了有效的丰富与完善,许多学者也对如何正确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张守连在2014年提出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努力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和方法的建议[2];王海威在2018年提出要将专业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1]。本文研究了如何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主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单一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目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已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高校学生

中国共产党自古以来对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都高度重视 ,尤其是党中央自召开十八大以来,为了改进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部署,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积极、向上的改进。各高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坚持创新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老师学生们的主流思想始终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望的实现信心十足。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与新任务、新时代高校学生新的情感特征、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缺乏以及传统的教育方法效率低下等现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模式与方法存在很大的误区,已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教师肩负着对知识、思想与真理传播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对灵魂、生命与人的塑造的时代重任,是民族富强、国家振兴以及百姓幸福的重要基石。基于教师承担的公共教育服务与民族使命的重要职责,决定了其对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所在。然而,有些高校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认为学生应该把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

第二,部分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的误区。近些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地得到了有效提高,但部分高校依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导致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设置与专业课程教育体系的设置分别独立化,未使二者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往往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缺乏全员的协同配合意识,如果高校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那么将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空洞、无力,对学生的教育成效甚微[3]。

(二)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专业教师认为高校已经设置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专门课程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会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从事对其的研究工作,同时,高校学生已经通过报告讲座、学生活动、党课、思政课等多种方式与渠道得到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所以,专业课理应传授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文化知识,作为专业教师,更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专业学科的钻研上,而不是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同时,高校对专业教育的评估主要通过就业率这个指标,对专业课程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技能水平提高的程度。以上这些功利化的教育思想阻碍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使专业教师对其热情和主动性大大降低,导致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脱节[4]。专业教师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水平,通过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示范带头作用。

第一,专业教师要为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两方面上排忧解难。要时刻紧紧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围绕学生,坚持把学生的问题、困惑、需求作为突破口,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深入、广泛的了解学生在其成长道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理论困惑,帮助学生真正地解决问题。面对学生的价值误区、认知误区、人生困惑以及专业问题,专业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为其答疑解惑,还要再课下为其解决问题,随时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积极努力做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走出只传专业技能不重价值引领的误区。

第二,专业教师团队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应共同合作,勤沟通、多交流。从高校角度讲,其应该将两者有意识的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综合的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门学科具有多样化的背景,专业课教师可以基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两个教师团队之间有效合理的流动、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协同。另外,专业课教师也应更多的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的薄弱环节与难点,积极努力的使思想政治教育课与专业课相互促进、步调相同[5]。

(三)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阻碍了高校和学生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快速发展,当前时代与过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高校、教师以及学生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变的,依旧是每个时代高校教育的重点。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的分析,用以往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方式。如果依旧采取传统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与方式,无论对高校还是学生,效果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落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阻碍了高校和学生的发展,对未来百害而无一利,这就要求高校应积极主动的探索,寻找一种适合当前新时代形势下、适合自己的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有效的避免发生高校和学生的发展受到阻碍的后果。

二、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改变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严重隔离现状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必须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二者不可以单独孤立的进行。然而,当前形勢下,部分高校始终违背这个道理,无论是在课程设置和计划制定,还是在培养体系方面,都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良好地结合起来,使其完全脱节现象的发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两个课程体系完全分离,形成了看似不相关的两个模块,导致高校对学生德与才有机培养的统一性被完全分隔开[6];

第二,高校中许多专业教师认为高校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培养与自己无关,此方面的教育应该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以及党团关系方面的教师具体负责,专业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严重缺失,归根结底就是说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对意识形态的淡化现象;

第三,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属于思政理论课的任务,而且还是属于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共同的任务,特别是更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现实教育中,高校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与规划的系统性,无论在专业教育中的理论教学环节还是实践教学环节,通常都不能巧妙有效地把思政教育渗透进去,致使有效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导致无谓的浪费与损失[1]。

(二)利用好专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学生在学校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最有效最经常的教育形式应该是通过多种专业课程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根据学生专业的特色,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理想的效果。

国外的许多国家中,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在实践中,如通过媒体和环境,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的目标,并且其教育的方式、内容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如美国现代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论证了劳动对于人们的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作用,他认为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劳动不但可以谋生,而且也是人的必备品,因为劳动可以作为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种有效方式,于是他提出了 “劳动”这个概念;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从对社会学的研究出发,基于当代生活中的交往和交谈为核心,展开对公民意识的形成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于是他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个概念;欧美和日本国家通过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渗入到专业课程中来,通过许多学科互相的渗透、交叉,来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一定的提高[2]。

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外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集体课外活动,使其对集体更加热爱,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高校应举行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社会大型的公益类活动,同时利用图书馆等渠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美国,高校学生的整个教育课程的系统已经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涵盖其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较强的隐蔽性的特点,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把价值观、意识形态融入价值判断、认知结构中。因此,良好的专业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为当代中国的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该以解决好如何培养人以及培养哪类人的问题为核心,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提出这个问题。高校应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可靠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仅仅给高校学生传授单一的专业知识,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极有可能培养出部分带有立场问题的“优秀人才”,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带来重要的影响与危害,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合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导性课程,这一课程应该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由简单的几个具体理念拼凑而成,这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根本意志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个社会、一个政党、一个阶级的根本立场与价值取向的代表。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具体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建设同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产物,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吻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承接,也是中国共产党把全党和全社会价值共识凝聚起来后,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7]。

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思想中,这也是高校对其进行教育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正能量,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快速形成,从而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的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渗透到专业理论课程体系中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通过有效的渠道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的,也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为例,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专业教师在教室按部就班的按照书本章节单一的讲述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专业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进入施工现场讲述每一个现场施工环节的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杜绝偷工减料、违章作业等行为,否则造成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后果,给国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危害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就无形中在对学生的专业教学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渗透其中。

例如某高校以基于建筑业,服务城市化为目标,建立文化基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现代城市理念,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8]。由此可见,高校应借助于各自特色,有效把优势同学校的办学特色统一起来,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的融合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实现以下目标:其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与教育,来帮助其形成和谐、人文、生态城市的当代城市观念,使他们尽快地成为践行和承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的建造者;其二,为了能够打造有效的公民人格,应该对其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进而对现代市民群体的培育,有助于帮助其在个人前途的追求中,能够时刻保持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顾大,具有大局观和使命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微薄力量,为国家实现远大的目标添砖加瓦。

(二)把专业实践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机衔接

专业社会实践课程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紧紧结合在一起,学校借助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专业学科的优势,充分的利用这两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充分的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一边可以进行专业实践的实习,也可以一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把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功能与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二者相结合,使其相互补充,起到双赢的效果。部分高校学院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有针对性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课程融入其中,比如社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中,学院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社会服务意识”、 “志愿精神”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题目的思考并完成心得体会;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过程中,学院不仅可以要求其认真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也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法律精神和法律意识”等类似题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题目的思考并完成心得体会;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过程中,学院可以要求其完成类似“从城市建设中看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等类似题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题目的思考并完成心得体会。

为了保证大学生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完成,高校应该基于年级的划分,在教学计划中制定出相应的社会实践的完整计划。大一阶段,学校可以让走出校园,与专业校友面对面交流,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个整体感性的认知,增强了对未来所要从事领域的热爱;大二阶段,学校可以对学生分批次地进行就业市场调查,让学生提前感受下社会对自己专业所在领域对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其他相关的要求;大三阶段,学校对学生可以组织开展与专业课题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地了解专业方面的社会问题,如棚户区改造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的责任感;大四阶段,学校可以对学生提供部分校内或校外的就業实习的岗位,让学生再次提前感受下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的工作节奏与氛围,提高对社会相关行业发展的了解,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竞争力,使学生养成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目标。

(三)提高高校及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重视度

当前部分高校中依旧存在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错误观念。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结果没有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本身的学习上。这也导致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得不到良好的改善,恶性循环中加剧了这种错误观念在高校中蔓延,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严重与国家对高校学生的正确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增大了培养出的人才具有思想政治问题的可能性,可能造成对自己或者他人的伤害,甚至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对高校提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的严格要求,使其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随着时代不断高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要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就必须要求学生主动积极的根据专业知识与思想意识来进行判断、分析与选择。所谓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意识,即以思想意识为指导,以专业知识为根据。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基于高校中对其进行的专业教育,学生的思想意识基于高校中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进行一体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二者需要同步进行,高校应按照正确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当前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方法的误区,提高高校和专业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把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同专业学科的学习目的与意义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思想道德品质同专业课程的讲授相结合,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教育协同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张守连.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专业教育问题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4(11): 77-80.

[3]  宋晓欣. 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与实践: 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18(6): 134-137.

[4]  高丽华.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探索[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3): 24-26.

[5]  安軍. 法学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 35-36,42.

[6]  简福平. 研究生思想政治渗透教育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 12-14.

[7]  王焕良.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四全”育人体系[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2): 75-78.

[8]  唐慧玲. 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 49-50.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lleg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RONG Xian1, ZHANG Jianxin1, LI Yanyan1, LIU Ping1, MU Lingling2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ich runs through all the stag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statistic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acher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key point of teaching lie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which leads to serious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pproaches and method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