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实施路径

2019-09-10吕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8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开辟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全程育人。此前《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提出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辟第二课堂,并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是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路径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共和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第二课堂就体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第二课堂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能更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念。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省情、地域特色、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具体操作中,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三观教育”,解决学生的“总开关”问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解决青年人精神上的“钙”的问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有用”“能用”“管用”,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全党和全社会的共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而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践教育问题,其症结就是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考察,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因此,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开辟并运用好“校内第二课堂”的教育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的抽象教育与生动活泼的实践教育融为一体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的科学性、丰富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人格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以性格为核心,包括先天素质、禀赋、气质、智力和适应社会的方式与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总合,具有明显的一贯性和稳定性,是一个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人格的形成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0 世纪初期,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就提出“国民教育以养成共和,健全人格为根本方针”。建国后,第一代领导人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其核心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一个有着健全人格的学生,是能够客观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人,也是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也是一个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自我追求中体验到奋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的人。学校无疑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基地。而在高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任务。但近年来,由于资本主义文化的渗透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种种局限性,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崇尚西方生活方式、过分追求享受与金钱,民族观念淡薄、崇洋媚外,考试作弊成风、缺乏做人的道德廉耻感,缺少做人、做事的责任感,爱慕虚荣、片面追求自我、盲目追求个性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证明,更新教育观念、有效整合高校的各方资源、开辟“校内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这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内第二课堂”,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引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协同工作中,大学生根据自编实践小组的计划和安排,选择校内不同部门的不同岗位,与教职工一起体验现实的社会工作,感悟作为社会人的历史使命和民族责任,探索解決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中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培养大学生的革命信念和道德情操,科学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并不失时机展示大学生的风采……这样,大学生在“校内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

简而言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辟第二课堂,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真正做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实施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实施路径,是开辟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能否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有以下五条实施路径。

1、积极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

挖掘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把课堂教学搬到基地现场进行。在特定环境下,这种现场教学往往能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具有仪式感的现场教学能很好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一次现场教学,有时会产生一生的教育影响。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政课可以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2、鼓励扶持学生参与建设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

新媒体是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汇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习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一时代的年轻人是讲求个性的一代,也是富有创造力的一代。很多老师感叹手机的广泛使用让很多学生成为“低头族,不少高校专门对这一现象开展针对性措施,如课堂代管手机等,但收效甚微。如形势与政策课,可以组织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在线”微信公众号,随时发布形势与政策的实事。通过这些平台,吸引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新媒体的互动中,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辟第二课堂,并积极延展实施路径,无疑是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举措。这将有助于做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高校的教师应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政治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禹哲,康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的关联性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2] 王建云,刘向南,高婷,李睿颖.新形势下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现状及其改善机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5)

[3] 胡博闻,李守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

[4]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吕莎(1986-),女,汉族,山东东平人,现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