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背景下,物理新课概念教学进程设计探析

2019-09-10张丽婵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6期
关键词:物理概念概念教学分层教学

张丽婵

【摘要】在实行“平行班”的大环境下,教师只能从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物理概念是构建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是组织物理学领域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前提。所以,在“物理新课概念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都能掌握新的物理概念关系着中学物理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分层教学;物理概念;概念教学

分层教学最先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又称分组教学。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强调了三点: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分层次、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水平、智力、基础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分层教学也显得尤为必要。在实行“平行班”的大环境下,教师只能从教学的每个细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比如,讲授物理概念、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中考专题复习、作业的布置等都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实施分层教学。

物理概念是学习相关知识的前提,只有明白物理概念阐述的是什么,才能深入的去学习相关的、延伸的知识。很多学生学不好物理,就是没有把概念准确的理解好,经常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物理新课概念的教学是否成功,关系着在物理教学的成败。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使学生清晰准确的理解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

下面,重点谈谈在“物理新课概念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力求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新的物理概念。笔者列举了自己在授课时,能较好地体现分层教学的三个物理新课概念的教学进程设计作为参考。

一、“虚像”概念教学

粤沪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对“虚像”的描述为: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虚像”的学习一般是在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后,经历了“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这一体验,教师顺势引出“虚像”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此概念较为抽象,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自然就没办法真正掌握“虚像”的概念,容易遗忘,更加容易与“实像”混淆。最直接的体现是,甚至是中层以上的学生,也无法正确区分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到底哪个成的是实像哪个成的是虚像,全靠死记硬背。到了后面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更是不得法门,使得后面的学习进行困难。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简单了解“虚像”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图片来帮助学生弄清“虚像”的概念,如图1;再将此图片与“小孔成像”的图片作对比,如图2。彻底分清虚像与实像的区别,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针对中层以上的学生。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就能理解了,原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际光线被挡住了,被反射了),所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则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比如小孔成像,实际光线是通过那个小孔传播的。以理解为基础来记忆,既不容易遗忘,也不容易混淆。对于中上层的学生来说,此环节的教学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区分“实像”和“虚像”,还使他们对“光的反射”知识点的认知得到了升华,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的成像原理,后续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时,不少中上层的学生都可以根据光路图判断出,什么范围成“实像”,什么范围成“虚像”,真正的做到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二、“汽化”概念教学

“汽化”的概念为: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这一概念的教学,一般都是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如,湿衣服晒干,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等等。教师引导学生概括这些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从而引出“汽化”的概念。此概念的学习并不难,关键是大部分中下层学生学完之后,往往会将“汽化”写成“气化”,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概念。为了避免学生丢掉不该丢的分,讲完这个概念后,教师可以拿粉笔在黑板上将“汽”字进行拆分,告诉学生左边是三点水,表示液态,右边是一个“气”字表示气态,组合在一起就是“液态变气态就叫做汽化”。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针对中下层学生,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概念,并使其不容易遗忘。在笔者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这样讲授过之后,学生的出错率大大地降低。

三、“做功”概念教学

“做功”的概念为: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学生初次接触“做功”这个物理概念,感觉非常陌生,而且这个概念又比较抽象,不好理解。在教学中,为了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做功”这个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进程。首先让学生对比“做工”和“做功”两个词书写上有哪些不同,学生马上就发现“做功”的“功”有个“力”字,于是教师顺势告诉他们物理学中,“力”确实是“做功”的一个必要因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中下层学生,先让学生了解到“做功”与“力”有關。紧接着提问“是不是只要有力就做功了呢?”并投影几幅图片,图片中有的力做了功,有的没做功,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看自己认为哪些力做了功?”学生们的意见不一,出现争执,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出“做功”的概念,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针对中层以上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有预习的习惯,而且有一定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出“做功”概念后再返回来看刚刚的几幅图片,看看到底那个力做了功,这一环节可以采取提问学生,让学生自行解释的方式,而且应当提问中层以下的学生,一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二来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在他们表达不清时给与适当的提示或提问);三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所以提问环节主要针对中下层学生而设计。经过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做功”的基本含义。最后在投影一副生动描述“做功”的漫画[1],如图3所示,把抽象变形象,让所有学生加深对概念的印象,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在物理新课概念的教学采取分层教学,可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发言,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还记得有一年,笔者在讲授“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时,为了检验中下层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笔者请班上几个中层以下的学生来举例说明。其中有个学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我们每天吃进去的所有食物是总功,用来长身体的是有用功,排泄物是额外功。全班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例子虽然不是那么切合物理知识,但是却也表明他对这三种功的理解还算到位,其他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三个概念的中下层学生听完后,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也会变得更为明朗。同学们就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的学会了区别这三个概念。

总之,在物理新课概念的教学上多点尝试分层教学,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避免后进生“吃不下”,优生“吃不饱”的现象。尽量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他们能够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章乔石,张珍.说文解字讲《功》[J].新课程·中学,2016.

猜你喜欢

物理概念概念教学分层教学
浅析高中教材中几组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关于物理概念、 规律教学的思考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学讲计划的物理概念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