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探讨

2019-09-10叶秀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46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存在问题

叶秀珍

【摘要】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的时间,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其中的影响力惠及每一代的中国人。从古至今,无数的中华儿女都在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但总体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很好地被保留了下来。为了让博大精神的中华文化在每一代中华儿女的心中深根发芽,我国教育部门紧抓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工作,将一些优秀的古诗词纳入到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力图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本文主要从就当下,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承。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存在问题

中华民族灿烂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受益匪浅,更是引发了世界人民的关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中华文化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其中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将古诗词纳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人格。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相对吃力

古诗词对当代人来说,还是很难理解的。尤其是对于广大小学生而言,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原因,心智、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健全。因此,他们在理解古诗词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古诗词中存在着很多的难点。比如说,一词多用,一词多解,通假字等情况,教师在将这些问题时,课前也是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教师的理解能力是远远高于学生的,这要求教师在给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给学生普及古诗词知识,讲述作者的写作背景,唯有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

2.小学生对古诗词中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各类游戏、视频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网络为伴。可是,人们接触网络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而不是为了学习,因此,传统文化不仅受到了国外文化的冲击,更受到了网络的冲击。所以说,小学生接触古诗词中传统文化的机会是有限的,当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教师在给学生进行古诗词讲解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讲述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古诗词教学中忽视诵读指导

传统诗词教学下,教师就要求学生一遍遍的诵读,直到学生背的滚瓜烂熟,并且可以顺利地默写出来。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即使学生对一首古诗背的很熟,但依然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不能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可以说,教师这样的诗歌教学法是失败的。古诗词与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别,白话文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音律或者是深意。而古诗词则讲究音律、诗句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在古代本来就是用来传唱的,基本上跟现在的古典音乐差不多,所不同的便是古诗词所蕴含的深意了。

4.过分解剖诗词,忽略整体感悟

古诗文与现代文阅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古诗文短小精湛,寓意深刻,诗歌所传达出来的内容不仅只有表象,更有诗人的感情及殷切的期盼。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就会对诗词中晦涩难懂或是寓意深刻的地方进行重点剖析,因此,便会很容易忽视学生对诗词的整体感悟。这也是当前形势下,教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呈现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对策

1.渲染诗词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古代文人赋诗讲究融情于景,借情抒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讲究作诗的氛围,同样的,要想透彻地理解古诗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诗人的创作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小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述诗歌时,可以借助视频、音乐、图片等为学生还原下诗歌原有的场景。这样学生可能在理解诗歌感情方面会更加容易。这里所要讲到的便是一种情景教学法,其实,情景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普遍的教学法,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学科之中。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古诗词《清平乐·村居》为例,教师在讲这首词的时候,采用多媒体的方式,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读,感悟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开展诗词诵读大赛,提升传统文化认识

诗词朗读大赛也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涌过号召学生参与古诗词朗读比赛,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成为一名有涵养、高素质的人。当然,也可以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尽最大程度发挥古诗词的德育作用。对于那些热爱古诗词的学生来说,古诗词诵读大赛是检验自我,展示自我的大好时机;对于那些在古诗词学习方面比较欠缺的学生来说,将是对古诗词知识的直接渗透和全方位熏陶。

3.述说诗词背景故事,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古诗词,并渗透传统的文化精神。《舟过安仁》教学目标首先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然后结合注释,简单理解诗句的意思,让学生想象情景。最后,要求学生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中情景。其实这节课的难点在于以读解意,以画悟情,也就是如何理解诗人的情感。当然,作者的情感也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的。如果教师在讲述这首古诗前,对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手法有个深刻地认识,并将教材中的相关资料和网络上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是社会中的重大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我们在进行诗词教学时,要讲究策略,渲染诗词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展诗词诵读大赛,提升传统文化认识;诉说诗词背景故事,渗透传统文化精神等等。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看见诗词中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裴琳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7(49).

[2]杨金力.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中华少年,2015(16).

[3]任海峰.新课改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J].读书文摘,2017(10).

[4]刘向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z1).

[5]陳方.小学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存在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