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2019-09-10谭文瑜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阅读思考

谭文瑜

【摘要】:语文阅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通过阅读完整篇文章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理解,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有意识的去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所以,要想阅读有成效,最重要一步就是思维的开发训练,同时思维锻炼的品质也是相当重要的,思想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在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时候,对其进行的指导,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如何从乐思到善思,其果必将终生受益。

【关键词】:阅读 语言 思考 思维训练

前言:思维的锻炼是阅读的关键。阅读不仅仅只是通读全文,我们还需要去思考、分析,透过文字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讯息,用自己所理解的含义重新组织语言。思维训练是学生不断的在阅读中激发潜能的过程,也是比较困苦和煎熬的,我们通常说的“搜索枯肠、苦思冥想”,这些词语不就是体现了思维活动时是困苦的,因此也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去思考、懒得去思考。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应该如何去训练思考、分析、研究,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

一、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需要在阅读活动中才能激发出来。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学生们可以在阅读时将一些文中优美的语句记录下来,并通过课文去理解语句的含义,去想象、深刻感知,作者想要透过文字传递的信息,并学会加以运用,使个人的表达能力得以提升;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思维想法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去真正走进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与大家探讨、交流你所感受到文章中的情绪。

例如:七年级教材中有一篇文章《邓稼先》,在这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放一段介绍邓稼先的视频短片,并让学生带有问题的去看短片,从中思考:这个人是谁?他做了哪些贡献?为后来的阅读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做铺垫。通过短片还可以让学生对该人物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得学生有兴趣的去阅读文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再次读课文,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在阅读时还可以将文中优美的语句进行勾画或将不认识的生字生词画上圈,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引发一些思考,可以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明的教师从来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讲、短片演示等形式,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教师还可以在最后提出一个延伸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二、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时常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质疑,组织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在探究后解答疑点,为学生的讨论与探究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疑问才能使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寻答案,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含义得到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例如,在语文教材《紫藤萝瀑布》这一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篇通过景物的描写,从而感悟生命的美好,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性的问题,如“《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在面对紫藤萝花时,就已经得知弟弟身患绝症病死了,此时的他在面对紫藤萝花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文章是通过对他所见所想而展开的描述,这其中的感情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文章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由此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在文中去寻找答案,加强学生的思維开发,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完后,教师可让学生踊跃发言,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并找出合理的解释,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练习的。促使学生在提问时更有积极性,是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大胆质疑;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提问过程中进行正确引导,积极分析学生提出的不切实际和奇怪的问题,不讥讽、不嘲笑,给学生的阅读创造积极向上的有利空间。

三、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通过大胆的提出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浅显易懂的文字,而这些文字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作者丰富的思想与情感,而这些简单易懂的文字往往是学生不引起重视的地方,认为很简单不需要再去思考他在这里的具体含义,从不去思考作者到底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写下的这个词,对于这些地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来,让学生在阅读时引起重视,并有意识的去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培训。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教材中《黄河颂》就有很多容易被学生忽视的语句等,“啊!黄河”这一句反复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大家都知道“啊”是语气词,经常读课文时就会一带而过,这种时候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来朗读,大家可以结合文章前后文,去感受作者每一声感叹的心情变化,体会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读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为什么作者会不断发出这样的感叹?他所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深刻寓意的。这三句使读者感受到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养育之情、保卫之心、激励之情,让我们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使文章更加紧凑,情绪一层层的递增。这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大家经常忽略、忽视的小地方。

阅读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通过之前所积累的阅读知识和经验,开展相应的活动和问题讨论,使思维想象力在这个问题上有较好的训练,然而学生在阅读教材上的内容时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学生在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是需要更多延伸性的空间去开阔和栽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做个示范,通过自身的一些经验积累,列举生活中的小事,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得以提高,再引导学生提出大胆的想象和猜测,使学生敢于凭借自己已知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问题,从而开阔思维的广度,得到更有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荣.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8(12).109

【2】安丽.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J]《都市家教》.2016(5).22-23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阅读思考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