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9-09-10陈晓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陈晓霞

【摘要】:教育和教学是相互统一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时候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历史教学是保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将着重分析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如何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强调课堂提问在教学之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增强自身学习的自主性,通常我们会以学习兴趣作为引导。在对初中历史进行教学的时候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概述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形成的一种相对具有历史特征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它能够充分反映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以及对历史的感悟,其中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价值观念等。所以,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对其问题设计的方式进行探讨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设计方式

(一)将其核心素养的联系和内涵进行确定

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领悟到历史学科本身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内涵,然后将核心素养的目标以及它们之间所有的联系把握到位,并且把它们都运用到具体问题情境和内容之中去。历史核心素养一共有五个,这些具体的素养之间是存在相应的联系的。新课改下,将这些素养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其中唯物史观就是对历史的核心理论以及相关指导思想做出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究;时空观念主要就是学习和了解历史的前提,要想充分了解和认识历史就一定要具备这种观念;史料实证就是进行历史认识和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思维品质,它对于历史的理解以及解释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最关键的方式和能力;历史解释就是在保证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前提下去对历史进行叙述,它主要检验了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知识,甚至是历史学习的方式以及能力等等;最后的家国情怀就是指在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时候要自我感情上有一定的体现,这也是历史教学实现育人目的最重要的指标。

从中能够发现这五个核心素养基本上都有各自的重要性,但是彼此之间的联系却是十分亲密的。在新课改下,要求这五个核心素养要能够成为一个相互统一和联系的整体。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学的时候把这些核心素养全部深入落实到相关问题的设计之上,这时候就应该要将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作为核心内容,从这两个素养角度上出发,以唯物史观为具体的指导,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们的价值观念以及历史解释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教师可以唯物史观作为教学过程开展的指导,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定义作为一个问题进行设置,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向分析的方法,从尊重历史事实的角度出发,以两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具体历史事件为依托,向学生讲述和展现出这段历史的发展进程。以贞观之治为例,其主要是指唐太宗李世民通过推行休养生息、文教复兴、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政策,实现了天下大治的目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深入细致地抓住国家治理工作中的以上几项重点政策,对其实施和推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讲解,从而为学生理解贞观之治的内涵提供更充分的历史事实资料,让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贞观之治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其最终形成和发展为开元盛世的过程。

(二)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资料,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其中存在大量的有效信息。因此,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应始终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在课堂教学时指导学生全面认识历史教材中的资料。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的时候应该要和教学主线充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课本中相对比较重要的历史概念,帮助学生去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落实历史素养。总的来说就是要将原先静态的教材转化为问题素材,然后再利用相关的核心素养理念去对问题进行设计。

(三)钻研考试题,将问题的严谨性提升上去

往年的考试题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它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科示范的作用,也能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行检测。比如:在时空观念上主要是将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事件和历史现象等进行考察,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时空思维。所以试题一般都是会将具体的时间节点以及空间位置等标示出来,然后根据历史发展的顺序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理解的能力。另外还有一些试题主要是将史料做考察的依据,把历史理解作为前提,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和评判的态度。

(四)保证问题的情境设计的现实性在历史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培养,因为这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追求等等。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时候最好是具有相应的价值关怀,要将促进国家繁荣以及民族自强等作为自己的使命。历史解释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解释的时候要根据现实进行,要能够以史为鉴,以此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这也是历史学科本身所背负的使命。比如:分析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的相似性?以此得出怎样的认识?在进行具体分析的时候就要从改革开放入手,将这两者进行比较,然后从中获得中国未来发展的启发以及借鉴内容,培养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以及价值观念,充分了解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拓展视野。

三、結束语

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从最根本上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中培养出学生的五大历史核心素养,拓宽历史视野,最终保证历史成绩的提升和历史教学目的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韩秋香.基于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7.

【2】魏恤民.例谈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教学设计一一以《解放战争》为例[J].历史教学,2016,(8):3-8.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