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多元课程 提升办学品质

2019-09-10池军华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

摘要:池军华校长工作室是辽宁省教育厅授予的辽宁省中小学第二批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之一。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便确立了“建设多元课程,提升办学品质”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提升工作室成员教育理论素养、教育研究素养、教育行动素养三个方面的素养;开展了阅读自修、主题研修、专题讲座,开发了多元课程,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成员校在地域特色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校长专业素养和学校办学品质,帮扶薄弱学校走出办学困境。

关键词:课程建设;多元课程;示范引领

韩民点评:

池军华校长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拥有浓厚的教育情怀,是一位专家型、学者型校长。多年来,池军华校长一直坚持学习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借鉴魏书生教育经验,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池军华校长曾先后两次应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在省内外作专题报告、上示范课20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池军华校长工作室作为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一员,在工作室建设周期内以前瞻性的视野、务实性的工作作风,紧扣课程建设热点问题,组织工作室成员校建设丰富的学校课程,全面提升了工作室成员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质量。工作室成员校中有三所学校成长为“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所帮扶的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办学困境,工作室建设成果突出,基本实现了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建设目标。

专家简介:

韩民,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干部培训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办公室主任,正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培计划”专家。韩民点评:

池军华校长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拥有浓厚的教育情怀,是一位专家型、学者型校长。多年来,池军华校长一直坚持学习研究魏书生教育思想,借鉴魏书生教育经验,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池军华校长曾先后两次应邀赴马来西亚讲学,在省内外作专题报告、上示范课20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专家型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示范引领作用。

池军华校长工作室作为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一员,在工作室建设周期内以前瞻性的视野、务实性的工作作风,紧扣课程建设热点问题,组织工作室成员校建设丰富的学校课程,全面提升了工作室成员校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质量。工作室成员校中有三所学校成长为“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所帮扶的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办学困境,工作室建设成果突出,基本实现了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建设目标。

专家简介:

韩民,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干部培训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办公室主任,正高级教师,辽宁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培计划”专家。

一、背景缘由

辽宁省教育厅从2012年开始实施“辽宁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成长计划”,从2012年至2015年,全省先后分三批遴选了149名中小学校长作为专家型校长培养对象,并分别组织开展了2年至3年的培养和培训。通过个人申报、市级审核、省级评选等程序,最终确定建设139个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在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的《辽宁省中小学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指出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建议目标,即“培养一批理解教育、研究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高水平校长团队;形成一支胸怀教育理想,具有先进办学理念、较强的研究和管理能力、鲜明的办学风格有优秀中小学校长;使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成为名校长和未来中小学教育领军人才的摇篮。”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建设,对于促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朝着纵深方向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

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授牌暨启动大会于2016年7月在沈阳召开,自此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开启了其建设历程。省教育厅在两年的一个工作周期内,给每個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投入5万元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建设、课题研究等。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就是打造一支专家型校长团队,引领一批中青年校长和农村骨干校长提高业务能力,并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为了充分发挥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盘锦市教育局、盘锦市教师进修学院对盘锦市6个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非常重视。在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授牌仪式结束后,盘锦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市校长大会,并在大会上宣布成立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和盘锦市名校长工作室两级梯队式校长工作室。两级工作室的组建形成校长工作室建设梯队,工作室成员近100人,盘锦市近90%的校长均纳入到了校长工作室建设队伍中。其中盘锦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均纳入到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成员中,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市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从而进一步发挥省专家型校长工作的辐射作用。

为了促进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务实开展各项工作,盘锦市教育局在工作室成员组成、培训考察、经费投入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本人工作室共有6名成员,工作室成员的构成具有地域代表性,包括了盘锦市一县三区和市直学校,既有独立初中,又有独立小学,还有九年一贯制学校;既有市区学校,又有农村学校。工作室成员校涵盖了义务教育所涉及到的全部要素,这为探索建设系列化学校课程提供了理想平台。

二、目标定位

通过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这一平台,我们致力于提升工作室成员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教育理论素养;二是教育研究素养;三是教育行动素养。教育理论素养侧重于课程改革相关理论的学习,以便从整体上规划设计好学校课程建设思路;教育研究素养意在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研究能力,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密切结合各自学校课程建设的需要,确立研究课题,力争在课程建设领域取得颇具影响力的课题研究成果;教育行动素养,意在培养工作室成员的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尤其是要善于把相关课程建设课题的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学校的现实生产力,为开展多元化学校课程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盘锦教育地域特色和学校实际需要,开发建设适合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多元化的学校课程,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三、特色活动

课程是学校品质的重要标志。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如何,体现在其课程建设质量上。大凡名校,之所以有“名”,多半是因其在课程建设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北京十一学校可谓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课程建设领域的示范学校,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想的课程建设范例。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本工作室从建设之初便把着眼点放在学校课程建设上,为此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活动,并取得了理想成果。

(一)阅读自修,主题研修

阅读是最好的修行,校长是行走在校园里的文化符号。校长不读书,就不可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老师、热爱读书的学生。为了丰富校长工作室成员的学识修养,培养良好的自修习惯,同时为提升工作室成员课程建设理论素养,为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做足准备,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购买了五本必读专著:杨九诠主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方伟著的《课题的力量》、李希贵主编的《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陈之华著的《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姚跃林著的《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上述这几本著作均为教育类畅销书,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目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汇集了教育名家的解读。新课改以来,学校的课程意识逐渐苏醒,但是在课程的实际开发和建设中,却又存在着太多的盲目性、随意性,背离了课程的本质,教师普遍缺乏对课程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方伟著的《课题的力量》在面向一线学校、教师作了很多次的课程专题讲座之后,作者深深感觉到学校、教师对课程理论的渴求,对课程实践的迷茫。本书尝试用一种“中间”的话语方式,游走于“理论”和“实践”之间,既有理论的色彩,又有实践的温度,是校长、老师能够看得懂也能够看得进去的课程读本。《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主编李希贵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本书首次全面深度揭秘了十一学校这场以课程改革为引领的学校转型的方方面面。本书所总结的“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荣誉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特等奖。

工作室成员必读的五本著作,既有纯粹的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经验;既有国内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又有国外先进办学經验的实证。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用结合。阅读课程建设的经典著作,开拓了大家的视野,提升了理论和实践能力。

校长的科研意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决定整个学校科研工作的主导杠杆。校长要增强科研意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指导能力,成为教育科研的内行、专家,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校长。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基础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唯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探索出理想的解决策略。工作室每个成员所在学校均面临着一些问题,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佳方法是针对问题深化研究,在学校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用研究的思想做教育,才会直抵教育的本质。围绕《建设多元化学校课程》这一课题,工作室各成员在总结学校课程建设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升课程建设品质。

大洼区实验小学杨晓光校长确立了《多元化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双台子区建设小学刘晓艳校长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兴隆台区林丰学校郭一多校长确立了《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课题,辽东湾第二小学王敬国校长的研究课题为《小学生课程兴趣培养的研究》。目前,这些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的研究与学校办学实际相结合,坚持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现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二)专题讲座,示范引领

为了促进工作室成员深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建设适合于学生学习需要的学校课程,主持人先后多次围绕学校课程建设开设专题讲座。2017年6月,工作室全体成员与主持人所在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了工作室主持人所作的《课改理念的建构及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专题报告。此次专题培训主要目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工作室各自成员所申报的课题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提供理想的研究路径;二是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课程建设理论水平,更好地规划设计好所在学校的课程。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质量至关重要。2017年8月,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盘锦弘毅中学听了工作室主持人《课程领导力》的专题报告。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开发建设学校课程、组织开展课程实施的能力。具体包括:课程思想的领导力、课程规划的领导力、课程开发的领导力、课程实施的领导力。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反映了学校文化的个性,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只有着眼于课程领域的改革,才能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创新学校课程,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的价值。主持人在其报告中特别提出,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尤其要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建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就是课程。历次教学改革仅仅是站在教学的立场谋划教学改革,往往看不出问题的本质,难以找到有意义的突破口和生长点,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强化课程意识,基于学生的需要,为了学生的需要,服务于学生的需要开发建设学校课程。

学校所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事实上都是在开发建设学校课程。我们只有站在课程建设的高度思考学校教育,教育才会真正走上正轨,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均衡发展。

(三)多元课程,喜结硕果

截至目前,盘锦市已经成功举办了23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现场会,这在全国这是比较罕见的。习惯培养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也正是因为坚持了23年,盘锦教育质量才会得到全面提升。事实上,我们持续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也是在开发建设丰富的习惯培养课程。主持人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均本着强烈的课程意识,建构丰富多元的习惯培养课程,实实在在、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习惯。2017年,在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评选活动中,本工作室的三所成员校:盘锦市大洼区实验小学、盘锦市双台子区长征小学、盘山县古城子学校,荣获“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

专家型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所在的盘锦弘毅中学建校不到两年,很多学生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建校之初,学校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入手,以“站排行走、文明用餐、安静就寝”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培养学生“十个”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紧紧围绕良好行为习惯课程建设,启动了学校多元化课程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赢得了广大家长的认可。比如,学校为了培养学生文明就餐习惯,开发建设了餐饮课程。学生在校用餐完全实现了自主管理、自主服务,完全贯彻了“食堂即课堂、课堂即教育”的餐饮课程实施理念。而且由在校养成文明就餐习惯,拓展到家庭用餐礼仪、社会用餐礼仪、国际用餐礼仪习惯方面的教育。

盘锦市大洼区实验小学在“悦”文化的引领下,办学特色出现“百花齐放”格局。学校建设开发了适合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丰富的学校课程,各类活动课程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童年的快乐。大洼区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兴趣小组—第二课堂—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通过研究—探索—实践,做到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的长期坚持训练,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整体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学校以剪纸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必修内容,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了相应的选修校本教材。一是校级活动课选修。由原来的田径、乒乓球、舞蹈、器乐、合唱、书画等十几个小组发展为囊括音乐类、体育类、实践类51个校级社团;二是班级特色课选修。由各班班主任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兴趣,成立了班级特色小组,无论是泥塑、贴画、折纸、立体绣,还是书法、绢花、刮画、丝带画等班级特色,无不展现出学生们好学、向上和创新的积极精神面貌,真正实现“人人都参与、个个有特长、班班创特色”的目标,每年参加各类比赛学生获奖人数达600多人。

盘锦市双台子区长征小学多年来始终怀着建设艺体课程的情怀,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们在书声琅琅、琴棋书画、体育竞技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了给学生们的个性和特长发展搭建平台。

根据学生们自主选择,按照三级整合的原则(即校级、组级、班级)开发建设了丰富的兴趣选修课程。学校现有特长班45个:校级队组21个,年组级队组24个。在45个特长班中,音乐类20个(合唱队2个、舞蹈队2个、古筝班1个、二胡班1个、葫芦丝班6个、笛子班4个、尤克里里2个、陶笛2个);美术类14个(书法班4个、绘画班5个、创意手工班5个);体育类8个(足球队2个、篮球队3个、乒乓球队2个、象棋队1个);语言类3个。兴趣特色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们掌握一项终身受益的技能提供了机会,也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双台子区长征小学因独具特色的艺体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让这所学校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使其成为双台子区一张靓丽的名片。

四、影响与意义

2017年,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检查督导组到盘锦弘毅中学检查督导辽宁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池军华校长工作室阶段性建设情况,省督导检查组成员对池军华校长工作室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检查组认为,池军华校长工作室建设有思想、有理论、有研究、有成果,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独到之处,在本地区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提升了校长专业素养

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成员组建的是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组织。通过学习教育经典作品、热点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实践等环节,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获得了极大提升。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习惯将伴随着工作室成员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行稳致远。在工作室建设期间,工作室6位成员在省市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12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为各类培训作专题报告20余场次,参与听课数近5000人。

(二)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本工作室在开展各类活动中,基于提升成员校的办学质量这一根本,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实地考察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是彼此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二是对成员校进行集体会诊,查找办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策略;三是围绕课程建设这一中心,开发建设了丰富的学校课程。工作室成员校的办学品质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三)帮扶薄弱学校走出办学困境

盘锦市大洼区唐家学校是本工作室重点帮扶的学校。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作为帮扶对象,主要是因为这所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盘锦市贫困学生较多的学校。学校面临着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学苗流失严重等问题,一度陷入办学困境。工作室成员校选派优秀教师进入该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开设各类专题培训。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学校生源回流,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多次获得市区表彰。

面向未来,我们责任重大,看似一个小小的校长工作室,但在每个工作室成员背后都拥有一支教师队伍,拥有一大批学生。

我们的工作成果如何,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决定学生未来前程。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秉承工作室建设室训,规划设计好工作室各项工作,务实开展相关活动,持之以恒开展课题研究,开发建设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学校课程,力爭取得更加突出的省专家型校长工作室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晓光. 课改绽新花 体艺结硕果[J]. 基础教育参考,2017(3).

[2] 武廷增. 校长应具备的五种意识[J]. 甘肃教育,2011(6).

(责任编辑:李迪亚)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
优化措施,提高能力
软件工程应用型课程建设与实践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建设研究 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