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导入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2019-09-10黄市

教育界·A 2019年6期
关键词:创新方式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黄市

【摘要】一节高效的语文课,成功的课堂导入环节功不可没。课堂导入环节如果科学合理,不仅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最终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关联作者、播放视频、链接生活、融入游戏等导入方式,效果比较明显。

【关键词】课堂导入;小学语文;创新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学习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的设计,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重视学生注意力的转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成功的课堂导入往往引人入胜,能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运用以下导入方式,收到很好的效益。

一、关联作者,倾心乐学

“爱屋及乌”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学生因为喜欢上语文教师,而爱上语文课。同样,也会因为喜欢一位作家而爱上他写的文章。语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教师由简单介绍作者导入课堂,学生习以为常。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这种导入方式。除了简单介绍作者,更重要的是要介绍一些与作者有关的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成就等。

例如,在教学《白鹅》时,笔者了解到小学生都很喜欢看漫画。于是,上课之初,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几张丰子恺老师的漫画。学生一看到那些生动有趣的漫画,立刻被吸引住。当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笔者借机介绍了丰子恺老师,告诉学生:丰子恺老师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大画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漫画作品特别出色,他的文章和他的漫画作品一样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白鹅》。听到这里,学生就满怀期待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二、播放视频,集中注意力

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引向新知识,使整堂课有血有肉,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视频融视觉、听觉为一体,可以综合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实践证明,视频播放导入最受学生的欢迎。不管怎样的课堂,教师最担心的是学生处于“人在教室内,心在教室外”的状态。心若不在,还谈何学习?大课间活动一结束,接着上语文课,学生难以快速平静下来,无法立刻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怎么办?教师以视频为导入,可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

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急匆匆地进入教室,坐好以后,几名学生还在眉眼交流着,似乎在讨论大课间活动的那些事。这时,笔者播放了关于地震的视频,那一声声凄厉的尖叫,那一幕幕悲惨的情景,学生如临其境,不禁发出感慨,并被深深震撼。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课文的学习。此时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到课堂内,融入课文的学习中。

三、故事导入,激发好奇心

学生都爱听故事,他们对于故事充满好奇与期待,故事比大道理更能吸引学生。与其反复告诉学生“上课了,应该安静下来了”,还不如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堂。语文是一门故事丰富的学科,几乎每个作品都是一个故事。由故事导入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上课之初,笔者给学生讲了《小兵张嘎》的故事,当笔者讲到嘎子是如何用智慧战胜鬼子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短短的几分钟故事时间,学生的思绪已经沉浸在抗日战争的故事情节中,他们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心。这时,学生对于课文的学习已燃起了欲望。

四、链接生活,提高实效

每篇课文都是一个故事,而故事来源于生活。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内容越贴近生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把课堂导入链接到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中,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教学《祖父的园子》时,一开始,笔者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笔者给的关键词,回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笔者给出关键词:快乐、后悔、悲伤……学生们时而嘴角往上翘,时而紧皱眉头,有的学生甚至吧嗒吧嗒地掉起了眼泪。学生完全沉浸在各自的回忆中。自己的童年是那么的多姿多彩,那文中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和他们的童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期待,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融入游戏,活跃气氛

相对于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来说,语文是比较乏味的。上课之初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妙用小游戏导入课堂是不错的导入方式。实践证明,课堂小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单的游戏,然后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再由游戏导入课堂教学,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笔者采用了游戲导入课堂。上课伊始,笔者将学生分成6人小组,将文中的实验改编成一个小游戏,介绍游戏规则后,就让学生分组实践。学生玩得不亦乐乎,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游戏结束后,笔者与学生互动交流,学生一个个跃跃欲试,非常愿意分享游戏心得。就这样,学生热情高涨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一堂课的教学导入环节是关键,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需要等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从容、简洁、有效的导入环节,让短短的导入环节起到“小兵立大功”的成效。切勿使导入花样百出却徒劳无功,避免使导入环节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古海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技能的现状及对策[J].名师在线,2018(17):22-23.

孙琳.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艺术探析[J].亚太教育,2015(35):183-183.

蔺玉花.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点探索[J].学周刊,2017(11):109-110.

猜你喜欢

创新方式课堂导入小学语文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