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情境,情趣生

2019-09-10汪浩清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问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汪浩清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打基础的小学阶段,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诸多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地方,值得大家共同讨论和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教学质量

一、情境创设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是对生活规律和特点的总结和提炼,数学亦是如此。在教育产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今天,“填鸭式”和“阅读式”教学早已成为历史。身为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学、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呈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公式计算和概念类的知识较多,小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觉枯燥,容易丧失兴趣,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要更加生活化,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联系起生活中的实际情境,通过情境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通过合适的“课堂情境”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引入课堂情境的讨论、协作,加深、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新课程的实施,也對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讲,还是存在一定难度,毕竟小学生年龄段偏小,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以讨论、协作的模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巩固。因此教师应寻找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完“网的周长”的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软尺去测量一下篮球或足球的周长,然后再测量一下球的半径,再利用公式求出球的周长与测量的周长长度进行核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激发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培养热爱学科的兴趣。

三、精心提炼课堂情境精髓,由浅入深使学生得到有效巩固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教师授课就是一张嘴和一块黑板,这是教师通过“声音”和“图像”传道授业的一种形式,必不可少。但是在现代教学中,尤其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每一位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因为小学数学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教师可以从题目的逻辑性、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答疑解惑的方法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其次,可以创设课堂情境。数学课堂情境模式传递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模式,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不同的审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在时间和效率上有很多大差异,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将课堂情境的精髓提炼出来,利用课堂中有限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情境精题的练习,更深层次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数学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情境活动才是儿童发展的杠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习“数”,掌握“数”,并建立数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并能够让学生熟练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之中,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从而激发深入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发刚.初探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J].速读(上旬),2018(7).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数学问题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问题式教学:我的一方“实验田”
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问题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