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航空物流专业建设研究

2019-06-13陈烜华戚奕芸

新财经 2019年5期
关键词:需求改进问题

陈烜华戚 奕芸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快递、冷链物流等航空物流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文章通过对航空物流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剖析高职航空物流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航空物流專业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航空物流;需求;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F250-4;F560-4

1 航空物流业人才需求分析

航空物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要运输形式发展而来,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产成品从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方面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便捷化、一体化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航空快递、鲜活物品、高价值的电子产品等物品运输需求量不断增强,而航空运输虽然成本较高,但速度快、安全性好、货损较少,因此比较适合附加值高、时效性强的产品,契合了时代经济发展的潮流。

国内航空物流业迅猛发展,尤其在长三角地区,有上海浦东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浙江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浙江宁波栎社机场、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等国际机场,特别是上海在国内航空物流业的引导作用,航空物流的人才需求量也非常得大。

通过调研发现,上海航空物流专业学生主要面向的就业单位类型和主要单位见表1。

综上,航空物流行业,特别是华东地区航空物流发展迅速,而从就业单位表和就业岗位表看,航空物流专业的学生就业幅度广,岗位多,因此人才需求量较大。

2 航空物流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问题

学校课程设置老化,需跟上物流发展的脚步。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上海航空港物流人才应该有丰富全面的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航空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物流的知识,紧跟航空快递物流、冷链运输等新兴产业,而且要了解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大数据分析、多目标决策等进行物流规划,更要能用最新技术以最优的运作方式、效益最大化的满足旅客。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物流专业分为专业基础能力(通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职业教育必修和职业拓展选修)、专业拓展课程(任意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充分考虑了教育部要求的基础课程及航空物流专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并通过专业拓展课程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分层和拓展。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首先,原有课程教材老化,内容更新较缓,很难体现航空物流的现状,使用的部分教材缺少与实际行业挂钩的路径,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环境的脱轨造成学生很难适应现实的工作岗位,接受速度较慢。其次,国内外快递航空公司迅猛发展,国外UPS、FedEx、DHL、TNT等物流快递航空公司已成为航空货运的主流,国内邮政、顺丰、圆通三家快递企业已组建航空货运公司,航空快件占国内民航货邮吞吐量比例超过50%;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占整个外贸规模的25.9%,跨境电商B2C的运输方式一般是商业快递、邮政EMS、专线物流等航空物流方式;2016年国内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2200亿元,预计2020年增至5000亿元,这些航空物流的发展趋势在我校的课程设置中都未体现,不符合航空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最后,现有课程体系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具体技能操作的学习设置,而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开发不足,缺乏相关的数据分析、部门管理和战略管理等课程。

2.2 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对本行业的了解将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教师的授课质量。我院具有物流知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与专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相对不足。航空物流专业教师对外交流较少,包括与国内同专业的教师的交流,与实际岗位的相关人员交流,国外相关学校航空物流教学的交流,教师缺乏行业相关的培训,使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存在“闭门造车”的倾向。

2.3 校企合作问题

高职类航空物流专业的学生强调操作技能,因此对校企合作要求较高,教学与实践的无缝链接应该是高职教学的最终追求。我校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了学术委员会和专家研讨会两个层次的交流,促进了航空物流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但是,校企合作的交流深入度不够。首先,缺乏与企业的岗位交流,教师未参与过实际岗位的操作、学生未参与过企业岗位的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缺乏工学交替。其次,缺乏与企业的专业合作。缺乏企业引入实际的教学实践,共建生产性教学化的实训中心的合作,缺乏与企业“订单化”培养的合作。

2.4 实践教学问题

航空物流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很多专业课需要结合实践、实训等才能达到教学要求。但由于学校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都导致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下去,学生动手能力也相对较差。高职航空物流专业的专业设置除去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外,在校的课程基本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岗位的对接能力较弱。

2.5 学生问题

大学生本该是思维最活跃的个体,但现在的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特别是高职的学生,本来就是高考中相对的失意者。首先,由于受应试教育和题海战术的桎梏,学生更善于背诵而非思考;更善于被动学习,而非主动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及学习主动性。其次,学生习惯了上课听讲、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应课堂讨论和实践教学等互动和操作类的教学形式。再次,高职的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计算机和英语能力普遍存在问题。最后,应试教育造就了学生进入大学后非常依赖期末突击复习,在平时几乎不怎么学习,把大部分课外时间都用在玩游戏、学生工作、打工等方面。因此,如何使学生转变观念、从高中阶段的应试学习模式转换到自主、自动、实践学习模式是航空物流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 航空物流专业改进措施

3.1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的改革首先需要做的是在大量的调研和校企合作基础上,了解现在航空物流所需要的人才的知识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课程设置改革中不仅要做到符合航空物流现代企业的现实需求,而且要走在行业的前列,符合行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不仅考虑理论的教学,而且应该强调实践的教学,如大数据分析、金融管理、物流各类管理等的专业课程。课程设置通过图1操作流程操作。

考虑到社会发展和上海航空物流国际化的特点,在基础课程中加大计算机和英语的教学力度,特别是专业英语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力度。在专业核心课程考虑到行业的发展,加入航空快递、冷链运输、跨境电商等专业课程。在专业拓展中,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加入管理和战略类课程。同时,可以考虑和引进航空物流专业的国外的教材,提高教材的质量。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教学质量、专业技能、科学能力是成功地推行教学管理的有力保障。首先,在支持教师学历学位教育经费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相关物流专业的大学开展合作,定期输送在校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其次,加强在校教师的航空物流的岗位实践能力。要在专业教师每5年必须到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企业实践落到实处的基础上,每年组织教师到不同相关类型的航空物流企业进行调研,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物流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每位教师都必须有相关教学科目的技能证书。再次,加强本校教师之间的交流,进行集中备课,统一教学教案。最后,要加强教师对外的学术交流,包括国内的相关学术交流和国外的学术交流。

3.3 加强校企合作

航空物流专业应使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学校的牵头下,建立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者结合的航空物流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委员会的引导下,从以下方面加强校企合作。

第一,定期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在委员会引导下,定期进行校企合作进度、行业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反馈等方面的会议,同时吸引更多的航空物流企业进入专业建设委员会。

第二,学术交流。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和交流调研,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也鼓励教师根据企业要求,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教学培训。

第三,工学交替。在相关航空物流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第四,订单合作。根据相关航空物流企业的人才知识要求,进行订单化培养。其五,在校建立企业的实训基地。根据相关物流企业的设备和人员要求,共建相关企业的实训中心。

3.4 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强的相关岗位的操作能力。首先,继续加强航空货运实训的建设。计划引进载重平衡系统、代理人操作系统继续加等实训系统和设备基础上,加强航空快递操作、冷链操作、危险品操作等系统和设施的引进。其次,工学交替。通过航空物流企业的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岗位操作的认识和操作。再次,定期请相关岗位和专业的专家给学生做培训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认知,了解相关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逐步开展双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入校后,学校相关专业教师作为校内指导老师,合作企业的岗位精英聘为校外指导老师,双导师制度,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操作能力。最后,梳理航空物流的职业证书,加强学生的职业证书的考证。

3.5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加强教学分层,加强专业拓展课程的选修制度。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等差距较大,特别是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差距明显。因此,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学习分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减少课程难度,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建立专业拓展课程的选修制度,使学生朝自己的兴趣点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习自主性。通过专业动员、专家论坛和座谈、专业实践、专业现状调研等各项措施,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途径。

(3)加强实践教学,“学中练,练中学”,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自主性。加强学校实训中心的实践课程的开发,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认知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从理论学习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释放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钟迎春.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航空物流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22).

[2]张玥.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8).

[3]赵程程.高校物流管理專业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

[4]王魁.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贯通研究——以航空物流专业为例[J].明日风尚,2017(11).

[5]丁霞,赵晓宇.基于郑州航空港物流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交际,2018(3).

[6]刘嫣.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材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7]王厦.高职航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9).

猜你喜欢

需求改进问题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