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治理与供应链创新研究

2019-06-13段沛佑段傲

新财经 2019年5期
关键词:政府治理

段沛佑 段傲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供应链体系建设作为系统性创新工程,由商务部门牵头进行,但以我国发展的形势来看,只有政府各个职能部门联合协同创新才能真正有效促进供应链体系建设,我国政府公共治理与管理创新的理念、方法、方式也面临着重大调整,通过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灵活有效地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政府治理;供应链创新;治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0

1 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与治理创新的基本现状

公共治理与服务体系是我国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保障。供应链体系创新建设是政府跨部门协同、跨职能合作、多层级治理合成一个双向互动模式,最终实现产业平台化、商业模式化、产融协同化和经济数字化,这些发展趋势都对政府治理和政府流程提出了新要求,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社会的转型,必须建立新型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治理模式。通过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参与,企业作为主体,实现供应链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与治理创新能力是供应链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政府的治理能力需要提升公共管理的精准化、专业化、信息化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创新管理思维、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治理模式满足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与传统的政府职能治理不同,供应链体系创新建设需要将政府跨部门协同、跨职能合作、多层级治理合成一个双向互动模式,并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供应链创新体系理论的应用带来的经济平台化、商业模式化、产融协同化和经济数字化,对政府公共治理和服务流程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必须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和创新的治理模式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与治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2.1 政府公共服务治理是供应链管理创新的基础保障

供应链体系管理创新取决于政府对供应链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政府治理与公共服务的核心就要求政府不断提升公共治理理念、迭代公共管理方法、创新公共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降低公共治理的成本、培育组织人员的公共精神,使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能与供应链体系建设中多样化的产业需求协同,与传统的政府职能治理不同,供应链体系创新建设是政府跨部门协同、跨职能合作、多层级治理合成一个双向互动模式,并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产业发展水平与质量依赖于政府治理与市场自我调节的界定,政府履职能力和效率极为关键,无论是完善供应链的公共服务体系,还是创新供应链商业模式、绿色供应链体系、产融一体供应链金融,都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改革方向。

2.2 供应链体系创新建设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优化流程

政府治理水平提升要学习和借鉴商业公司的相关经验,积极适应经济产业变革和产业信息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建立和优化政府治理与经济主体之间的互动方式,探讨数字化政府、平台化政府、生态化政府等新组织形式,实现政府服务职能提升、组织流程再造,提升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让政企双方建立新型关系,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供应链平台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整合各類分散公共资源平台,重构优化公共服务职能与定位,构建规则统一、服务高效的供应链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依托网络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电子化,实现业务流程数字化的同时保证全流程规范公开透明。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强公共属性的监管,强化市场监管和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另一方面,根据服务对象需求优化服务设计,使政府的服务职能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2.3 供应链体系创新改变政企交互关系提升匹配效率

供应链体系建设创新了商业模式,优化了业务流程,改变了组织结构,提升了企业效率。企业创新是整个社会创新的基本引擎,往往会在政府干预前就自我创新,市场机制的自优化功能就会使产业经济实现良性迭代,为政府治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与产业基础。供应链组织的不断创新导致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边界变得模糊,重新界定相互间的基础职能和结构关系预示着公共治理理论将面临着新的挑战,供应链创新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已经成为政府公共治理的重要选择,将有效改变政府公共治理结构,提升市场资源匹配效益。供应链体系创新尤其是供应链平台改变了产业结构、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等,因此,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模式也将随着经济组织的创新需求而改变。

2.4 供应链体系创新建设改变政府治理多元化与协同管理

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治理和社会服务创新正处在不断深化上升的阶段,从传统治理到创新治理需要不断地变化。各类经济组织和社会群体之间面临着动态复杂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治理主体需要通过何种参与方式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产业调整、社会问题、社会事务等问题上实现协同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巨大挑战。供应链创新平台的组织结构颠覆了传统的层级管理,随着平台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将改变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协同效率和交互方式,政府部门必须深刻地认识变化趋势,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公共治理和服务创新。

传统政府治理理论基本建立在行政化、区域化、组织化、职能化的基础上,虽然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及众多科学技术的演变和变革下不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供应链创新体系理论的实践化和本土化,是构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际要素集聚的重要支撑,供应链创新体系理论的应用为经济产业发展带来了经济平台化、商业模式化、产融协同化和经济数字化,颠覆了现行的政府公共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因此,必须大力提升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创新公共治理服务体系。

3 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与治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3.1 推进顶层规划联编联控,建立科学的一体化规划体系

坚持规划先行,加强供应链战略思想的普及推广,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治理创新时应广泛征求各职能部门意见,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对接、协同管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如在供应链平台建设上,除征求主管和参与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还需要征求交通委(物流)、金融办(资金流)、电政办(信息流)、海关(关务管理)等单位意见,协同规划共同研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优化等区域功能配套协同问题,实现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顶层规划与协调机制。

3.2 优化产业战略协同发展,构建协同互补配套产业架构

优化产业战略协同发展,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契机,按照功能互补、产业联动、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以政府治理和体制创新突破为驱动,以产业、企业、市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主线,明确政府治理下的供应链体系建设目标和要求,建立供应链体系产业发展指引,按照供应链体系的核心要素配置驱动力,细分供应链产业特点,形成精细化、精确化、精准化的服务机制。

3.3 深化产业政策配套服务,积极招商引资对接外部资源

通过供应链基础载体建设的引领作用,重点建设细分供应链的产业集群,增强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配套衔接,实现招商项目和本地产业资源的有机对接。建立供应链产业转移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供应链分级递进、顺序转移、集群发展、生态协同的供应链聚集新模式,打造国家级供应链体系建设和政府公共治理联动创新示范区。

3.4 加强政企交互模式创新,带动生产要素重新科学配置

深化政府行政主体与经济主体的创新协作,发挥各类主体的不同优势和特点,建立政府政务管理和产业管理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大力支持开展供应链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活动,推进供应链核心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進供应链体系的载体共建共享,瞄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方向,加快推进供应链生产要素科学配置。

3.5 优化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环境体系

以供应链绿色生态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生态供应链领域对接合作。加强多职能部门的业务沟通协同,推进供应链生态区域性协同,执行统一的绿色供应链标准,形成环境准入、协商机制、定期通报、追责机制。

基于供应链体系推进循环产业建设,优化供应链系统产业布局与互补合作,共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绿色经济体系,提升政府绿色低碳管理水平。

3.6 建立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交互融合高效的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公共教育培训体系,推广供应链理论与应用,发挥科研教育行业资源优势,政府、行业、高校、科研机构有效合作推动公共管理与供应链互动融合,实现复合型人才并轨同育,不断强化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校企合作共建供应链实训基地,持续提高政府公共管理与供应链理论体系建设水平,深化供应链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合作,推动供应链人才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

参考文献:

[1]孙超奇.互联网时代流通供应链创新分析[J].中国市场,2016(39).

[2]秦兰芬.新常态下政府治理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市场,2016(52).

猜你喜欢

政府治理
网约车合法化能否根治“黑车”乱象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治理水平
大数据提升政府精准扶贫治理能力探究
浅析创新社会治理
大数据视角下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究
运动式治理常规化的特征、原因及其后果
智慧城市与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
网络媒介的政府治理:对“网络问政”现象的解析
我国小产权房面临的现实困境
政府治理中“层层加码”现象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