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对策分析

2019-04-29张国梅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程初中数学

张国梅

【摘 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共同研究、探索,形成互帮互助的教学氛围,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巨大帮助。但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也存在较多问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可行性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科目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但当前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角色定位不当

在听课时总会看到这种情况:在一些小学老师的认知里,合作学习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身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仅将自己定位成了旁观者,只要是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即便学生遇到争执,教师也不会出面解决,而是由学生自行解决。这时教师的引导者作用就没有被完全体现,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参与,而是单纯地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观察。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积极作用,甚至还会使教学秩序发生混乱。

1.2学生主观参与意识不强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参与活动的机会,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还是成绩好的学生参与的居多;学习较差的学生则因缺乏主观合作意识而参与较少,因敏捷性、思考问题的深度及基础都相对薄弱,使得这部分学生变成了小组学习中的听众,积极性更差。这时,小组学习就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变得更加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1.3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当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但是通过实际发现,教师所追求的不过是形式上的合作,而对于教学内容并没有进行充分分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不适用于学生的学习,还容易将部分学生的排除在小组学习外。如此不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无益于学生的实际学习,而且还会对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造成浪费,这样做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利于教师教学。

2.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2.1整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反复強调,但即便如此,还会有一些理性性差的学生对问题所在,记不住,或理解不渗透。面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在学生之间展开合理的小组讨论,这样可使得学生带动学生,在学生与学生共同学习基础上,教师可对其进行适当点拨,这时学生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时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会存在一些传统思维,而有些学生对于教师的古板讲解无法理解,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解题方法,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这也是小组学习的真正目的。以八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平方差公式”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在黑板上选择画出一个以边长为a的正方形,在这个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6的小正方形,为将两个正方形区分开来,教师可选择在大正方形或小正方形上涂上阴影,然后再提出问题,求去除掉小正方形之后的大正方形剩余面积。这时同学之间可以以小组讨论形式对此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容易将第一步的解题办法提出,继而在教师的引导和询问下学生可以将后续步骤接连提出,教师还可以进行其他办法的引导,学生会对其他办法进行继续讨论,然后开始自主画图分析,很快就会有学生根据画图分析法,给出新的答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下一步公式的引导,这样,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将公式一步一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会得学生对该公式的理解更深入,印象更深刻。

2.2掌握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要在合适的环境和时间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的教。例如,学生学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可提几道综合探究题。例如,教师可在黑板上给出问题和图片,在教师所给的三角形中,指出分别有角ABC,教师再根据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对这个三角形加以利用,将一些强化学生本节课学习知识的问题加以提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同时,通过教师提出的探究题,学生可通过组内交流推导出新的公式,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对其进行指导,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探究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点相对较难,在初中数学课堂可能会遇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为了融合多元化的初中教学内容,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授课前对各类知识点进行分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备课,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秉承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保证自己所教授的知识能被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时间上进行正确选择。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初中数学知识需强化记忆的大多为数学公式,教师要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公式的记忆程度;此外,还应提高教学生的推导能力。教师可通过周期性的测试,了解学生对公式的掌握程度。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小组间可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气氛。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公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要具综合性,教师要从综合性数学思维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培养,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发散数学思维的空间,这样能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学习,可以不同学生的表达和看法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学生的活跃性数学思维在小组学习中得到扩展。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新课改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学生的个人数学思想,进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并将这种积极影响带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使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成绩提高的同时,其他科目的学习质量和成绩也能有所提升。对此,在我国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加以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助力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正体.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与指导策略[J].速读(下旬),2018(11):2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新课程初中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