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

2019-04-29许海英

文理导航 2019年14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有效途径新课程

许海英

【摘 要】让学引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也是目前各个学科在教育教学当中争先运用以及贯彻落实的全新教学方案。考虑到初中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想要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以及自主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也让教师的教学指导效果得以保障。本文把让学引思作为研究核心探究如何将其变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让学引思;新课程;初中;数学;有效途径

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和小学阶段相比,不管是在难度还是数量今年都大幅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大幅降低,再加上教师选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让不少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好感。要重新唤醒学生的热情以及兴趣需要经历漫长过程,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略,而让学引思就是能本身良好教学效果的法宝。从本质上看,让学引思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让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将这样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积极落实到教学活动当中。

一、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让学引思的原则

将让学引思落到实处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这些原则能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指引和方法支持,也能够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化,促进初中数学教与学的优化调整。让学引思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原则主要表现为:第一,以学定教原则。以学定教强调,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进度情况、知识需求状况等来设计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便更好的把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想法进行密切整合,把课堂真正交还到学生手中。就拿二次函数性质的教学来说,教师可先检验学生对二次函数最值的掌握水平,之后再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好接下来的教学安排。第二,为学设教原则。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占据中心地位,这也是让学引思落实的基础条件。为学设教原则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如何学习,让学生把课堂变成主场,从教师教学生学习到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第三,顺学而引原则。顺学而引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并结合学生的状态,找寻最恰当的教学指导机会,使得学生收获成就感以及成功的学习体验,更好发挥让学引思的优势。

二、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让学引思的要求

让学引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落实除了需要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以外,还需要满足以下几项基本要求:第一,让学生确定教学目标。过去的数学教学由教师负责制定有关目标,并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目标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忽视学生自主性。而让学引思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明确把握与确定个人目标,避免目标设置不切实际问题的发生。第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只能够被动的接受教师提出的问题,常常无法主动发现与分析问题,而让学引思要求把提问权交到学生手中,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第三,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当中要求学生全身投入和主动参与,充分感知活动的价值,切实发挥让学引思的积极作用。第四,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数学学习的过程也是规律探索的过程,所以让学引思要求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参与知识探究的各个环节,从中收获愉悦感。第五,让学生自主讲述个人收获。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不同的学生会有各自不同的收获,而让学引思要求学生向大家分享个人的收获,并在分享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巩固与完善,明确学习思路,增强自信心。

三、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让学引思的实践策略

1.合理设问,深入教学

提问是数学教师的常用策略,同时也是让学引思落实于数学课堂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在课堂教学当中巧妙设问,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引起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为成功课堂的打造奠定根基。科学合理的提问不单单能够活跃教學氛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整体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得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教师更加科学恰当的管理以及引导,为让学引思的落实提供助力。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强,因此指出教师不能够运用满堂灌的教学策略,否则会让课堂管理与教学难度大幅提高,导致学生无法自主思考与学习。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将科学设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全面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层次。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当中一位的阐述定义和举例子的方法,而是在课堂上巧妙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在学生明确定义之后提出以下问题:勾股定理只能够应用到怎样的图形当中?勾股定理的用法是什么?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8,一条斜边是10,那么另一条边的长度是多少?教师需要注意,设计的问题不可以难度过小或者过大,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有效思考,充分锻炼逻辑思维。

2.抓住兴趣,引导教学

兴趣在课程学习当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兴趣的重要程度已经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了充分证实。假如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毫无兴趣,只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而学习,那么不仅数学课堂无法有效管理,还会影响让学引思在课堂教学当中的落实。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认知事物的关键时期,对尊重与克制等认识理解不够深入,因此不少学生因为在课堂学习当中缺少兴趣,会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仅自己不能够完成学习任务,还会影响到其他耐心学习的同学。这样的行为是不尊重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表现,更是让学引思落实的拦路虎。因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抓住兴趣进行让学引思的指导是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方法。其中教师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将应试学习的思想输送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与趣味。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由于函数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会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抓好一次函数教学,并从调动学生的函数学习兴趣着手。函数的提出者是德国有名的数学家莱布尼茨,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讲解数学家发现函数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一发现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给生活和科技带来的变化,用讲故事的方法做好教学铺垫,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在让学引思当中也会得心应手。

3.小组合作,结合教学

小组合作讨论是初中数学学习当中用来解决数学难题和学生无法通过独立思考方式获得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有效模式,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还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因为在小组探讨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浑水摸鱼,将问题交给其他同学,不能够端正态度,使得教师逐步减少了小组合作探讨方法的应用频率。不过衡量利弊,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小组合作探讨是必须要推进落实的学习活动,同时要长时间的展开落实。不过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恰当的学习分组和奖惩制度的确定来增强学生的求胜欲望和参与竞争的主动性,让让学引思的实施事半功倍。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及学生不知从何处着手思考探究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商讨,以便集思广益,发挥合作效应。如已知有二次函数y=ax+bx+c,函数图像在x轴的交点是A和B,在y轴上的交点是C,连接三点形成的△ABC是直角三角形,请大家合作探讨,并且讨论出能够符合以上要求的二次函数式。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开始深入到初中教师群体当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研究高效课堂的路径。大量的教育实践表明,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完善学生的独立思维。所以毋庸置疑让学引思是新课程背景下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有效路径,于是教师要积极把握让学引思的教学原则与教学要求,完善和丰富实践策略。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有效途径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让学引思”
基于“让学引思”的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让学引思”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