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的思维碰撞

2019-03-18杨燕青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合作学习

杨燕青

摘要:合作学习不只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现今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有明显的重形式而不重实质、重仿效而不重创新的不良倾向。要破解这一难题,最为关键的就是真正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借助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互相启发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互相交流中培養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思维碰撞

合作学习就是发挥集体智慧,师生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一种学习方式。从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来看,组织和实施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切实做到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白丰地参与合作、探索的过程,实现绘画认知能力和绘画水平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当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和质疑辨析的基础是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在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之前,已经通过自主学习把教材上独立的学科知识串联成了脉络清晰的美术知识网络体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正是其发现问题、展开思考的关键所在。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赢接影响着合作探究和质疑辨析活动的开展,更是学生个体在集体活动当中意义和价值的影响因素。只有学生在自丰学习当中获得了高质量的发现,进行高质量的思考,才能使合作探究深入到本质,才能使合作探究收到应有的活动效果。

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实质卜是通过小组活动,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南表及里的自主探究活动。只有所有学生在小组合作之前认真地预习,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开展具有真正价值的合作活动。

如何才能避免小学生的自丰学习流于形式呢?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讲学稿式。即教师先通过集体备课形成讲学稿,而后让学生按讲学稿要求开展自学,思考、讨论和回答预设问题。二是预习作业式。即从预习作业本中发现学生预习遇到的问题,经整理分析后,利用卜课时间逐一探究解决。第一种方法的优点是同标明确,学生易接受,但是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其个性的培养;第二种方法的优点是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助于其思维空间的拓展、有助于其发现问题,但是难以避免学生应付教师、预习走过场的情况,难以保证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预习。

因而,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使学生白发地自丰学习,而不把学习当成是教师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二、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如果每个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都允分利用各种资源,对所要学习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方法、美术创作与欣赏能力、美术对文化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合作学习就成了他们的依托。要想在合作学习当中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能力,还需要充分地参与合作活动中的“对话”活动。“对话”正是决定其合作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从教学实践来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伪对话”的现象。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无非开展两种活动,一是组织小组讨论,二是点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般来说,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每个发言的学生只拥有一次表达的机会。如果其观点得不到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认可,他们将不再拥有辩驳的机会。也就是说,观点不同的学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思想碰撞的机会,更谈不上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激活思维了。这样的合作学习显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丰、合作、探究”的精神。

新课程所倡导的“白丰、合作、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在合作活动中出现的思维碰撞。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思维碰撞并不是要让学生辩论出个高低,不是为了讨论出一个同定的、标准的答案,而是要以思维碰撞为媒介,激发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拓宽其思维视角,发掘课堂教学中潜藏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要收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实现高质量的对话。只有高质量的对话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强化体验、养成能力。

要真正发挥对话活动的教学作用,最为重要的就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务实求真的探究意识。此外,还要为其提供充足、合理的探究时间。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条件,学生才能围绕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当中吸收有益的养料,并在批判听收的基础上,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体系。

因此,在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需要注意合理高效课堂对话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最大限度地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彼此启迪,最终实现合作学习的终极目标。

三、在互相启发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合作学习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实现思维的不断发展。实现这一同的的载体就是课堂教学内容。要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建构起美术学科的大厦。这种南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本质卜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促进的过程。

在常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是为了解决教师提出的某些具体的问题,而合作学习的同标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并得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这便使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受到了限制。而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当中的合作,不只是具有鲜明的同标指向,还要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相互启发,不断地拓宽思维的宽度、加深思维的深度。也就是说,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了找到新的问题。而对新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又是建立在对原始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的,是美术教材的自然延伸,也是学生思维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合作学习当中,学生受他人的启发形成新的思维后,其新思维又会使其合作者受到新的启发。这样循环往复,合作学习的价值就逐渐实现最大化,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也实现了最大化。学生的美术创作、欣赏和应用能力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要注意课堂对话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使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合作学习不是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和提高美術创作、欣赏和应用能力,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为了得到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必然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四、在互相交流中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所有学习最终都是要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合作学习具有巨大的价值。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想象能力、色彩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要让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行为和意志,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践活动。但是,受教学规律的约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不可能拥有充足的时间把他们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合作学习就成了最为有效的学习实践。

任何合作学习都必须以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为依托。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成果应用到与他人合作的实践活动当中。因而,合作学习必须要考虑如何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的问题。

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首先表现出的是学生“读”的能力。这里的“读”就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只有会“读”才能与他人对话交流。其次表现出的是学生“说”的能力。对话活动必然要表达,要用简明、连续、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再次表现l叶J的是“听”的能力。只有善于听,才能归纳出对方的主要观点、才能找到对方的疏漏、才能筛选出再次对话交流的必要信息。最后表现出的是综合归纳能力。只有经过了综合归纳,才能使原本模糊、混乱的知识变得清晰、明朗。 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创新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借助合作学习实现思维碰撞,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交流,进而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提高绘画认知能力和绘画水平。

参考文献

[1]嵇雯雄.纵横交融成合力,莹莹之光灼其华——对小学美术合作学习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2]施东敏.浅谈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2(05).

[3]王媛.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

[4]欧水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习[J]教育评论,2008(03).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合作学习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