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

2019-02-28青紫微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有效路径创新人才

摘 要:教育格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现有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要求高效教学目标要与社会需求契合,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现代化先进教学理念,积极构建新的人才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学要积极进行教育转型,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框架、拓展人才深度与广度、坚持不懈地走创新之路。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路径;创新能力

前言:

大学要突破现有瓶颈,集中精力、集中资源,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集全力努力提升建设水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培养创新人才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原则,将培养创新人才、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在此期间要留意社会动向,保证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形势的协调统一。

1 为何要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现今社会已经实现了转型,人才是现有社会的一大推动剂,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创新人才能够为社会、国家发展提供动能,在其中注入新鲜血液展示国家发展活力与生命力,其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挂钩,影响我国日后的国际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加快进行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具有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优化人才结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国家提出人才建设口号,积极进行教育转型,并将高等学校作为改革重点,对这些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不断拓展功能,坚持最优化原则,打好人才基础,为社会、国家源源不断的输入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国家集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培养创新人才能够加快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

现有环境下高校迎来了发展机遇,高校要顺应社会潮流积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体现现代化教育内涵,坚持服务社会原则。

2 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建设路径

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大学创新能力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体系,以制度为依托,实现思想和行为的转变,不应盲目追求数量,应从质量上下功夫,学校要发挥三项基础功能履行自我职责,从而开创一个新的发展局面。

2.1 重视学科建设,凝练创新方向

大学创新能力建设只有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才能够朝着特定轨迹前行,在建设过程中要分析主次关系,意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发挥学科建设的影响力,从学科建设出发为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坚定走学科建设之路,积极进行学科规划,和广大教职工集中讨论整合思想,从而理清工作思路,确保学科建设质量。学校要突显学科特色,彰显学科魅力,使其具有代表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师资队伍优化和教学环境优化,另外要确保学科建设的均衡性,既要重视基础学科也要重视新兴学科,从而保证学生思想具有多元性和交互性。

2.2 重视队伍建设,汇聚创新人才

师资力量是评判学校质量的重要标准,教师质量与学校发展挂钩,学校要制定各项措施保证师资队伍的先进性,为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到学校建设的全过程,鼓励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价值。大学要向社会广泛招收专业人才,提高薪资待遇,确保自身人才吸引力,汇聚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教学人才,为教师提供成长的机会,为了确保教育工作者具有工作激情学校要制定奖惩措施,将教师的教学水平纳入工资标准中,给予优秀员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促使教育工作者与学校处于统一战线,共同为培养创新人才努力。

2.3 重视基地建设,构建创新平台

学校理论建设与实践建设不具有协同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校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构建知识创新平台上,设置专项资金优化教学配置,要確保实验室能够容纳学校师生进行具体实践,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平台。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构建技术创新平台,学校要引入科学技术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以工程技术为依托,和企业进行交流合作,吸收社会资金,共同组建科技研发中心,实现共赢。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实验室系统更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学校切不可做花架子工程,要切实使用这些机械设备,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事实证明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大脑高度运转,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理论知识较为难懂,学生记住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方法改进。学生探索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 结束语

要想增强高水平大学创造能力就应当具有全局意识,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制定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再进一步设置更小的目标,从而构建整体区域网,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进行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进行路径探索,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大跨步抵达发展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徐宝石.浅析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6(02):201-202.

[2]张晓,马琳慧.浅析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301-303.

[3]曾国峰.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关于高校创新能力与科学发展的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23-29.

作者简介:

青紫微(1996-10-14),女,汉族,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大四学生,本科,会计专业。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有效路径创新人才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