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构成与控制

2019-02-14段伟孙长坪

职业技术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成本控制职业教育

段伟 孙长坪

摘 要 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根据经济后果标准可从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实习学生三类主体进行界定,其成本类型可以分为三种:正经济效益成本,成本与收益呈现正相关;零经济效益成本,成本和收益呈现不相关;负经济效益成本,成本和收益呈现负相关。三类主体的三种成本构成各不相同,其成本控制也各不相同,但整体而言,对正经济效益成本的控制一般应采取激励的原则,对零经济效益成本的控制一般应采取放弃的原则,对于负经济效益成本的控制一般应采取扭转的原则。

关键词 职业教育;经济后果标准;顶岗实习;成本构成;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2-0014-04

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国务院和教育部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多次提出具体要求,201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要求“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顶岗实习单位难求、实习时间得不到保障的现象。顶岗实习推进中存在这些困难的原因,关键在于未能解决好顶岗实习成本分摊的问题。

一、基于经济后果标准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界定与类型

对于成本的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标准,经济后果标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成本分析的重要标准。对于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问题,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采用经济后果标准,从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三方参与主体进行深入剖析。

(一)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看,成本是指主体为达到既定目标或为获取预期收益而发生的资源消耗,包括货币性资源消耗和非货币性资源消耗,这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预期目标(或预期收益)——资源消耗”模式的成本界定方式。根据经济后果标准的成本界定方式,结合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可以界定为:职业学校为提高学生岗位实操技能水平,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实习单位为节约雇佣正式工人力资本,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实习单位形象以增强商誉价值而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学生为修满课程学分顺利毕业,提前熟悉实习单位岗位技能操作要求,缩短从毕业生转变为职业人过渡期,提高工作技能水平而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二)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类型

经济学上所称经济后果,是指客体对主体经济利益流量的影响方式和程度。经济效益反应成本与收益的相关性,是经济后果的量化指标。因此,从经济学角度,选取经济后果作为分类标准,成本可以分为正经济效益成本、零经济效益成本和负经济效益成本。其中,正经济效益成本是未来期间现金流入量的现时垫支,未来期间现金流入量绝对值大于现时垫支绝对值,会给主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流入,成本与收益呈现正相关,其成本属性为积极效应;零经济效益成本是过去已经发生,呈现过去完成式形态,现时状况下无法改变,不会给主体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成本,成本和收益呈现不相关,其成本属性为沉没效应;负经济效益成本是未来期间现金流入量的超额预支,未来期间现金流入量绝对值小于现时成本支出绝对值,会给主体带来负的经济利益流入,即会导致主体经济利益流出,成本和收益呈现负相关,其成本属性为消极效应。根据经济后果标准对成本的分类,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也可以分为正经济效益成本、零经济效益成本和负经济效益成本,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也应当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成本进行分析。

二、基于经济后果标准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构成分析

(一)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1.职业学校的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教学是学校的天然职责,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的必修科目,职业学校必须认真组织和严格实施顶岗实习。根据正经济效益成本的积极效应属性,职业学校顶岗实习教学成本的正经济效应应体现在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正经济效益成本的主要构成内容应包括:学校联系实习单位达成合作意向签署合作协议发生的沟通协调成本,校内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薪酬、业务培训费以及因指导、管理学生需要往返校企的差旅费,安排学生与实习单位岗位对接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以及餐饮费,校内教学质量督导部门履行工作职责往返校企发生的差旅费等[1]。

2.实习单位的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顶岗实习单位主要为企业,而企业属于营利性组织,站在理性经济人角度,企业与职业学校达成顶岗实习协议,接纳毫无工作经验的学生进入企业内部顶岗实习的出发点在于减少人力资本支出,培养后备人才,打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无疑,企业因学生顶岗实习发生的正经济效益成本的积极效应正体现于此。企业因學生顶岗实习发生的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企业内专职实习指导师傅工资以及指导费,企业内专职实习指导师傅与学校专职实训指导教师在业务上的衔接成本,企业为实习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和实习用品(如电脑、办公桌等)、实习设备(如实习工具、实习材料等)等,企业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业务提升培训而发生的费用、支付给学生的实习报酬、安排学生的食宿费用等[2]。

3.实习学生的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目标在于顺利拿到顶岗实习课程学分,提高自己岗位技能操作水平。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发生的正经济效益成本的积极效应体现于此。学生顶岗实习发生的正经济效益成本构成主要包括: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住宿费、餐饮费、话务费,外勤办理业务、跟进业务和拓展业务而产生的交通费,为尽快熟悉业务进一步了解实习单位师傅和同事而发生招待费,为提高岗位适应能力而发生的培训费(如自行自费在网上购买相关收费视频等)[3]。

(二)零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1.职业学校的零经济效益成本构成分析

(三)负经济效益成本控制

负经济效益成本特性在于:成本是超额预支;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量是确定的;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量小于现时超额预支。对于负经济效益成本的控制一般应采取扭转的原则,应大力挖掘成本潜力,设法提高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量,使其大于现时超额预支。

对职业教育顶岗实习负经济效益成本,顶岗实习各参与主体应积极采取措施,扭转其消极效应。就职业学校而言,一方面应加强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对各相关部门的考核办法,督促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其在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中的职责;另一方面,应恰当选择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习单位,加强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质量,切实防范顶岗实习伤害风险发生。就实习单位而言,一方面,实习单位应树立正面积极的顶岗实习单位文化,建立顶岗实习师徒制,规范过程管理,加大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指导,减少对实习设备损耗,控制学生实习产品的次品废品率;另一方面,又要鼓励学生在岗位上大胆创新,有所作为,创造价值,增加实习单位商誉价值。就实习学生而言,学生應以学为本,努力夯实专业基础,以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刻苦努力,不断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顶岗实习从经济后果的角度分析,参与顶岗实习的三大主体即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均会发生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也均应对其发生的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但成本控制虽能降低成本,却并不能消解成本。为更好地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促进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还需要进行合理分摊。国家应当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要求开展顶岗实习的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多途径和手段合理均衡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成本分摊任务,以调动各方参与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的有效运行。

参 考 文 献

[1]王红英,胡小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基于中、德、澳的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58-62.

[2]刘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本分析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8-43.

[3]冉云芳,石伟平.德国企业参与学徒制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与启示[J].教育研究,2016(5):124-131,152.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成本控制职业教育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