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2019-01-16王根明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教学

王根明

【摘 要】 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思维,在数学学习中应用广泛,尤其用于解答初中数学试题可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因此,授课中既要做好基础知识教学,又要注重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这一重要思维,灵活解答各类试题,实现学习成绩的良好提升。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行思维能力;教学;培养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过来思考事物或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针对一些按照常规思路无法顺利解答的数学试题,使用逆向思维往往可简化过程,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授课中应将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认真落实。

一、做好引导,提高逆向思维意识

长久以来,教师只重视讲解解答数学习题的常规思路,导致部分学生解题时走了不少弯路,因此,授课中应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做好解题引导,逐渐提升学生逆向思维意识。一方面,在日常授课中注重逆向思维灌输,使其掌握一定的逆向思维知识,为逆向思想的应用做好铺垫,另一方面,结合具体习题讲解,使学生体会逆向思维的具体应用以及在解题中的便捷性,逐渐促进其逆向思维意识的提升。

比如在讲解“求值”问题时,可讲解以下例题,以提高其逆向思维意识:

通过该例题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其逆向思维,为逆向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训练,培养逆向思维习惯

逆向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逐渐使学生养成应用逆向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为获得预期的训练效果,一方面,结合教学经验以及具体教学内容,做好训练习题的筛选,即选择代表性较强的习题,使其抓住习题本质,应用逆向思维时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做好训练指导,即不能单纯地追求得出正确答案,应多反思解题过程,使其每解答一个题型都能有所学,有所启发。

比如在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知识时,可选择“平移”问题进行训练,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习惯。

例2:已知抛物线y=x2+bx+c,将其向右、向下分别平移2个单位、3个单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y=(x-1)2-4,则b,c的值分别为()

A. 2,-6 B. 2,0 C. -6,8 D. -6,2

该题目较为常见,具有较强代表性。很多学生采用常规思路,按照题目描述进行思考,出错率较高。事实上,解答该试题时采用逆向思维,可明显提高解题效率,即将函数y=(x-1)2-4的图像分别向左、向上平移2单位、3个单位,得到y=x2+bx+c。将函数y=(x-1)2-4图像逆向平移后,函数表达式变为y=(x+1)2-1=x2+2x,对照可知b,c的值分别为2,0,正确答案为B。综上可知,针对函数图像平移问题,采用逆向思维有助于理解题意,更快地得出正确结果。

三、注重拓展,提升逆向思维技巧

为更好地提高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逆向思维技巧尤为关键,因此,授课中还应通过拓展,使学生总结、积累逆向思维技巧,使其掌握不同类型试题的解题规律,迅速破题。一方面,拓展中,不仅要优选拓展试题,而且还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冷静分析,识别与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并注重汇总逆向思维应用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珍惜拓展机会,注重错题的摘抄,分析逆向思维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并定期重做错题,不断优化思路,实现逆向思维应用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讲解“方程知识”时,可要求学生解答以下拓展问题:

由上述例題解题过程不难得出,解答方程类问题时,应注重应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以提高解题效率。

逆向思维是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思维,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授课中应重视该思维的培养。本文认为要想获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应从提高学生逆向思维应用意识入手,通过加强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应用习惯,掌握相关应用技巧,逐渐实现逆向思维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占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6-157.

[2]陈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48.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