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13宋杰鲲付峰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改革

宋杰鲲 付峰

【摘要】运筹学教学改革需要持续推进、全面优化.结合我国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和“十三五”規划纲要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任务要求,分析当前运筹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课程改革的理念,构建了四核心、三保障的课程系统化改革框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改革;OBE;CDIO

2015年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中提出要实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可见,培养高素质、具备通专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运筹学是当前国内高等院校普遍设置的一门课程,既可作为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许多学者探讨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但是,教学改革从来都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能力、素养的同步提升,运筹学课程教改需要做出示范.

一、当前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新时期运筹学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生的培养目标由侧重知识掌握转换为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同步提升.运筹学课程体系中涵盖较多的理论内容,各高校基本采用讲授法,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讲述较多的内容,训练学生的数理思维,但是并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社会责任感等素养.这与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求存在差距,需要经由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考评体系的改革完成这种转换.

(二)创业创新实践需要驱动课程加大实验、实践比例.运筹学本身是一门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的课程,理应支持大学教育的“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目标.通过Matlab、Lingo等软件,提高学生应用工具进行优化的能力,也有利于其在创业创新中树立优化意识;通过实践导入案例、小组讨论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能在创业创新中产生运筹“共鸣”,下意识地运用优化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新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需要课程进行改革.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慕课、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推动“翻转课堂”成为新的日益流行的教学方式.相比传统的授课方式,“翻转课堂”可以使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看视频、听播客、阅读电子书,宝贵的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来探讨理论的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团队协作与分享交流等能力.

二、运筹学课程改革理念与思路

(一)课程改革理念

为了切实完成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任务目标,运筹学课程改革应遵循如下的理念:

1.教师角色的全面转换.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是研究,“研究”决定了课程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的活动,需要双方相互配合、深入探讨.教师的角色绝非单纯的知识讲授者、传递者,而是教学全程中大学生素养提升、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学生的角色也非知识的承接者,而应是知识的接受、质疑、深化者,也是知识的高效转换与应用者.因此,在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设计好教学活动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参与,从而取得改革效果.

2.教学改革的系统化推进.持续改进是教育教学的典型特征,按照高等教育任务,运筹学教学应承担“使学生掌握运筹学课程知识,具备知识探究、应用与创新能力以及社会责任、交流沟通、团队合作等素养”的使命,这种使命需要运筹学教学引入OBE和CDIO的全周期教育理念,以结果为目标导向,推动学生自主性、系统性、探究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并能持续、高效地加以创新与应用,强化优化意识,增强各方面能力与素养水平.具体而言:

① OBE即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结果的教育模式.OBE以学生为本,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按照OBE要求,就是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开展.因此,运筹学教学改革首先就要把目标细化为毕业生可观察、可操作和可测评的预期学习成果及其理应掌握的水平,形成直观的预期学习产出匹配矩阵.

② CDIO即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以“预期学习结果”集合来驱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文化等设计的模式,其实施主动性教学方法,重视营造教育文化.遵循CDIO理念,运筹学课程就是要主动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全程的产品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使学生具备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际交往技能、企业和社会的CDIO系统这四个层次能力.

CDIO与OBE中的预期学习结果基本一致,实际上均为利益相关群体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期望要求.综合OBE和CDIO教育理念,本文提出如图所示的运筹学课程系统化改革框架:核心体系包括课程愿景或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结果评价与反馈;三大保障体系为基本的教学资源保障、实验环境保障和持续改进保障.

(二)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课程的系统化改革思路为:一方面,分析运筹学开课专业的OBE目标;另一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调研,把握当前运筹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现实与需求,按照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要求和CDIO四层次能力大纲要求,拟定运筹学课程的OBE目标;进而构建课程模块内容(含对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与OBE目标的产出匹配矩阵,并进行课程内容、方法和考评的CDIO一体化设计,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案例导入、启发性思考、小组讨论与展示、实验演示、经典阅读、游戏等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QQ群、课程网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参与课程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创造性,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推动学生在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团队合作与交流、系统思维诸方面OBE目标的一致性实现.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教学内容

运筹學课程的授课对象基本上可以涵盖各专业学生.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突出基础性、学术性和实践性.基础性即模块的核心内容必须完备,概念阐述、重要定理、典型模型与算法要明确;学术性即要有启发性、探究性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实践性即要有实践导向,通过案例分析、研讨等使学生看到运筹学的“用武之地”,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应针对相应课时要求分别设计教学内容.以较多的课时为例,课程内容包括数学规划、图与网络、网络计划、存储等模块,涵盖运筹学的主要分支,由浅入深,由一般到特定,每个模块中均包括引导案例、启发性思考,有的模块也包含小组研讨、经典阅读等,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对运筹学理论与运用有着清晰的认识.考虑到运筹学的课程目标及定位,将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做到:

强调基础——每个模块都有着核心的概念、定理、典型模型与算法,它们构成了各模块的“名片”,整体上构成了运筹学的知识基础.对核心概念、概念间的联系,必须形成清晰的脉络;对晦涩难懂的必要定理,要结合精心编制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使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典型模型与算法,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明确前提、贯通内容、领会细节.

通专兼具——运筹学整体上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与相应的专业存在一定的联系.例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施工组织需要以数学规划、网络计划为基础,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的数据结构,ERP需要以图论、存储论为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的投融资决策需要用数学规划,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的网络营销与贸易需要数学规划、图论、存储论等;经济学专业的产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同样需要数学规划、对策论.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针对不同专业从课程联系实践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得课程立体、生动.

配置合理——运筹学总课时的有限性决定了课程在课堂内、外内容的布置安排上,理论讲授、作业、小组项目研讨、启发性思考与分享等必须精心筹划、合理配置.鉴于课程通常为大班授课,而总的理论课时量较少,因此,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采取“过程课外、结果课内”的方式.

(二)教学方法

课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实行理论讲授、小组讨论、个体思考与分享、实验演示、开放式探索、游戏等多元化形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注水式”教育向“点火式”教育的转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知识的激情;通过小组讨论、协作撰写论文、制作PPT、汇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通过个体思考与分享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和个人思考的精心设计,提升学生对其背后隐含的优化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的重视,从而真正实现师生“研究”角色的转化,实现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知识接受到自主寻求知识的转变,确保学生知识、能力、素养以及CDIO四层次能力目标的一体化协同完成.

为了增强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对其中的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进行详尽设计:

① 小组讨论环节.应提前布置,给小组留出充裕的时间准备.下达项目任务后,首先,由小组成员内部进行交流,分工完成相应的任务,撰写大论文(形式为科技论文、案例报告等形式),并制作5~8分钟的PPT.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述,由每组派出代表依据既定的评分规则进行打分.教师在其中扮演观察者、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

② 个人发言环节.包括课堂上的即时发言、课下思考后的课堂发言(包括分享阅读)两种形式.即时发言是配合启发质疑,引导学生对核心内容的衔接进行逻辑上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清概念的缘由、思路,为节省时间,采取“课堂发牌、课间计名”的方式进行评分;思考后的发言则是由学生针对自己提交的小论文,自发上台讲述(可以板书,亦可用PPT),根据发言状况,教师加以点评,并组织学生互动.当然,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发言,发言者在小论文成绩之外,会有相应的成绩奖励标准,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任俊峰,韩艳丽.运筹学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17(10):59-61.

[2]王坤,毛敏,罗洁.以学生为中心的运筹学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7(8):35-37.

[3]袁建林.基于PBL方法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1-103.

[4]赵娟,管梅,江立辉.模块化教学背景下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蚌埠学院学报,2017(3):145-147.

[5]张美玲,赵有益,薛自学,等.PBGS在“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2):45-49.

[6]廖果,李政文.运筹学课程的CDIO改革与实践[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6(3):89-92.

猜你喜欢

运筹学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浅谈对运筹学专业教育的一些看法
占卜·庙算·军事运筹——谈军事运筹学的历史发展
谈企管干部学习运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