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

2018-12-15郭德亚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习惯培养

郭德亚

【摘 要】 家庭是孩子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奠基石,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它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必须具备德才兼备的品格,在这一完善品格的养成过程中,在家庭教育中作为人生第一任老师的父母起着极大的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前提。教育的全部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文重点谈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

【关键词】 家庭教育;培养;习惯

有些家长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花了大量的精力监督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学习仍然不好;为什么有的家长轻松得很,孩子的学习却不错。其实这关键的因素就在于后者养成了很好的行为习惯。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一、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事件正说明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严重问题。“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影响孩子终身发展的一定不会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思想品德、性格、脾气秉性及人格等方面。我们家长应认识到,孩子不良品质和习惯的产生,人格的缺陷的造成,正是我们长期重智轻德的结果。家长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注重平衡孩子的身心发展,运用科学的手段引导孩子,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才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首先,父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家长需要提升的家庭教育能力包括:对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认识能力,对家庭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认识与适应能力等等。丰富自己的家教理论水平和提升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自学,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参加家长学习班,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等等。父母在提升自身教育水平与能力的过程中也同时促进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家长要身正为范。马克思曾说过这样的话:“为了孩子,我的举止必须温和而慎重。”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其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在孩子的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获得孩子的尊重、信任。这些是取得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的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包括生活态度、言谈举止、精神面貌等等,都要起到正面的榜样作用。

最后,家庭要温馨和睦。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是塑造孩子良好个性的重要因素,比如,自信、勇敢、坚强、开朗等,也是发展良好道德品行的前提。因此,父母要调试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关系,要做到相互信任、尊重、关爱、体贴。即使发生不愉快也要私下解決,决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谩骂争吵。作为一家之长,身负家庭重担,职场的竞争又很激烈,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此时就更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发泄不满情绪,搞乱家庭气氛。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品格形成有不同的影响,目前,民主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放任型这四种家庭教育方式是较为普遍的,其中以民主型教育方式为最佳。首先,父母要坚持严爱结合、爱而有格的教育方针,重视并加强对孩子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其次,要以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用关怀和爱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其分辨是非,找对人生的方向。最后,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如年龄阶段、行为习惯、个性、思维方式等,将家庭教育渗透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探索出适合自己家庭的教育方法。随时随地地针对孩子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及日常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突破单纯灌输的做法。注意说服教育、启发引导和实际锻炼的结合,增强家庭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与灵活性。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人习惯

1. 家长要善于营造家庭氛围

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父母要努力使自己的家庭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中国家庭教育的基础是人伦关系,我们更注重孩子行为的培养而忽视了亲密情感的孕育。美国家庭注重家庭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及心理品质的形成,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家长应注重培养良好的家风。2014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家庭成员在长期共同的家庭生活中形成的、带有个性和传统色彩的家庭风尚。”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而其一旦形成,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力量。这种家风需要大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这种继承性和延续性特点,影响极为深远。

2. 要重视孩子家庭美德习惯的养成

对孩子来说,家庭美德主要是尊敬父母(长辈)。

要尊敬父母,真诚地体会父母一片爱心,从心底激起孝敬父母的纯真亲情;要尊重父母的劳动,尽力为父母做一些事;要孝顺父母,如有好吃的好穿的应先请父母吃,先给父母穿。父母遇到不顺心的事,孩子应善解人意加以劝慰。过年过节,特别是父母生日,应向父母祝贺。父母生病能悉心照顾。对父母不提过分要求,注意节约不浪费。同时兄弟姐妹要相互谅解,邻里要和睦相处。

3. 要重视家庭礼仪习惯教育

宋人编的《弟子规》在今天仍有意义和作用。

如《弟子规》中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教,需敬听”,“兄道友,弟道恭”,“或饭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等怎样处理父母子女关系的教戒。

又如,“出必告,返必面”,“问起时,视勿移”。

4.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公德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走进一间屋子,砰的一声把门推开,喉间一口痰涌上来,‘扑的一声吐在地上……这种习惯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最要不得。”

根据孩子的特点,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公德教育:在文明礼貌方面,不说脏话,不打人,不骂人,不说谎骗人,不做妨碍他人工作和学习的事。在助人为乐方面,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对人要团结,别人有困难尽力去帮助。

在爱护公物方面,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不伤害益鸟益虫。在遵纪守法父方面,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赌博,不吸烟,不耍流氓习气。

5. 要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强化爱国心理定式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于青年时期,孕育在童稚年代。要通过激情、明理、导行,让孩子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好思想好风尚,从家庭角度来说,要让孩子多读爱国主义教育的书刊,经常给孩子讲一些爱国主义故事。让孩子关心国家大事,要尊重国旗国歌。有可能的话,要带孩子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重大纪念活动。让“爱国”这崇高神圣的感情在孩子心灵中扎根,形成一种倾向风尚。

【参考文献】

[1] 于晓霞. 家庭教育,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J]. 小学生(下旬刊),2018(5).

[2] 刘梅兰.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习惯培养[J]. 井冈教育,2018(2).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习惯培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