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三种教学能力

2018-11-30郑建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融通解读运用

摘要: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键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此,教师要提升准确地解读文本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教材的能力,紧密地融通“读”“写”的能力。如何用教材指导学生听说读写,进而综合训练和运用语文能力,最终提升师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教研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解读;运用;融通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专家的界定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即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为了提升这一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扎实提升三个方面的能力:准确地解读文本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教材的能力,紧密地打通“读”“写”的能力。

一、准确地解读文本的能力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对统编教材的解读,我们不能依赖教学参考书,不要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而要坚信自己的判断力,要深入钻研教材,得出自己独到的感悟。

请看公开课《咏雪》的课堂片断:

师 (单刀直入):同学们,你们认为两个比喻哪个更好呢?

生(异口同声):谢道韫的比喻更好。

师(故作聪明):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请用原文回答。

生(心领神会):公大笑乐。

师(心满意足):好!很好!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到位,很善于动脑筋,老师为大家的表现点个赞。老师呢,也认为谢道韫的比喻更好,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啊!

从文中“白雪纷纷”可以想象出来,当时的情景是,天空中同时有两种雪在下。一种是米粒雪,就像文中“胡儿”所说的,像米粒的颜色和形状,所以“胡儿”的比喻是恰当的。另一种是鹅毛雪,像鹅毛。纷纷扬扬,随风飘舞,落在地面之后固定下来不再滚动。柳絮是灰白色的,不是雪白色,而且落在地面之后还会随风翻滚。所以道韫的比喻本体与喻体在颜色和情态上都不相符。两个比喻的优劣高下不言自明。那为什么“公大笑乐”呢?

一是为“胡儿”的比喻恰当而巧妙“大笑乐”。(教师查阅课文的补充资料得知,“胡儿”即谢朗,后来官至东阳太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二是为道韫的聪明好学、善于思考而“大笑乐”。因为在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道韫能够有此表现,在当时已经是很难得的了。从文章最后也可以看出,怪不得“左将军王凝之”也为道韫的文才所倾倒,娶之为妻。

二、灵活地运用教材的能力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为此,就要充分利用教材, 充分挖掘课文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准地找出能力训练点,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教学《羚羊木雕》一文,教师把“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当作“能力训练点”,展开一场辩论: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家的礼物,这种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有的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支持正方观点,有从文中“奶奶”的话来分析父母行为的“不好”,而反方有引用古人“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同学之间不要互送礼物,有学生还担忧攀比之风,还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最后教师从沟通、尊重的角度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本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所以有必要展开一场辩论。在辩论中,正反双方均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给学生一个较圆满的答案,以逐步达到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指定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这一目标。

三、紧密地融通“读”“写”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立足文本,主动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读写共进。

1.仿写句子

原句: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藤野先生》)

仿句:考试作弊,小而言之,_____;大而言之,是 _____。

2.仿写语段

原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仿段:予独爱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_____ , 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仿写文体

学了《寓言四则》之后,根据寓言的特点和写法,写一则寓言。罗林忠同学写了《笑与哭》,“笑”与“哭”为了比功劳,竟然争执了起来。可是它们都只是站在自己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来说理。文章最后写道:

于是,“公正”和“道理”走了出来,“你们不要再吵了,其实你们只讲到了自己的优点,没有讲到缺點。”“笑”和“哭”听了之后,面面相觑,不得其解。“公正”和“道理”接着说:‘笑其实还有奸笑、冷笑、阴笑等坏的一方面,而‘哭也有不可理喻地哭、有时会让鳄鱼出眼泪……所以你们没有十全十美,功劳只能对半平分。你们只有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彼此之间和睦相处,才能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境界。”

听了他们的话,“笑”和“哭”终于醒悟过来。他们再也没有争执,而且成为了一对好兄弟,各自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作用,从而他们得到了许许多多。 [3]

当然,统编教材课文后面的“积累拓展”中有不少的片段练笔习作,加上单元写作训练,我们都要引导学生认真练习,在不断练笔中训练语文思维,提升写作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郑建华(1970—),男,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六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融通解读运用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