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2018-11-28熊守钰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职业危害消毒供应室

熊守钰

【摘 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0名资料,总结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原因和自我防护措施。结果: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相关,自我防护措施实施后,防护行为、防护知识得分均高于实施前,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期间,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比较多,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保护护理人员生命,值得推广。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自我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9--02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集中处理污染物的主要场所,也是为各科室提供无菌物品的供应站。近年来,随着消毒技术、诊疗技术的提升,消毒供应室在扩大工作范围的同时,也威胁着护理人员生命,发生原因和长时间接触有害物、污染物相关,造成职业危害。这就要求规范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从而预防职业危害和院内感染的发生[1]。下面,本文将我院护理人员资料汇总如下,旨在判定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和自我防护措施。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回顾分析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0名资料,女性20名(16.7%),男性100名(83.3%),年龄23-45岁,平均(36.9±1.8)岁;护师10名(8.3%),护士20名(16.7%),临时工5名(4.2%),实习人员85名(70.8%)。

1.2 方法:对我院120名护理人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工作范围等,统计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并总结引发职业危害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防护。随后,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判定防护前后的防护知识、防护行为得分,得分越高说明越了解防护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类资料用(n,%)的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计量类资料用()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P<0.05,统计有差异。

2 结果

结果显示,120名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共20名出现职业危害,发生率为16.7%,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引发。自我防护措施实施前,防护行为(10.15±1.06)分,防护知识(11.60±1.41)分。自我防护措施实施后,防护行为(16.89±1.62)分,防护知识(17.49±1.84)分,统计有差异(P<.05)。

3 讨论

3.1 职业危害的发生原因:本研究中,出现职业危害的护理人员共20名,发生率为16.7%,究其原因和这样几点相关:①化学因素。护理人员在消毒、清洗污染物时,皮肤通常会和消毒剂接触,长此以往会产生灼伤感,严重时还会出现过敏。若护理人员工作前就存在伤口,消毒剂的使用还会损伤皮肤组织。同时,消毒剂、热水配制使用期间,还会促进氯的挥发,损伤呼吸系统;②物理因素。消毒供应室工作期间,多会使用超声清洗器、排风扇等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噪音大,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会出现听力下降、烦躁不安、头晕等症状;在使用灭菌器、清洗机等设备时,极有可能在高温、蒸汽影响下爆炸或烫伤,威胁护理人员生命;在制作敷料、物品包装时,粉尘多会到处飞扬,不但会污染供应室环境,还会损害护理人员的呼吸系统;③生物因素。消毒供应室所回收的医疗设备多会沾染患者血液、体液,在回收和清洗时多被污染物污染,或被锐器划伤。数据调查显示[2],因针刺或伤口和患者液体、血液的接触,HIV感染率为0.1%-0.5%,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40%,丙肝病毒感染率为2%-10%;④人为因素。医院缺乏对消毒供应室的重视,未及时宣传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未制定规范性的操作流程,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

3.2 自我防护措施:①化学危害的防护。为规避消毒剂带来的危害,应在供应室设置空气净化器,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消毒剂含量,预防呼吸系统损伤;熟练掌握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性能,安排专人保管消毒剂。而且,在配置消毒剂时,还要佩戴防护工具,严格把控配置浓度,对于具备挥发性的消毒剂,要将其放在密闭容器内保存;为避免粉尘带来的危害,应在规定区域内制敷料和包装,并佩戴厚口罩,以免吸入粉尘[3];②物理因素的防护。在消毒供应室安装空调、暖气设施,集中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待工作结束后,及时关闭功率大的灭菌器、排风扇,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降低噪声污染;为预防电击和烫伤,必须严格按流程操作,一旦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安排专人维修。另外,禁止在手湿的情况下接触设备开关,保持地面干燥,预防漏电。在存放无菌物时,应佩戴手套,以免烫伤;③生物危害的防护。按医院规程开展工作,依次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穿戴隔离衣,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对于污染的针头、锐器等,应使用镊子夹取,一旦被锐器划伤,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挤出伤口血液后用流动水冲洗,结束后用乙醇消毒,并进行血液疾病的检查。若刺伤患者的锐器是感染肝炎疾病患者的,则要在24小时内注射疫苗,做好登记、上报工作;为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必须制定规范性的洗手方法和指征,接触污染物后立即洗手[4-5];④加大管理力度。定期对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划分污染区、物品存放区、包装区,叮嘱各区域护理人员不能随意进出其他区域或交叉工作。此外,还要严格遵循从污染到洁净的工作流程,预防逆流现象的出现。

综上,在消毒供应室工作期间,造成职业危害的因素比较多,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以降低职业危害发生率,保护护理人员生命,值得推广。

參考文献

王晓凤.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医疗装备,2016,29(9):172-173.

朱玲华,张天荣.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76-377.

夏静,陈付华,孟宇,等.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19-120.

任芳.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3):386-387.

夏英英.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8.

猜你喜欢

职业危害消毒供应室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