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室滞留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8-11-28田艳军刘君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心理护理干预

田艳军 刘君君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室滞留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診室滞留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室滞留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急诊室滞留患者;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9--02

急诊室医院一个特殊的科室,急诊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发病迅速,病情发展快,因此患者具有更高的护理需求[1]。另一方面,急诊科患者因疾病原因,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这对于患者的疾病和治疗配合度有负面影响。针对急诊室滞留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其负面情绪,对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对比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室滞留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室滞留的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1-65岁,平均年龄为(48.35±3.27)岁,其中男22例,女1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在34-67岁,平均年龄为(49.07±4.12)岁,其中男23例,女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症支持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康复训练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时以热情的态度进行接待,帮助患者完善入院检查,向患者介绍病房、医院基本情况,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②与患者保持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引导患者进行倾诉,耐心聆听患者的心理感受;③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对所患疾病的了解,以治疗成功的案例鼓励患者,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④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条不紊,技术纯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产生安全感;⑤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了解积极的心态对于治疗的正面作用,让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解,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进行评价,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整理数据,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价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整个医院的缩影,急诊科患者病种复杂多样,且多数患者病情严重,发病迅速,进展快,需要更精细、高质量的护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滞留在急诊室观察治疗,患者更易产生负面情绪,而焦虑、紧张、抑郁等消极情绪可能导致患者严重的心理应激,从而引起患者体内交感神经活动的变化,可能引起患者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从而加重患者的疾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3]。另一方面,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厌世等消极情绪,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依从性。因此,急诊科滞留患者更依赖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和关怀。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动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以热情、全面、细致的护理消除患者负面心理,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乐观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从而保障患者的康复进程[4]。在本研究中,接受心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其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提示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4 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室滞留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并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姜少华.心理干预对急诊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心理医生,2017,23(27).

丁叶.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期间老年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

曲涛.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清醒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4).

黄宏.心理护理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7(32).

猜你喜欢

随机对照试验心理护理干预
中药治疗亚健康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和质量评价研究
中药治疗亚健康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和质量评价研究
毫针针刺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甲氨蝶呤和阿维A治疗银屑病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丹红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