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8-10-21肖云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43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肖云

摘要:在当前教育领域中,核心素养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初级阶段,教育工作者更要做好核心素养的渗透工作。文章以语文学科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探究,旨在推动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教育界所谈的“语文素养”主要指学校的语文素养教育,其涵义是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素养培养目标所规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语文素养教育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有学者认为它主要包括: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语文智力、塑造语文人格等。

2 基于写作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比较简单,但也是用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良好载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写日记的任务,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看的课外书,比如各种趣味性绘本,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摘抄下来,还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具体图片写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看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看的电影,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并且在课堂上读出自己的观后感。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助于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层次。这是因为学生通过思考,才能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并且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进而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并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善于运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发现语文知识的内涵、本质以及情感表达。这样,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才能逐渐地养成。

4 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

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情感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很好的展示情感,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情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在情感和认知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更好的保证综合教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将情感教学优势发挥最大,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兴趣,更好的培养文学素养。

5 注重关心学生的情感表达

注重关心学生的情感表达是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需要。从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使学生体会到的父母情、师生情等小的情感,更要使学生感悟民族情、家国情等大的情感,从家国天下到民族盛衰,都能有全面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从而不断强化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自豪之情,對民族繁荣的骄傲之感。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语文学习中具备基本的人文情怀。

6 基于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占据主要地位的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在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要求学生记住汉字的结构和拼写。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语文素养培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这一主体,尽可能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编儿歌、猜字谜、讲故事等各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以此增强教学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只有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变被动的学习态度为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获得有效成长。除了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基于语文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团结”“勤劳”“诚信”“爱国”等相关词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这些词组的内涵进行分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勤劳的重要性等。这样,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自身的人格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健全。

7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学生由于年龄都比较小,所以自主性也都相对比较缺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除了要将自身作用发挥至最大之外,还应该帮助学生选取合理的课外阅读资料,对教材当中一些内涵丰富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讲解,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不但增加课外阅读量可以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观点,这样也是有效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的一种方式。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需要长期探索且必须要予以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只有落实这一目标,才能推动语文教育事业在当前这个新时代以及未来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单纯的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再满足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语文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做好智育教育、美育教育、德育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雪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18.

[2] 李丙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他人意识[J].学周刊,2017(20):111-112.

[3] 常洁.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56.

[4] 武成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73.

[5] 邓庆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20.

(作者单位: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