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教学策略举隅

2018-10-16徐卫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徐卫平

【摘 要】“两难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必须面对又感到困惑的现实问题,其中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是“两难问题”四种常见的现象。只有厘清这些“两难问题”现象所蕴含的矛盾和困惑,才能引导学生从冲突中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两难问题;破解策略

“两难问题”,是指因不能同时兼顾两种不同的规范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问题。在当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下,正确处理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这四种常见的“两难问题”,已然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困惑。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必须面对但又经常感到困惑,必须做出选择却又难以决定。理性地破解“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对冲突做出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取舍和选择,决定着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要处理好这些“两难问题”,教师既不能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又不能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做“高高在上”的仲裁者,只有厘清这些“两难问题”现象所蕴含的矛盾和困惑,才能寻找到破解策略。

两难问题一:柔性伦理与刚性规则之间的冲突

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的社会。伦理与法律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但有时也互相冲突,突出表现就是“合法不一定合情”“合情未必合法”,造成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价值导向。

【案例1】二年级上册《大家排好队》

以“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的教学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排队要遵守“人人都要排队”“先到先排”“排队间距有差异”这三条规则,让学生感受到遵守规则带来的安全、有序、文明、公平等好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但是教材中又呈现了“让老大爷先上车”“让小朋友先接水”“给快迟到的叔叔先上车”和“给尿急的小朋友先上厕所”四个画面。既然有了规则,就应该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这是规则意识;遇到特殊的场合、特殊的人,需要特殊处理,这又是一种伦理道德。那么究竟该不该让呢?

一个心中有道德的人,往往不会去触碰规则的界限,而一个无视规则的人,他会有“足够的勇气”去突破道德的底线。道德是存在于人内心的规则,是维系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规范体系。规则或法律则是显性的道德,是维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从人的需要来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準,通过强化道德自律来不断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如案例1中“让老大爷先上车”“让小朋友先接水”的教学,从“先来后到”的排队规则来看,老大爷和小朋友都不应该享受“特殊待遇”,但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排队”这种非刚性规则的约束下,妈妈和叔叔“无视规则”、自觉礼让是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也是与中华民族的道德判断一致的。从伦理上来说,主动礼让是充满人性光辉的选择。选择“不让”,也是符合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则要求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正反方辩论来加剧矛盾冲突,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自己讨论出一种既折中又能比较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同意给他们让先,但必须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违背规则的,并提醒他们以后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最终选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对传统道德和习俗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自我觉醒。

两难问题二: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冲突

课本知识源于生活实践,但现实生活往往都先于课本、高于课本,与课本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或差异。面对这种冲突,大多数教师和家长迫于竞争的压力,只得将教材中知识束之高阁,对现实生活做出妥协或让步。

【案例2】一年级上册第12课《早睡早起》

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因睡眠不足而导致的一些身体和学习上的不良影响,从而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保证每天睡足十小时。但现实生活中,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诸多的兴趣班学习,使得绝大多数学生的睡眠时间都不足十小时。有关政府部门也发布了多个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文件,是该尊重学生健康的生理需要?还是加大油门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呢?

在面对“两难问题”教学时,教师不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裁判员,简单地对学生的选择作出对与错、是与非的判定;教师也不是茫茫大海中的领航员,只凭自己个人的道德评判标准决定学生选择的方向。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加剧矛盾冲突,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地认清问题中所包含的道、理、德,在激烈的争议中修正自己的道德标准,逐步改良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针对案例2的两难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因“睡眠不足”而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一些不良影响,同时出示有关部门的政策文件,说明国家非常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用法规的形式来保障。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商议,让父母督促和帮助自己合理地安排学习与休息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对那些家长布置的作业,或者家长要求参加的课外培训班进行精简。教师也可以通过上门家访、电话沟通、微信等方式提醒家长予以关注,保证孩子“每天睡足十小时”。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教材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巧妙化解,破解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两张皮的弊端。

两难问题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冲突

不难发现,当前教育存在过度功利化的现象,学校教育逐渐“家庭化”,家庭教育逐步走向“学校化”,这也是当前现实的一种反映。由此出现学校承担起了培养孩子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意识等本应由家长来做的事,家长却在做课业辅导、批改等应该由教师来做的事,本末倒置的教育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主体功能被削弱,甚至被抵消,成为“5+2<7”。

【案例3】一年级上册第10课《吃饭有讲究》

在课前调查中,教师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平时都有挑食偏食、暴饮暴食、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且几乎与家庭教育有关。在这物质生活富足、铆足了劲“拼爹”“拼孩子”的时代,大多数家长根本不屑于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等“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格格不入。

课堂是学生道德认知的阵地,家庭是学生道德实践的场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实现知行统一,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要一致,要形成道德认同,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道德认知、行为方式在家庭与社会中得到体验、训练、修正和深化。

教师应该加强家校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道德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后,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设计“一周(或一月)饮食习惯评价表”,让学生在家庭实践中进行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纠正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形成教育的一致性,巧妙地将“两难”化为“不难”。

两难问题四: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之间的冲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社会在传承中发展,时代在大浪淘沙中进步。时代的要求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某些根深蒂固的风俗习惯、道德认知、价值判断难免会有冲突和碰撞。

【案例4】一年级上册第15课《快乐过新年》

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喜庆”“祥和”是这一节日的两大主题。无论是从“年兽”的传说来追溯,还是出于喜庆的心理需求,春节燃放煙花爆竹一直来都是中华民族未曾改变的习俗。近年来,出于安全保障和防止大气污染,很多地方政府都相继颁布了禁燃令。是该尊重传统习俗、满足人们的节日心理需求呢,还是要做到令行禁止呢?

换位思考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还可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认同。教学中遇到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和失衡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体会别人的情感,理解别人的看法,避免自己因主观臆断而走入道德误区。

案例4中的“禁燃令”是刚性的地方性法规,我们不能以传统习俗为由无视规则的存在,而应该根据相关条例,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场合安全地燃放烟花爆竹。教师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之所以出台“禁燃令”,实施“有规定的燃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自我觉醒的结果。

当然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或许会被同化,有的学生依然会坚持己见。在没有明显的道德偏差或违反刚性规则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求同存异,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真正的教育在于要使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你都能够加以评判。”“两难问题”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会经常遇到的困惑。教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两难问题”中加剧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课堂与现实生活、自己与他人在道德认知上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走出困惑、焦虑、犹豫的心态,寻找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价值取向,从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志飞.柯尔伯格道德两难讨论法的现实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6(2).

[2]赵慧.道德两难问题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05(11).

[3]蒙元恺.思想品德课“道德两难选择问题”的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9(18).

(浙江省建德市莲花中心小学 31161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
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六步五环”高效教学模式初探
遵循身心特点 助推幼小衔接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理念及其实施探讨
浅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栏目设计的选择和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