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存在的辩证性下实践的普遍性品格探析

2018-09-10张琦琳

现代盐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践

张琦琳

摘要:在对实践的普遍性品格的讨论中,目前学界讨论的出发点都是实践自身,大体是以理论的普遍性和实践过程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普遍性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如果从人的存在的辩证性去探讨实践的普遍性品格,人们会发现实践的普遍性品格不过是普遍存在的具体实践及其实践自身的逻辑运动所普遍遵循的一定的规律性原则。

关键词:人的存在;实践;普遍性品格

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决定了来源于实践的理论具有普遍性品格,也决定了人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普遍规律。准确认识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对于指导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品格,学界讨论硕果颇丰;但是對于实践的普遍性品格讨论较少,大体是从理论的普遍性以及实践规律的普遍性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性品格。由于人的存在具有典型的辩证性,本研究致力于从人的存在的辩证性来探讨实践的普遍性品格。

1 从人的存在的社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看实践的普遍性品格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首先是作为人的存在方式而被确立起来,实践一方面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普遍性的存在规定,它以其双重品格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特质。实践的普遍性品格最初由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论述道:“观念不仅具有普遍东西的品格,而且具有单纯现实东西的品格。”黑格尔在这里把实践作为观念的一个环节来理解。列宁剥去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外衣,以唯物主义的视角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精辟地在《哲学笔记>中指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地位:“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也就是说,实践之于理论,既有与理论相同的普遍性品格,又有高于理论的直接现实性品格。

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这一点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曲解为宗教本质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共性,这就决定了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由于现实的人对物、人对人的相互依赖和彼此进行生产活动的需要,现实的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结成各种相互关系进行生产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人与社会关系相互制约:一方面人受制于社会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人不断突破社会关系的制约,创造新的社会关系。正是在不断的突破与创造中,形成了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创造了具体的、不断变化的人。

人的存在正是社会性与个性的辩汪统一。一方面,人的存在的社会性寓于人的存在的个性之中,并通过人的存在的个性表现出来。这是因为,人的存在的社会性需要通过人的存在的个性表现出来。也就是说,现实的人通过归纳分析一定数量的具体的人的存在的个性,可以汇总出具体的人的社会共性。这个归纳分析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而由于现实的人无时无刻不在通过个性反映共性,因此实践的过程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也是无时不有的,这个“无时不有”就集中体现为实践的普遍性品格;另一方面,人的存在的个性又离不开人的存在的社会性,这是由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由于人本质上是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人先作为社会人存在,再有了自觉能动作用下具体、现实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这个自觉能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实践,具体来说就是人主观地改造世界,在物质生产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和科学文化。由此便形成了人的存在的社会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使得实践活动贯穿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即“无处不在”。而在这个辩证统~的关系中,由于人的存在的社会性与个性是社会生活普遍存在的,因此实践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实践普遍性品格的第一层涵义,实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普遍性规定。

2 从人的存在的物质性与意识性的辩证统一看实践的普遍性品格

人的存在的物质性,是指现实的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物质属性。人作为有机生命体,具有肉体、生命等自然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吃、喝、住、穿都属于人的生命本能,必须承认人为维持这种生命本能的存在的合理性。而马克思主义又反对把人纯粹看作“自然物”的抽象人性论,认为“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活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即现实的人在从事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人具有自觉其能力并发展其改造自然能力的意识,这便是人的存在的意识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意识作为实践和再实践的内容,具有普遍的性质。这一方面是因为意识的存在方式是具有普遍性:意识广泛存在于具体的人及其发展的始终,具体的人以意识为对象进行社会实践;另一方面,人类思维以及由人类思维活动所构成的意识理论,具有人所共知的把握和解释世界的普遍性品格。这是因为,思维的普遍性品格,深层次而言就是思维以“逻辑的格”为中介,所把握到的思维的“逻辑”的普遍性。列宁曾对于思维的“逻辑的格”做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便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即是说思维的“逻辑”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公理的“逻辑”。由于思维的“逻辑”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逻辑”。

人的存在正是物质性与意识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在时间先在性上而言,人的存在的物质性先于意识性而存在。即这种人的存在的意识性,是以物质性为基础,人的任何意识都来源于物质,即是说普遍意识来源于普遍物质,并经过头脑中思维对物质认识的整合、拆散与重组,形成人特有的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运动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思维运动作为认识的环节,使得认识也具有普遍存在的性质。由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主体以思维为中介达到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实践。因此,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性使得实践具有了普遍性的品格。另一方面,人的存在的意识性又发展和改造了人的存在的物质性,使得客观的物质世界越来越符合人的认识,使得客观世界越来越符合人的发展的主观目的和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使得主体具有主观目的,使得主体对需要的追求成为可能。在这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我们分析出实践普遍性品格的第二层含义:实践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活动中的普遍性规定。

3 从人的存在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看实践的普遍性品格

人的存在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存在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主体的存在方式,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客体的存在,在认识论上集中表现为主体的意识和主体的认识能力上。这种主体性具体表现为主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主选择与认识。人的存在的客体性,是指人的存在具有客观、自在性,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这种客观实在的人的存在,就其存在的规律而言,是普遍存在的。

由于人的存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存在,因此,在分析人的存在的主体性与客体性的辩证统一时,需要从实践的过程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主体作用于客体并对客體具有能动作用。在对自然、社会的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与普遍存在的客体自然界、社会发生关系,表现出对自然和社会能动的改造。另一方面,客体作为自在、客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在无形中制约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要求主体对客体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改造活动必须符合客体自然存在的前提,即是说,人的“目的性”必须合乎“规律性”。在这里,这种“无形中的制约”即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也是必然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宏观来看,这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贯穿于实践过程的始终,具体来看,它以实践过程在某一个时间段上的客观规律性表现出客观事物大体类似的普遍规律。这里的规律不是全部实践普遍遵循的规律,也不可能是全部实践普遍遵循的规律。这是因为,每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所涉及的客观事物是有限的,有限的实践遵循的也只能是被这些有限的实践检验过的有限的规律。由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被实践检验过的规律是无法被人类认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还没有被认识的规律就不存在。而正因如此,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才是而且必须是一个螺旋上升,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这就是实践的普遍性品格的第三层含义:实践自身逻辑运动所遵循的具体规律的普遍性规定。

4 结语

以往学者对于实践普遍性品格的理解大多是将其理解为实践过程遵循普遍规律,但是这里的实践过程就很模糊,是实践的全部过程还是实践的某个中间环节的过程?这里遵循的规律的普遍性也很模糊,是已经被人们通过实践检验出的规律还是还没有被人类通过实践所认识的客观规律呢?如果是客观规律,要怎样以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呢?显然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也是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的,因此这里所说的“实践”指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也是普遍存在的具体实践。由于每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所涉及的客观事物是有限的,有限的实践遵循的也只能是被这些有限的实践检验过的有限的规律。因此这里的规律只能是一定的规律,被人们已经认识到的规律,而不一定是还没有被认识表达出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对实践的“普遍性”品格的理解,在人的存在方式上可以从上述3个方面得到具体的规范,即:实践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普遍性规定;实践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活动中的普遍性规定;实践自身逻辑运动所遵循的具体规律的普遍性规定。

猜你喜欢

实践
合作学习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