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8-23曾珩

东方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曾珩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阅读能力又是学好小学语文的先决条件,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也非常有利于小学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主要从小学语文教育出发,以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展开讨论。首先阐述学生语文阅读整体性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然后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情况进行仔细研究,最后对促进学生阅读的发展等做出了仔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论述小学语文课堂中采取相关手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合理分析,仅供参考。

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1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世界上不管哪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词语的组成等方法都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然而,阅读对这些问题就能做出恰当的处理,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将阅读能力作为对学生的整体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中的词句进行有效的理解。從学生的角度来看,具备好的理解力是在熟悉已经学过内容的前提下,依据头脑中已经学过的知识再进行概括的一种方式,并且能够将词句的整体意义做到熟练的掌握。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理解力的优劣是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整体衡量。

1.2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表达能力

教师通过采取适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具有多年经验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善于将每个时机都应用到课堂中,采取口头方法对文章中的相关词语进行恰当的说明,对文章中段落进行合理总结,并且使用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主动性。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2.1教师重视度不足

因为我国大多数教育都是参照以往语文教育形式来教课的,这样就会让某些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育教学中就出现模糊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对语文教学结构引起一定的重视,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这种以往的语文教学形式不但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个人情况,而且也对学生产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让学生不愿意阅读。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应当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2.2开展范围较狭窄

就我国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来看,一些教师由于认为自己教的是小学生没有这个必要,或是认为引进课外内容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等,以及一些学校由于能力不足因此没有条件为教师提供教材以外的教学设施等,基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只是单纯地围绕课本教材来对学生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致使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局限,其语文阅读能力难以提升。

3、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3.1激发学生的兴趣

倘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产生美好的意境: 首先,就应当将教学的整体范围变宽; 其次,根据小学不同年级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以恰当的题材为背景展开现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引起兴趣。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应用这一形式进行有效教学,通过合理的题材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以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作为教学案例,在争取学生的意见下,“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身边没有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做呢?”学生们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教师又在征询意见的情况下,说“把你们认为该怎么做的方法写在纸条上好么?”因此,在今后的写话联系中就能够顺利的开展,其中有一位小学生写到: “假如我在野外迷路了,我不害怕,我想静静的想一想,太阳在中午的时候在南边,它会给我指明方向”很显然,这样没有特定的要求下进行阅读能力的锻炼,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想象的能力; 这种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产生重要的意义。

3.2愉悦氛围,参与玩耍

有些学生不喜欢语文阅读,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在平时学习中缺乏阅读的兴趣,自身对文章理解能力不佳等原因。遇到以上这种问题,教师就应当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制造情景,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种引起方式应当是在自然的氛围中进行,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营造出一种愉快的气氛,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整体能力。

3.3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应用到生活中

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将学生带入到大自然中。比如: 与学生在户外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这样做有以下几点益处: 第一,能够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植物的发展情况,并且学生能够对植物做好深刻的认识,在语文阅读理解中具有一定的明确性; 第二,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发展,这样教师在教授语文阅读过程中就能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 第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变得亲密,让学生能够将老师当成朋友,学生在语文阅读时出现困难会及时的问老师,从而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4、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

4.1加强语文词句基础训练

一篇完整的文章主要由不同的段落构成,并且段落都是由不同的句子组成,句子是由基本的词语组成。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进行教学时,应当让学长熟练掌握句子的构成,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把文章的写作情感做出表达。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对语文中的教材的某一个段落认真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的明白所讲述的内容,并且在讲解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例如: 在讲《金色的草地》一课时,文章主要是对草地的景象进行描写,抒发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进行阅读,从而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对文章做好详细的说明。

4.2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精读即是对整篇文章的深入研究。在精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注意结合文章语境,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理解; 要理清头脑思路,以更好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把握; 要加强对文章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针对摘录、写体会、背诵、品读等精读文章的各种方式对学生开展引导教学。如,在学生阅读时让学生对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内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主旨段落等进行批注,并在教师讲解文章时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使学生有效、有序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在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恰当的导入方式来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应当通过不断的实践改善教育方式,将新的理念以及创新手段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乐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1( 08) .

[2]牛传发.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03) .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