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8-08-08潘先芬

读天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朗读形式兴趣

摘要: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培养,能够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不断提高朗读能力,实现教育目的。本文在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如何培养和训练初中语文朗读能力。

关键词:朗读;培养;能力;现状;兴趣;方法;形式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古往今来人们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什么是朗读呢?《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就是大声地读,就是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它是学习汉语言的一種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不仅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轮廓,同时也激发他们的语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推动他们思维的发展。

一、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 课堂上的朗读时间更少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但是朗读的时间却是很匆忙,“雁过无痕”,虽然老师要求学生读课文,但通常不是读完整篇课文,读了一部分老师就拍了拍手告诉学生停止,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事实上阅读教学成为过渡环节。

(二) 学生们很少有机会大声朗读

无论是在课堂上的大声朗读,还是说所谓的带着感情去朗读,老师往往只盯着少数几个尖子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让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大声来练习朗读。

(三) 大声朗读只是形式上的,不实用的

虽然课堂上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分角色读,分组朗读,多的时候次数达到了三到四次,但只有形式,却并无多大实际效果,更多的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又在老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产生朗读的欲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

首先,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挖掘文本中学生的朗读兴趣点,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初中生最感兴趣的文章素材是散文诗和写景文章。散文诗形式不一,自由灵活,情感丰富,富含深刻哲理;写景的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这两种素材都与学生的情感合拍,是朗读训练的好素材。教学这两类文章时,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朗读训练。例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作者塑造的“胜利的预言家”——不怕风雨雷电、勇于战斗、渴望搏击的海燕的形象,体会作者满怀激情地盼望、呼唤革命高潮来临的思想感情。

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创设朗读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运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文章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提示语等。例如,学习《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名家的范读,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春天的美好,学生很快就进入情境,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配乐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 教给学生朗读方法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打好朗读的基本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做到“五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其次,要向学生明确朗读的一般要求,使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般情况下,对于描写突然发生变化、遇到危险,心情激动的句子,读时语速要加快、急促些;对于表现高兴、喜悦、赞美之情的句子,读时音调要略高,声音响亮;对于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读时语气要舒缓、柔和;对于表达悲痛、沮丧、伤心之情的语句,读时语调要低沉、缓慢。每一句具体怎么读,还应结合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去把握。再次,教师要适当范读。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在模仿中感悟语气如何变化、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从而掌握朗读的要领。

小说《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写下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朗读时,“法兰西万岁!”要重读,要把韩麦尔先生痛苦、哽咽、激动、惜别等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突显他爱国主义者的形象。又如,教学《背影》时,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的第六段,感受“探”“攀”“缩”“倾”等动词的表现力,体会文章通过衣着、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塑造父亲形象的方法和在叙事和描写中抒情的特点。再如,教学《黄河颂》时,教师先不对课文内容做过多的讲解分析,而是用动情的语调作示范朗读,让学生去感受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同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用词的精妙,用自豪的心情读出对黄河的赞颂,感受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赞美之情。

(三) 采取不同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如自由读、指名读、在音乐声中读、分角色读、齐读、师生合作读,还有细读、精读、品读、美读……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使学生愿意朗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个别读。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合个人朗读。如《丑小鸭》,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中字词及内容的掌握情况,读后可以进行纠正和讲评。

自由读。给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语调、语速和情感可以通过反复试读加以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如《我爱这土地》一文,教师先出示诵读提示,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经历的坎坷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着的爱。

分角色读。分角色读和个人读有所不同,它要求学生像演员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很快进入到情境中,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恰当地运用语调、停顿、重音、语速等朗读技巧,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再现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分角色朗读。如《孙权劝学》一文,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齐读。齐读可以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体现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教学时可采用齐读的方式,通过抑扬顿挫、极富感情的朗读带领学生走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冰天雪地之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

参考文献:

[1]马桂霞.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6,(10).

[2]甘丽娟.刍议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杂文月刊,2016,(4).

作者简介:

潘先芬,重庆市,重庆市合川中学。

猜你喜欢

朗读形式兴趣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