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文英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现象

2018-07-30郭晨曦

魅力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

郭晨曦

摘要: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目标语和源语文化差异较大,很难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在译文中完全还原出来。而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古汉语的陌生复杂则使得这种困难在古文翻译过程中被放大,例如对典故、文化负载词等的翻译,从而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缺失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缺失指的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古文翻译中的文化缺失?古文翻译中应怎样妥善处理中外文化的碰撞?本篇文章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并帮助古文译者更好地寻求文化平衡。

关键词:文化缺失;古文英译;文化差异;古文观止;翻译

一、背景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自上个世纪以来,翻译在世界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左传》、《战国策》等已成为一种潮流。中国的许多著名学者如杨宪益、林语堂、许渊冲等都尝试过翻译中国的一些经典作品。虽然人们对翻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尝试从未停止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总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之前的研究者强调了典籍翻译过程中传达文化信息的重要性。蔡石兴(2010)指出,典籍英译不仅仅是作品的介绍,更最重要的是向外国读者展示其中所蕴含的中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和历史变迁以及社会习俗等文化信息。同样,刘建稳(2012)也认为,翻译像《古文观止》这种经典文学著作时,译者应高度重视其中的文化成分,尽量避免文化流失,提升宣传效果。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古文英译的工作非常艰巨。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而又不会给译文读者带来理解障碍,已成为译者最棘手的任务。李彦昌(2010)指出,“文化差异是典籍翻译中的最大障碍,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译者,也无论他们对源语和目的语是如何地精通,但由于他们都缺少另一国的‘文化基因,在译作中就难免会丢失一部分信息,而这种文化信息的损失也是无法避免的”。本文以《古文观止》罗经国译本为样例,从译者行为的角度重点分析了古文英译中可避免的文化缺失案例,并提出了一些减少文化缺失的策略,以供后来者参考。

二、文化缺失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把文化分为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五种。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进程不同,各国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世界观等,因此不同国家在上述五各方面各不相同。这就给译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徐珺(2008)指出,翻译的核心在于两种文化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不可能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形成百分之百的对等。有时,为了使译文合乎逻辑且通俗易懂,译者可能不得不牺牲“中国元素”,忽略它们或用外国读者所熟悉的事物来替代它们,从而导致原文中文化元素的缺失,有时甚至造成目标读者对原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产生误解。

三、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功能“不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提出。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对等”,即译者应该设法让目标语达到与源语相同的效果,而不是仅仅寻求“字对字”的等值。在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概念。根据奈达(1969)的观点,动态对等指的是“目标语读者和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应当与源于读者和所接受信息间的关系基本一致”。

《古文观止》一书中大量出现“酒”和“琴”这两个字眼。在罗经国的译本中,原文中的“酒”全部翻译成了“wine(葡萄酒)”。外国读者看到译文时可能会误以为古代的中国人也有像他们一样喝“wine”的习惯。事实上,原书中的“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透明液体,而“wine”则是由葡萄酿造的果酒,颜色有红有白,两者并不对等。而“琴”,罗经国译为“harp”,这又是功能不对等的表现,因为中国读者在阅读原文时知道“琴”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中国古琴一般长约120—125公分,宽约20公分,厚约6公分,大体上呈扁长方体状,一般为五或七根弦(横向)。但“harp”指的是起源于古波斯的豎琴,它是一种大型弹弦乐器,一般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纵向),通过七个踏板改变弦音的高低。当西方读者看到“harp”时,他们将不会和中国读者有同样的反应,会误以为中国古代也流行竖琴。显然,译者对原书中“酒”和“琴”的译法是不合适的。

中国古代复杂的官职体系也给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在罗译本中,“宰相”被翻译成“prime minister(总理,首相)”。事实上, “宰相”与西方文化中“prime minister”并不等值,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相地位的具体名称多达几十种,历代不同:太宰、相邦、相国、大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内阁大学士(明朝)、军机大臣、总理(清朝末期)等。而“prime minister”一般只用在君主制国家的总理之称,在君主制国家称为首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负责统领中央政府的行政工作。所以,罗译本中对于“宰相”或“相”的翻译也是功能不对等的一种表现,造成了严重的文化误读。

(二)过度归化

归化是目标语文化导向的一种翻译策略,彭洁(2013)指出,归化以目标语接受者及其文化为导向,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文本中的异域元素,提高译文的可读性。通过这种方式,译文看起来似乎为译文读者消除了理解障碍,但是通过意译和略去原文中文化元素等方法,译者实际上剥夺了读者接受原文文化信息的权利。

在罗的译本中,为了使译文对于读者来说简明易懂,罗有时会略去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如欧阳修《陇冈迁表》中“皇考”一词直接被译为“my father(我的父亲)”。意思是对的,但是译文读者就不会有机会了解“皇考”是古代中国人对已故父亲的尊称。同样,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箪瓢娄空”被译为“short of food(缺少食物)”,并未出现误译,但是用于盛装固体食物的中国古代炊具“箪”和用于盛装液体食物的“瓢”两者的形象在翻译过程中被抹去了,译文读者也因而失去了了解中国古代炊具的机会。此外,一些典故在翻译过程中也被译者略去。比如,当宋代诗人苏轼从悬崖上俯视河流时,称自己在“俯冯夷之幽宫”,但罗仅仅把这句话译为“I saw in the water the palace where the water god dwelled(透过水面我看到水神居住的宫殿)”,“冯夷”的形象被抹去,只单纯的译为“water god”。冯夷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抱朴子·释鬼篇》里讲他过河时淹死了,被天帝任命为河伯管理河川。传说河伯是鱼尾人身,头发银白,眼睛和鳞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单纯将“冯夷”与“water god”对等,从文化信息传递角度来看,也是一种文化缺失。

四、减少文化缺失的方法

(一)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中指出,高级译者不仅掌握多种语言,也了解这些语言的文化,翻译不只是文字游戏,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古文英译过程中,由于原文含有大量文化信息,再加上外国读者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译者对原文中的文化元素不够重视甚至理解错误,就会造成巨大的文化误读和缺失,从而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因此,除了考虑到语言差异,译者还应当具备充分的双语文化背景知识,避免造成文化误读。

(二)异化策略主导

翻译策略的选择对于减少文化缺失来说至关重要,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源语与目标语的差异、原文功能与目的、译者的文化导向等(彭洁,2013)。古文英译不只是向译文读者呈现自然顺畅的译文,而是向他们介绍独特的中国文化。因此,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

为提高目标文本的可读性,归化策略试图抹去原文中的“异域”元素,使源语文化适应目标语文化的特点。而异化策略则保留这些“异域”元素,故意打破惯例(Shuttleworth&Cowie;,1997)。消除原文中的“异域”元素,虽提高了目标文本的可读性,但也剥夺了译文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因此,从弘扬中华文化的角度来看,古文英译应以异化策略为主。

古文中有大量文化负载词,如中国古代著名人物或地名、亲属称谓或谥号、官职、交通工具、服饰等。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时,最好采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将这些单词的拼音作为“等价物”,然后再附上脚注对其进行简单的解释。例如在“白,陇西布衣”这句话中,提到了“陇西”这一地名,但如今它并不存在,确切地说,古代称为陇西的地区现在叫天水,如没有相关解释,目标文本读者就会误以为现在中国还存在这个地方。因此译者应对陇西进行标记(如陇西①),并附上尾注如“①陇西现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李白的祖籍”供读者参考。

五、小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中国对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文化意识在古文英译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助于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互信。因此,译者需要扮演“文化桥梁”的角色,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化。古文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哲学思想、世界观等。但由于古汉语中的许多字词和句型现代汉语都已不再使用,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有古漢语素养,还要对中国古文化有较高的敏感度,同时也要协调好中英文化的碰撞。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古文英译是促进两种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译者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去和原文的作者进行对话,另一方面,译者还应站在原文作者的角度向目标读者传达作者想表达的信息。译者应采取客观严谨的态度和合适的翻译策略,对原文、原文作者、译文和读者负责,尽最大努力确保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传达得正确、完整,使译文的艺术效果最大程度地贴近原文,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Nida, E. A.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Brill, 1969

[2]蔡石兴. 典籍英译与文化意识——兼议<古文百篇英译>的文化传递[J]. 上海翻译, 2010(2): 57-60

[3]李彦昌. 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及其翻译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101-103

[4]刘建稳. 古文英译的文化翻译视角——以<原毁>英译为例[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4):48-50

[5]罗经国.古文观止精选[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徐珺,跃红.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7), 45-48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翻译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