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影响

2018-07-19李红芹张家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满意率肺结核护理人员

李红芹 张家兰

肺结核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并且是一种传染病。目前,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由于长期服用大量药物治疗,导致此病已产生耐药性,致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幅度降低,不少患者因得此疾病被排斥,患者也因此容易形成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对患者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是明确之举[1]。心理护理是专门针对心理出现障碍的一种护理措施,其干预效果突出,目前已被广泛采用。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28~67岁,平均年龄为(52.86±2.12)岁。对照组中,男37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为(52.79±2.07)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诊断为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肝、肾、心脏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类疾病或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采取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卫生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主要的护理方法如下:首先,当患者第一次来院检查时,护理人员应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主动的方式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到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来对心理护理干预计划进行全面的制定。在交流沟通中要对患者的陈述进行耐心倾听,给予语言及肢体上的鼓励,使患者的陌生感得以消除,取得患者的信任,从而使良好的护患关系得以建立[2];其次,在患者接受常规检查的同时,给予健康知识教育,使患者对肺结核疾病能够有一个深刻的、系统的认识,对患者出现的疑问要及时进行耐心回答,并向患者讲述以往成功的治疗病例,使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充满信心,从而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3];再次,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之间多交流,避免患者感到冷落而产生焦虑、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而且,护理人员还应该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沟通,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告知家属,还应告知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从而在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双重作用下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最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实时心理状态,同时为患者解除心中疑虑,嘱咐患者定期进行医嘱用药,并定期来院复查,从而利于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4]。

1.3 观察指标

本次观察指标为SDS评分及SAS评分,并通过护理满意度对此次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两项评分分值如果越高,则说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越为严重,反之亦然;针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的对比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两项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传染类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多发,由于此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患者一般会产生烦躁的心理[5],同时,由于此病为传染病,往往会受到社会中一些人的排斥,从而致使患者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状态[6],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会对患者疾病产生帮助,而且还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引发其他病症的出现[7],因此,针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尤为重要。在护理干预措施中,采取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实现针对性护理[8],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9],护理效果较为突出,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言,更加具有针对性[10]。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26.22±3.74)分、(26.04±3.28)分,对照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39.46±5.09)分、(38.42±5.13)分,观察组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81 9、6.378 2,P<0.05);此结果与郑静[11]的研究结果相同;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4%,对照组的总体满意率为74%,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 1,P<0.05)。此结果与郭俊青[12]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可见,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突出。

综上所述,针对肺结核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护患纠纷[13]。

表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的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的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的对比 [n(%)]

猜你喜欢

满意率肺结核护理人员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