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7-10张艳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张艳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能力最重要的时期。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应该把阅读放在重要位置,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阅读方法上加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体现,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与思想情趣。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加丰富,并且学生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可以从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知识的熏陶,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原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对语文知识有更好的掌握,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

2.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对好词佳句进行积累,进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丰富。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能够对日常阅读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长期的阅读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语言思维,使学生能够像模仿书籍与文章进行遣词造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一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增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元素,从而使学生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例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的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能够真切的领略到春雨的美丽。同时让学生对自己所了解到的春雨进行描绘与图画,教师对学生的描写进行指导,并且运用描写好的图画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时,教师要应用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想象力。让学生通过“阅读”进行思考,将自身的智慧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以首先讲授生词与生字,使学生流畅的阅读课文,并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想法为此篇课文编写一个结尾。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同时运用智慧使整篇课文更为完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学习“少年闰土”时,教师运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找几位同学分别饰演课文中的角色,对各自角色的谈话内容进行朗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激发。再熟悉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举办一次“情景演绎”比赛,让学生运用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故事进行演绎。教师要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占有一定比例。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法,例如,动笔找出文章段落的关键句,而关键句一般是在段落的首句或末尾,或者可以建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适当摘抄自己认为意境优美或者自己读完之后有启发性的句子,不断进行研究阅读,然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写写阅读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自身的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能够快速掌握内容的中心主旨,读懂文本的主要大意。例如:在课文《槐乡的孩子》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描绘八月炎热的天气下课文中描绘动物的表现以及槐乡的孩子的表现,然后再阅读一遍。老师可以根据各个动物的本能展现,再拓展一些其他的知识,了解炎炎夏日各个生物所展现的各种状态。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让学生养成做笔记写感想的良好习惯。

4.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奇的事情充满了兴趣。他们喜欢在活跃的氛围下玩耍和学习。阅读对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在这个阶段没有较好地帮助他们奠定阅读基础,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遇到屏障。这就需要教师来改善这一现状。学生倘若有了阅读兴趣,自然就会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就成了他们的一大乐趣,然后让其逐渐养成阅读的自主意识,发挥主观积极性,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各种有效教学途径,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爬天都峰》时,老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找一个人来读旁白,找一个同学做爸爸,另一个做“我”来分别朗读课文,让有意愿的学生参与课文的朗读,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趣,课堂的氛围也活跃了。

阅读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方式。教师应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进行结合,从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阅读的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梅.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4(12):123-124.

[2]李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北方文学,2016(02):115-116.

[3]栗静.浅析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学生阅读[J].学周刊,2014(04):16-17.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