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庄子散文教学中蕴含的生命教育

2018-07-08张瑾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8年3期
关键词:认知庄子意义

张瑾

摘 要:庄子散文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命认知——困境中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不能将他人生命作为工具利用,尊重他人生命,生命的价值不以功名利禄衡量。将庄子的先进生命思想有效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

关键词:生命 教育;庄子;认知;意义;珍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道德以及思想境界的培养。呵护学生的生命和教会学生热爱生命也在其中。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却并非如此。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种知识与道德分离的功利化的教育最终导致了中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和生命质量的降低。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强化生命意识应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充满人文关怀、具有生命意识的课本资源,创造性地进行生命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建构正确的生命价值体系,在传递知识的教育中巧妙而有效地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内心充满爱,充满阳光,从而积极乐观和谐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贯穿生命教育,首先教师本身对生命这一课题有深刻的认识。探究如何爱护自身、他人乃至万物生命,尊重自身探究他人乃至万物的生命 ,树立正确的生命理念, 探尋生命个体的意义和生命社会的意义,如何提高生命个体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一点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庄子散文是最佳文本。

一、庄子的生命认知——欣赏生命

高中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匠石之齐》 中匠石因栎社树不能做器具而鄙之为散木,栎社树斥之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

庄子笔下这棵栎树,不因他人毁之否之而自轻自贱,而是正确合理地完成了自我认知的过程。首先承认和接受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个体的完整存在,甘愿当一棵普通的树,不羡慕果树丰收的繁华,不羡慕为舟船之树,甘愿为普通牛羊遮阴,最终却得以保全而成为参天大树。

庄子用这篇寓言深刻阐释了生命的意义是不能用大用、小用,有用、无用来简单衡量的,否则我们很容易用世俗标准毁己毁人。庄子这一光辉思想,在教学中教师如果有心深入诠释,将这一认知植进学生心中才是一次最佳的生命教育。因为学生树立这一理念,才会认识到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欣赏生命本身,无论在何种环境中,不自卑,不颓废,不绝望。一个班级里,成绩有差异,家庭有贫富,外貌有美丑,往往成绩不佳,家境不好又其貌不扬的学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歧视,自身的压力,以致自卑、厌学、厌世,有些学生甚至走向极端。语文教师的责任则需借助文本传授正确的生命意识,生命的平等观,让学生认识到无名花也有自己的春天,永远向着阳光歌唱。

画家陈丹青[1]说“生命是没有意义的”,作家周国平也如是说。这个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世界,都承载着父母亲人的爱,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不是独立的,也就是说自从生命诞生的第一天起,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因此生命一诞生就赋予了自然意义及社会意义。当然陈丹青、周国平所论述的生命意义是从更高的标准——人的社会价值来评判的。而这种认识并不适合人的本身价值。很喜欢俄国诗人巴尔蒙特的诗[2]“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太阳和蔚蓝的原野。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大海和繁花盛开的山谷。我和这个世界当面签下字据。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谁的歌声能与我共唱?无人、无人可与我媲美。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个世上……”

其实生命的意义很简单,为了看太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定要多么辉煌,多么灿烂耀眼,哪怕平凡如小草甚至微小如尘土。平凡但阳光快乐,传授这样的认识,让它涓涓地流进学生血液里,学生将终身受益。为了激励学生的生命意识,我将自己写的一首诗送给每位学生:

花之梦

我是一粒会开花的种子

梦想开出世上最艳的花

于是来到佛前

我问佛

能否让我在春天开放

而且是最美最美的那朵

佛曰

你的生命不属于春天

我又问佛

能否让我开成东坡堂前的夏日海棠让川端康成也因花无眠

哪怕开成五月结着愁怨的丁香

引来文艺青年叹息的眼光

佛曰

你没有高贵的土壤

我又问佛

能否开成秋日的菊亦或冬季的梅

佛曰

你没有斗霜傲雪的资质

我哭问佛

您能给我哪般模样

佛曰

做一株空谷里的兰花吧

足音虽稀

但可听泉水流过青石

可赏闲云林间悠悠

用幽香芬芳寂寞的山谷

不要——不要

让我开成路边无名的花吧

只要有无数的朋友

和我笑陪我哭和我唱陪我舞

我求佛

就开成红尘中平凡而快乐的一朵

教师自身要做到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自信地扬起头,向着蓝天。

二、庄子无路可走实现生命突围

庄子的《恶乎往而不可》中塑造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被疾病摧残得丑陋无人形,子舆生病“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疾病让子舆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眼上,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 像子舆、子来这样的人虽然面临生命困境,保持内心的平静,靠“道”,靠巨大的精神力量来实现人生的突围。

现实中一个人面对造化的戏谑,现实的不公,生活的残酷,生死的抉择时,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面对?是无边的沮丧、悲伤、哀怨,无法自拔、以致绝望弃世?在这无崖的困境中,庄子告诉我们:“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人生的大解脱,这种解脱体现了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庄子就是通过寓言故事,借助奇特的想象,来告诉人们如何面对自己无可奈何的困境:相貌丑陋、残疾、病痛、误解、屈辱、挫折、失败等等人间种种不公不幸,包括死亡……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养,自解倒悬之苦,突出重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其安时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固然折射着灵魂的随遇而安,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在危难丛集的人世间,庄子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如果困境是一种人生经历,那么这种经历却会使我们成熟,必须经历沧桑的话,那么沧桑也是一种美丽。在沧桑中学会坦然 。因为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自我调整,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信,一份快乐,一份潇洒。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现实就像一把枷锁,把我困住无法挣脱,这谜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一直在飞一直在找,可我發现无法找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想剪碎这有过的网”,[3]正因为生活的不可预测性,常常让我们手足无措。当今高中生可以说是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家庭、学校、社会又把他们当成年人看待,用各种完美标准要求他们。而这一时期的他们相对于小学初中也是各种意识苏醒的时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注,被羡慕,被仰视,被异性爱等等。正如马斯洛阐释的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此,也是最容易受挫的叛逆时期。如果缺乏良好的引导,极易走向偏激。或狂妄自大轻视他人、践踏他人,或自轻自贱躲进阴暗筑起的心的监狱。为了所谓的尊严所谓的爱自杀,杀害他,作为高中教师应该把生命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尤其作为人文教育学科的语文教师。庄子散文深刻而丰赡,但许多教师因为该书与高考关联不大而放弃教授。我在此课教学中采用探讨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理解庄子写作用意,理解人生中的坎坷,如何去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幸。“人生即使是一场痛苦,我也要将它咀嚼得有滋有味;人生即使是一出悲剧,我也要将它演绎的缤纷绚丽[4]。”拓展到古今中外的不幸者,如遭受极度侮辱人且残酷宫刑的司马迁,天生没有四肢的澳大利亚世界演讲家尼克胡哲积极面对人生的事迹,同时也引进社会中身陷困境而懦弱的人,对照比较,激励学生乐观地面对生活。正如食指的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5]。”深深懂得珍视自己的生命,相信未来的意蕴。

三、庄子的生命贵于天下的先进思想

翻开庄子的《尊生》,在感受他伟大思想的同时,我们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深刻地阐述了如何尊重他人生命,我们不得不为之折服。

庄子说:“为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庄子强调尊生——珍视生命。尊生,一曰尊己之生.贵重如天下,与生命相比,也悬殊之极。所以许由、子州支父、善卷辞天下而隐。二曰,尊他人之生。所以大王亶父避狄人而徙——土地生产五谷所以养生命也,而因为捍卫这片土地而流血漂橹,殒生无数,是完全有悖于开垦这片土地的目的。大王亶父深明此理,所以弃地而徙,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正是这种真正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人才能托付天下,所养百姓“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如果一个人把天下看得太重,就不会珍视百姓乃至他们的生命了。封建时代的暴君、现代社会的利欲熏心的官员都是这类人。所以把天下托付给这样一类人是很危险的,所以天下只能交给尊重生命的人。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6]。

真正的智者,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春秋无义战,为了争夺土地,为了争夺权力,“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历史从来都是如此,人类文明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血史,“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7]人类文明的车轮是碾着血迹前行的。统治者为了权力,为了利益任意践踏生灵,伏尸百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人类无数战争史留下的真实写照。直到今天,尊重生命成为世界课题。

尊重生命首先得建立在生命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本应当是平等的,不应该互相利用,更不应该单方面地占有对方,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生命和尊严。生命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所以要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们既不能使自己的生命沦落为某种工具,又不能拿别人的生命来充当自己的工具,我们要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庄子的崇高思想如果能成为社会主流,成为世界意识主流,历史使会少了多少杀戮,人类会少走多少弯路,南京大屠杀,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战争都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残酷。高中教材这一选择非常可贵,教师在教学中站在历史高度从古至今,古今中外阐述人类血泪史,对学生的尊重他人生命会有更深刻的思考,对学生的未来具有深刻的意义。同时引进现实中践踏他人生命的恶果的例子,如马加爵事件,激发学生尊重他人生命及对和平的热爱。

四、庄子生命价值启示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宁可曳尾于涂中。嘲笑惠子惧怕自己抢相位,将相位比作腐鼠。庄子面对权势的媒聘,全然拒绝。庄子富有吗,弃功名利禄如敝履?事实是庄子穷困潦倒。现实中有几人能潇洒地抛开功名利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这是物化现实人的真实写照 。世俗中的人们为了“名利”二字蝇营狗苟,不择手段,让生命的本真消失殆尽。

庄子在《哀骀它》中有言:“哀公曰:‘何谓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谓才全。”庄子认为人唯有看淡生死,穷达富贵,漠视毁誉才是人才。也才能实现生命价值。

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将功名利禄作为衡量人的价值标准,为此,虚伪奸佞,坑蒙拐骗,贪赃枉法,为了权力,为了金钱无所不为,面对“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8]的物欲横流的现实,庄子的生命价值观尤显其重要,培养学生像庄子面对功名利禄,弃之如敝履,面对相位,毅然拒绝,宁可居陋巷,织草屦为生,曳尾涂中,也不愿与杀人者同流合污,更遑论沦为杀人者。从庄子的人生中领悟生命的价值,“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生命价值与名无关,与利无关,与金钱无关,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人生才不会忘了初心/将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尊重他人生命作为永恒追求.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来写你这个名字呢?”[9] 努力培养学生写好人生是语文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语文即生活,作为母语课的语文教学,引领学生走进庄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在庄子的人生中学习感悟生命。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的高度关注,引导学生在文字中感受人性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灿烂与辉煌,领略世界的丰富与神奇,促进每个生命的发展。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10]相信语文教育者像庄子一样的坚持一定能迎来教育美好的未来!

[注释]

[1]选自陈丹青《退步集》

[2]节选俄国诗人巴尔特蒙的诗《我来到这个世界为了看阳光》

[3]选自汪峰歌词《飞得更高》

[4]选自尼采《查拉图斯如是说》

[5]节选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

[6]弗洛姆《爱的艺术》

[7]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8]引用于屈原《离骚》

[9]引用于席慕蓉腾讯微博

[10]引用食指诗歌《相信未来》

(作者单位:江西省分宜中学)

猜你喜欢

认知庄子意义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