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绅《莺莺歌》与王实甫《西厢记》对比分析

2018-06-13梅旻璐

戏剧之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西厢记对比

梅旻璐

【摘 要】“西厢”故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永远的经典,尤其是王实甫改编的《西厢记》,使得“西厢”故事达到巅峰。《西厢记》的成功得益于深厚的文学传统,从元稹的《莺莺传》、李绅的《莺莺歌》、董解元的《西厢记》,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经过了长期的滋育和蜕变。本文将李绅的《莺莺歌》与王实甫的《西厢记》进行对比,探究其中的异同与发展。

【关键词】《莺莺歌》《西厢记》;对比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04-02

王实甫《西厢记》①(以下简称《王西厢》)是我国元杂剧的一个巅峰。唐诗《莺莺歌》②为它提供了题材,但王实甫对它进行了改造与发展。

一、故事情节

《王西厢》相比李绅《莺莺歌》来说,虽然情节整体框架相同,但《王西厢》大大丰富了张生、莺莺的恋爱故事,情节更曲折动人,结局交代更清楚。

比如《莺莺歌》中“绿窗娇女字莺莺,金雀娅鬟年十七。黄姑上天阿母在,寂寞霜姿素莲质。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交代了莺莺17岁,梳着双髻,一个“娇”字,一句“寂寞霜姿素莲质”突出莺莺的外貌出众,气质清冷,内心寂寞。而且也交代了她的父亲已经去世,她随母亲住在寺门重重的萧索庙宇中,从来不曾出门。

《王西厢》中第一次对莺莺形象的交代,则是从莺莺的母亲口中说出的,与《莺莺歌》不同,交代更为详细,说出了前因后果:因为莺莺父亲崔相国已逝,她们母女二人“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才有了将灵柩寄在普救寺内,并在普救寺住下。对于崔莺莺的描述,《王西厢》说其年龄是19岁,比《莺莺歌》里的莺莺大了两岁,她的性格更为峥嵘,而且用“针凿女工,诗词书算,无不能者”来描述莺莺的才华,但这里显然更偏重的是她的能力。《王西厢》里还提到了郑恒,莺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未婚夫,这也为接下来的情节埋下伏笔,正是因为阻挠大,所以抗争猛,人物的性格才越发突出。

关于莺莺外貌的描述,在《莺莺歌》里有“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而在《王西厢》中,主要是崔、张二人初见的时候:【元和令】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曾著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

将这两处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王西厢》中对崔莺莺的描述是在《莺莺歌》的那句“铅华不顾欲藏艳,玉颜转莹如神仙”的基础上加以衍化的,“罕曾见”“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特别是“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连用两个比喻,将崔莺莺的声音比作“呖呖莺声”,将她行步比作“垂柳晚风前”,突出莺莺的美无人能及,如同仙女下凡。

值得一提的还有“张生的风魔”,《王西厢》中“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写得非常形象生动,仿佛张生是“饿虎扑食”一般,透骨髓的相思病,根本不敌崔莺莺的一转秋波。在《莺莺歌》里关于“张生的风魔”,则是用“丹诚寸心难自比,曾在红笺方寸纸”来表现,这已经是张生给莺莺写信的时候了。一个“丹诚寸心”将张生描写得更加文雅、更加“君子”一些,当然,疯魔性也更少一些。

关于崔母对莺莺的管束,《莺莺歌》是通过“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来表现的,而在《王西厢》中是由红娘的口中所得:“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辄入中堂。”这里显然是对《莺莺歌》的衍化。

还有就是《王西厢》中孙飞虎强索莺莺为压寨夫人,也是从《莺莺歌》中截取而来的。在《王西厢》中,孙飞虎说道:“大小三军,听吾号令:人尽衔枚,马皆勒口,连夜进兵河中府,掳莺莺为妻,是我平生愿足!”

当然,《王西厢》也对《莺莺歌》不少情节加以改制、发展,比如白马将军的形象。《莺莺歌》中写道:“潜叹恓惶阿母心,为求白马将军力。”在《王西厢》中,王实甫将白马将军的形象具体化了,这里的白马将军名为杜确,统率十万大兵,镇守蒲关。这就比《莺莺歌》中简单的一个“白马将军”更加生动了,加强了其真实性。

在“张生写词”“张生寄柬”情节上,《莺莺歌》中有更为细腻的对于莺莺心理活动的描绘。《王西厢》显然是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发展。《莺莺歌》中写道:“丹诚寸心难自比,曾在红笺方寸纸。寄与春风伴落花,仿佛随风绿杨里。窗中暗读人不知,剪破红绡裁作诗。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衔之。诗中抱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三五月明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暗读”“剪破”“裁作”写出莺莺心中默默欢喜,春心萌动,软惜娇羞又提笔应诗,既害羞又勇敢;“还怕”“自令”“隐语”写出莺莺对张生的在意,对此事的重视,既害怕又心动;“花深处”“明月夜”“花间路”写出莺莺的安排之谨,美景之胜,心境之好。把一个初陷情网的小女孩,同时也是家教甚严的大家闺秀的形象活灵活现展现在我们面前。

而在《王西厢》中,当莺莺听到张生吟诗时,立刻说道:“好清新之诗!我依韵做一首。”莺莺想着“早是那脸儿上扑堆著可憎,那堪那心儿里埋没着聪明。他把那新诗和得忒应声,一字字诉衷情,堪听。”这里将莺莺的心理活动直接表现出来,不同于《莺莺歌》里通过动作描写来进行侧面烘托。

此外,《王西厢》中还有不少情节如张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杂剧、张君瑞害相思、草桥店梦莺莺、张君瑞庆团圆等,在《莺莺歌》中是没有的,这些都是王实甫从前人的创作中丰富发展而来的。

二、人物形象

《王西厢》里莺莺进一步发展成一个敢于冲破传统礼教,大胆追求婚姻幸福的叛逆者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鲜明、完满,《西厢记》也得以“天下夺魁”。

(一)莺莺的性格。《鶯莺歌》里提了一句“寂寞霜姿素莲质”,说她“寂寞”,这个寂寞,不仅是失去父亲、与寡母相伴的现实的寂寞,更是她没有同龄人交流,“门掩重关萧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的心灵的寂寞。

再加上莺莺后来“窗中暗读人不知,剪破红绡裁作诗。还怕香风易飘荡,自令青鸟口衔之。诗中抱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表现了她的勇敢,对爱情对幸福的追求。“还怕”“隐语”也体现出她小小年纪就有的那份独到的严谨与成熟,特别是“自令”二字,突出她缜密的心思。可以说,这是一个寂寞又智慧的女子,正如天山雪莲一般。

而《王西厢》中的莺莺一开始便露出峥嵘的性格。她勇敢、坚强、有主见。夫人责备她私出闺门,她“立谢而曰”,无泪无泣,表面承认,内心不服,外柔内刚,绵里藏针。老夫人要她与张生行兄妹之礼,她不仅不从,且说“兄似不胜酒力”,随即递盏给红娘。最后郑恒造谣,她也痛苦绝望,但当张生出现在面前时,她愤怒责问:“俺家和负足下?足下见弃妾身,去卫尚书家为婿,此理安在?”义正言辞、正气逼人,敢于保卫既得的爱情,俨然一个正义的复仇女神的形象。可以说《王西厢》里的莺莺勇敢坚强,像是仙人掌,有刺有力量,不再只是柔美的花朵。

莺莺的性格,《莺莺歌》里是柔,而《王西厢》里则是外柔内刚。

(二)莺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态度。《莺莺歌》里莺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母亲与传统道德的约束,再加上幼年丧父,她几乎是被关在佛寺中,“芳草花时不曾出”。她想要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是何其艰难。尽管如此,她也进行了抗争。首先是确定“人不知”的窗前暗读,再就是剪破红绡来作诗,这样从材料形式上就不易被人发现,再加上特意让红娘把“信”(就是这块红绡)送给张生,诗中用尽了隐语,地点在“花深处”,时间是“三五月明当户时”,这是多么严谨的逻辑,多么完美的计划。可是计划越完美,心思越缜密,说明她越不敢被发现,越害怕事情败露。《莺莺歌》里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能准确反映莺莺的心理,那就是“还怕”。既不是“怕”,也不是“恐”,是“还怕”,一个“还”字,说明她怕的不只是一点,她在乎这个计划的每一个环节,她害怕某个环节出问题。这说明她依旧深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她的理性恰恰反映出她的软弱。

而《王西厢》里的莺莺,她的身上几乎没有这种束缚。她敢违母命,她对老夫人的反抗实际上就是反抗礼教的集中表现,她立谢而曰,无泪无泣;她拒绝行礼,递盏红娘。她不顾家门名声,不顾家世利益,不顾自己的名誉,不顾传统道德规范,不顾“好女不更二夫”,甚至不顾落个“不贞”的骂名,她在已经许配郑恒的情况下,依然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她是一个我行我素的斗士,富有旺盛的斗志与峥嵘的叛逆心。

(三)莺莺对爱情的态度。《莺莺歌》里的莺莺虽是邀约了也追求了,但毕竟是有张生红笺在前,比起《王西厢》里莺莺的大胆主动,她还是不及的。

《王西厢》中的莺莺一开始就大胆主动,勇敢积极地追求爱情,刚见张生就敢于“回顾”;她不满父母包办婚姻,深夜花园焚香、祷告,希望找到理想的丈夫;听到张生吟诗,立刻说“好清新之诗!我依韵做一首”;她在佛殿上与张生一见钟情,便深记于心;张生要接近她,她“陪着笑脸儿相迎”,等等。她比《莺莺歌》里的莺莺更大胆、主动、积极。

(四)莺莺的命运。李绅作《莺莺歌》,他只写到两人幽会,并且他不对莺莺进行污蔑谩骂,对她的结局也不作交代。最后几句“诗中抱郎含隐语,郎知暗到花深处。三五月明当户时,与郎相见花间路。”实为“以简帖期生来”的邀约之词。既为邀约之词,则申明邀约之意即可。这几句点出了幽会的时间、地点,邀约之意已经非常明朗,此时收束甚是完整。所以这就是莺莺的结尾,一个邀约,留人遐想,没有所谓的喜剧还是悲劇。

《王西厢》里的莺莺主动追求爱情,她爱的是一个不重功名、对爱情忠贞的人,她得到了真正的爱情,她得到的是她一直在追求的东西,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莺莺是一个胜利者的形象,她的命运是一个典型的“大团圆”结局,有着喜剧的味道。

注释:

①(元)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②《莺莺歌》全文,详见《霍松林选集.第九卷.西厢述评.西厢汇编》.

参考文献:

[1](元)王实甫.西厢记[M].张燕瑾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2]王季思.西厢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4.

[3]霍松林.霍松林选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西厢记对比
明清瓷器上的《西厢记·佛殿奇逢》图像研究
王季思注本《西厢记》补证(续一)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
《西厢记》释词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