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工作

2018-06-07谭丙华

人民论坛 2018年15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宣传意识形态

谭丙华

【摘要】网络环境下,传播方式与接受习惯发生背离,负面信息与弱势心理持续发酵,网络霸权与网络赋权的尴尬境遇,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工作需要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监控管理三个方面实现网络化转型。

【关键词】意识形态 网络传播 宣传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2018年4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现代传媒的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了从垄断性“在场”传播向竞争性“缺场”传播的转换,当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肆意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严峻挑战,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网络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重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融合,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传播方式与接受习惯的背离消解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网络环境下,受众的接受习惯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碎片化阅读,不听大故事。当下,借助网络传媒传播的文本呈现出碎片化趋势,迎合着受众快餐式的阅读习惯。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本传播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碎片化阅读习惯容易导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片面理解,给西方敌对势力曲解、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可乘之机。二是感官性体验,追求新、奇、美。网络技术延伸了受众的感觉和知觉,通过新奇、夸张、唯美的画面呈现,裹挟着经济利益、政治目的、文化价值的隐喻给受众以强烈的感官体验,这是意识形态渗透的惯用伎俩,而受众群体往往对画面背后根植的真实意图不假思索、缺乏判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形式上凸显庄重,对追新、求异、探奇、崇“美”的受众缺乏吸引力。三是互动式交流,喜欢当主角。网络催生了新型传媒,新型传媒以其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立刻受到追捧,单向性传播样态逐步被边缘化。在此背景下,囿于内容、习惯、经验,单向性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流样态,背离了受众的接受习惯。

其次,负面信息与弱势心理的发酵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說服力。一方面是负面信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淹没。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贫富差距、劳资纠纷、贪污腐败、看病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化解,与之相关的事件会瞬间触动网民敏感的神经。网络时空与现实世界互相交融,现实问题在网络时空被聚焦评论、狂热转发,发酵形成“蝴蝶效应”。如果网民对现实问题缺乏冷静而理性的分析,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误导,将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的领导,诱发网络集群行为。主流意识形态被漫天的负面信息所淹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另一方面是弱势心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置身于充满多彩感官体验、耀眼娱乐明星的网络世界里,贫富差距导致的被剥夺感、社会竞争引起的不公平感、权力寻租带来的无力感,容易使民众产生无奈、愤懑的弱势心理。而各类网络媒体为民众发泄情绪提供了平台。部分群众缺乏辨识能力,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习惯性质疑,为自己的弱势地位进行社会性归因,往往成为不法分子利用的对象。弱势心理在网络的传播发酵,容易造成事态的扩大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构成挑战。

最后,信息霸权与网络赋权的境遇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一是西方国家通过推行信息霸权,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没有藩篱的网络世界,技术的落实必然导致“信息逆差”的尴尬处境。长期以来,美国独霸根服务器,将信息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其通过垄断网络话语权,进行意识形态的扩张,将矛头对准社会主义中国,借用网络传媒,打着民主的幌子干涉我国的内政,质疑我国的人权、民主法治等,企图达到渗透、西化、分化我国的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受挤压,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二是网络赋权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被冲淡和削弱。前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发布主体是精英阶层,信息相对短缺。信息短缺容易形成信息聚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度、接受度相对较高。网络赋权背景下,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主体。庞大网民群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一键式发布、评论与转发,信息迅速由“稀缺”向“过剩”、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同时,基于信息来源的多元性,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反动信息充斥其中,网民对信息的态度由“饥渴”转向“疲劳”、“信任”转向“质疑”。在充斥海量信息的网络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被冲淡和削弱。

网络环境下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实效的路径

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就要挖掘其理论本身的先进性、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对民众的吸引力。第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要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兼收并蓄,根植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各种优秀思想文化精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第二,积极回应现实关切。面对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张力,以及不同领域价值取向难以兼容的困境,需要在理论上以日常生活和时政热点为契合点回应民众关切,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第三,努力优化传播内容。基于互联网思维,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象征符号化,注入中国元素、形成中国气派,将抽象化、冷冰冰的理论体系向具象化、有温度的口语化表达转化,引起情感共鸣。为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要运用大众话语,营造“在场”感,提高亲和力,促进民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纳与践行。

网络环境下用户至上的思维模式,倒逼意识形态传播进行转型升级。第一,话语表达的生活化。网络环境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必须一改教条化、说教式的话语表达,将复杂、晦涩的意识形态内容进行通俗化加工,实现精英话语向平民话语的转变,提高亲和力。第二,传播形式的感性化。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将图文、声像、色彩等有机融合,将意识形态进行直观形象、通俗活泼、引人入胜的感性化处理,提高生动性。第三,渗透方式的隐性化。在匿名、自主、赋权的网络世界,开门见山的生硬灌输已不合时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不断探索隐喻的符号宣传和嵌入的产品消费,让民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在无意识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

网络环境下物理性藩篱被打破,跨域性交融成为常态,在“群体极化”和“社会流瀑”双重作用下,容易引发意识形态的群体性偏离,必须加强管控。第一,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技术。美国基于对全球服务器命脉和域名体系的垄断,确立了信息规则制定的主导地位,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因此,要积极推进技术研发,严防自身信息遭受窃取和泄露,提高信息的监控、鉴别、筛查能力,净化网络空间。第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由于网络信息的匿名性发布、即时性传播、裂变式增长,网络空间面临信息失制的法治困境。为此,要立足我国网络现状,遵循媒介发展规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网民网络自律。第三,切实提高意识形态素养。网络空间充斥着意识形态红色、黑色、灰色或分离、或叠加的三重地带,技术的监控与法规的惩控都有其局限性,切实提高民众的意识形态素养是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轴心与主导的根本进路。为此,要重视信息安全教育,提高民众的网络信息辨识能力和信息安全素质,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注: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7年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项目编号:17ZY02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王涛、姚崇:《网络虚拟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及其建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②于孟晨、徐琼等:《网络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研究》,《新闻知识》,2016 年第12期。

责编/陈楠 杨鹏峰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宣传意识形态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