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探讨

2018-03-31刘乔保

中外医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刘乔保

[摘要] 目的 比较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采取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纳入诊治的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研究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该次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参照组(n=51例)以及实验组(n=51例),将予以常规骨瓣开颅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良好率62.7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54±1.27)分、颅内压(13.54±2.65)mmHg、并发症发生率3.92%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5 2,t=22.375 6、10.909 6,χ2=4.993 0,P<0.05)。结论 将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均可获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更显著。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a)-0051-03

Comparison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and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LIU Qiao-bao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1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value of 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 and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102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for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n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1 cases)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51 cases), adopted the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patients as the reference group, implemented the 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 pati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bserve the degree of nerve function defect rescu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score, intracranial pressure, complication rate and clinical effect of surgery.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postoperatively good rate of 62.74%,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 was(11.54±1.27) points, an intracranial pressure of (13.54±2.65)mmHg, and a complication rate of 3.92%, show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3.935 2,t= 22.375 6, 10.909 6, χ2=4.993 0,P<0.05). Conclusion Conventional bone flap craniotomy and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n obtain certain therapeutic effect, b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 is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 Standard large bone flap decompression;Conventional craniotomy;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重型顱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存在大约30%~50%的病死率,且经常与脑挫裂伤、恶性颅内压升高、脑水肿等疾病合并发生,是引发患者死亡或者致残的关键因素,临床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不能获得显著效果,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就是开颅减压[1],现今去骨瓣减压术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与认可,但是常规骨瓣减压术后存在较高致残率与病死率,因此临床上亟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技术。现分析该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研究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不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分析的102例样本数据均为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该次分组措施,参照组纳入的51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男性患者例数为3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45.21±4.21)岁,2例单纯硬脑膜下血肿患者、4例单纯硬脑膜外血肿患者、14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28例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3例脑水肿患者;实验组纳入的51例患者中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男性患者例数为30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2岁,中位年龄(46.54±4.14)岁,3例单纯硬脑膜下血肿患者、5例单纯硬脑膜外血肿患者、13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28例硬膜外血肿伴脑挫裂伤患者、2例脑水肿患者。对该次分析的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SPSS 17.0统计学软件验证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对该研究知情,之后将同意书签署,上报该院伦理委员会均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予以气管插管全麻,术前所有患者都予以脱水、止血、利尿等对症干预处理。术后所有患者都实施吸氧、脱水、降温、止血、降颅压、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此外予以患者适当营养脑细胞药物、神经促醒药物,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实验组患者予以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选取患者仰卧位,将头朝着健侧大约偏30~45°,将一头枕垫于头下,自颧弓上耳屏前大约1 cm位置开始手术,从患者耳廓后上方延伸到顶骨正中线,顺着中线朝前进入到前额部发际下,通过带颞肌骨瓣或者骨瓣的游离,于患者顶部骨瓣旁行大约2~3 cm的矢状窦切口,将硬膜剪开,将硬膜外血肿清除。减压窗设置为12 cm×16 cm,自患者颞前部依据T字形方式将硬脑膜切开,硬脑膜切开之后将额叶、顶叶、颞叶、中颅窝以及前颅窝进行充分暴露,在对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清除之后进行彻底止血,对手术切口以及硬脑膜进行缝合,采取硬脑膜减张缝合方式来处理帽状腱膜、颞肌筋膜、人工硬脑膜。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骨瓣开颅术,选取患者仰卧位,将头朝着健侧大约偏30~45°,将一头枕垫于头下,依据患者梗死灶、血肿等情况对额颞瓣、额瓣、颞顶瓣进行开颅减压,骨窗大小设置为6 cm×8 cm,将血肿清除之后,切除梗死坏死脑组织,予以患者内外减压术。

1.3 观察指标

依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判断,患者经治疗之后能够自理日常生活与工作判定为良好;患者经治疗后可自理生活判定为中度残疾;患者经治疗后需要旁人照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判定为重度残疾;患者经治疗之后以植物人状态生存判定为植物生存;患者经治疗之后死亡为死亡。

1.4 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录入处理,对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手术效果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对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压以(x±s)表示,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手术效果

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良好率43.13%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术后良好率6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压

术前实验组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压等指标对比实验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研究实验组与参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92%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病之后发生恶性颅内压升高的病理变化[2],不少研究显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关系,入院时格拉斯哥评分处于3~5分之间的患者存在60%及以上的病死率,该疾病引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不能对高颅压进行控制。在患者创伤之后脑水肿导致高颅压持续存在[3],且将脑继发性损伤进一步加重,所以,将颅内高压进行有效降低是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保存、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的主要方式。常规骨瓣开颅术仅仅只是对额颞瓣、额瓣、颞顶瓣进行局部减压[4],因此存在一定应用限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近年来新形成的一种减压技术,存在较大骨窗范围[5]以及较低位置,可依据减张缝合额撷、颅骨以及硬膜的方式来对颅内压进行降低,减压之后可促使脑疝进行还纳,提升治疗效果[6]。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技术可降低大约30%~70%的颅内压,可对于颅内高压进行有效控制,是并发症少、安全且迅速的一种技术[7-8]。

有学者[8]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探究,分别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前者治疗良好率60.0%明显高于后者的33.3%,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后者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纳入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经笔者研究发现,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手术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颅内压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一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的报道存在一致性,充分体现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更具优势,其临床可行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应用在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中相比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更具优势,可扩大骨窗范围、开阔手术视野、充分减压、提升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降低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青峰,罗晟,张嘉.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41-142.

[2] 许建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7):152-153.

[3] 邓德旺,徐伟,李桂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北京:中华医学会,2015.

[4] 卢广宇,白如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a2):1356-1357.

[5] 程松,李多.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規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b4):310.

[6] 马一鸣,蒋东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6, 9(10):915-917.

[7] 赵明星,王超.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8):81,83.

[8] 马学雷,任胜军.对比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86-87.

(收稿日期:2017-10-25)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