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加用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分析

2018-03-08师广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卡培奥沙利

师广勇

结肠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1种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一般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且预后较差,所以,常采用化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1-3]。临床上常见的化疗药物为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等,但疗效不佳,患者生存时间短,毒副作用较多。那么,如何寻找到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的化疗药物至关重要[4-5]。因此,我院选取2009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救治的6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6年4月经本院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肠癌患者68例,其中女性26例,男性42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53.7±2.4)岁,所有患者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初诊病例49例,复诊病例19例;所有患者均经彩超、CT、病理确诊为晚期结肠癌,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及化疗禁忌症者,且3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抗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加溶于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2 h,每两周重复一次,治疗12个周期,6个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1 250 mg/m2,每天两次,早晚餐后温水口服,连续服用14天,之后停药7天,21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8个治疗周期,治疗周期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化疗前15~30 min给予所有患者静脉注射0.3 mg盐酸格拉司琼进行止吐处理。化疗期间忌冷食、冷饮,接触冷物体,每个治疗周期前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详细记录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价标准

根据WHO对晚期结肠癌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分为病变进展(PD)、稳定(SD)、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①病变进展(PD):病理检查发现肿瘤浸润深度加深,病情发展变化;②稳定(SD):病理检查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无改变,病情稳定无变化,切除标本肿瘤体积缩小<25%;③完全缓解(CR):切除标本中已无肿瘤存在;④部分缓解(PR):病理检查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变浅,病情得到部分缓解,切除标本肿瘤体积较术前缩小>50%。总有效率(RR)%=(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R)%=( CR+PR+SD)/总例数×100%。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分级标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Ⅰ、Ⅱ、Ⅲ、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试验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8%、8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P<0.05。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毒副作用比较

两组患者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神经毒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腹泻、皮炎等,均较轻,为Ⅰ~Ⅲ级,无重大不良反应,对正常化疗无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预后及KPS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生存时间及一年半后患者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组内患者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组间患者KPS功能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例,%)

注: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预后及KPS功能状态评分比较

注: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为与化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脂肪食谱和纤维素摄入不足导致结肠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6],但早期结肠癌的症状不明显,因而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且多为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衰退,单纯手术切除效果欠佳,预后较差,临床死亡率较高,因此,改进和探索晚期结肠癌临床治疗方法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上结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静脉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8]。

此次探讨的实验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俊等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在于,奥沙利铂是1种新的铂类抗癌药,其产生的水化衍生物作用于DNA,可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达到抑制DNA合成的作用,从而产生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作用[9]。而卡培他滨能够干扰RNA、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分裂,而且毒性较低,它是能在患者体内转变成5-Fu的抗代谢氟嘧啶脱氧核苷氨基甲酸酯类药物[10],利用二者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时间可以得到延长。

与此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出现的神经毒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腹泻、皮炎等毒副作用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卡培他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细胞毒作用,并且能抑制静脉推注5-Fu后快速降解所致血浆活度迅速下降[11],它是1种新型的口服氟脲嘧啶甲氨酸盐,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毒副作用。因此,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较轻,简单临床处理即可,无Ⅳ级毒副作用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卡培他滨加用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较少,是较为理想的临床上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1] 黄东海,谈 凯.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Ⅲ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20):1897-1899.

[2] 刘倩雯,李海聪.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174-175.

[3] 王淑芳.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07,45(21):100-101.

[4] 曹玉娟,王德林,刘承伟,等.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9):593-596.

[5] 何万谋.替吉奥胶囊联合注射用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29(8):978-980.

[6] 王晓元.卡培他滨或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

[7] 魏 丽,董 敏,吴祥元,等.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755-3757.

[8] 赵文英,陈冬云,齐 全.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肿瘤杂志,2011,33(4):295-298.

[9] 辛积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3):56,93.

[10] 张 辉.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8):46,98.

[11] 尚品杰.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转移性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4):2396-2398.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卡培奥沙利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
耐奥沙利铂人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高侵袭转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特征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分析
血清CEA和CA-199对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预后的临床预测
静心的毒副作用
静心的毒副作用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