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比较

2018-02-23洪娴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6期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阿奇霉素

洪娴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10

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85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头孢呋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68.13%,明显低于试验组的88.3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18%,明显高于试验组的5.32%。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头孢呋辛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头孢呋辛;阿奇霉素;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属于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一般由鼻黏膜肿胀而引起。患者临床上会表现出鼻塞、头痛、头晕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会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感染加重而死亡m。临床对慢性鼻窦炎一般会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但是效果并不十分好,为此头孢呋辛在该疾病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次研究为了观察并比较头孢呋辛与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近两年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85例,具体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85例,男109例,女76例;年龄20~41岁,平均(32.29±2.17)岁。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91例和试验组94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为鼻塞,出现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头痛或者头晕。按照慢性鼻窦炎分型:Ⅰ型37例,Ⅱ型141例,Ⅲ型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与慢性鼻窦炎分型等,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所有慢性鼻窦炎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予以阿奇霉素进行治疗,1次/d,0.5g/次。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予以头孢呋辛进行治疗,2次/d,0.75g/次。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1周内用药,且用药时间延长至患者手术后5个月。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进行密切观察,避免服用其他抗生素,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则及时停药予以处理。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本次研究主要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①显效:患者鼻腔内黏液、充血现象以及脓性分泌物现象均消失,且头昏、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亦消失。②有效:患者鼻腔内黏液、充血现象以及脓性分泌物现象均有所好转,且头昏、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亦明显减轻,仅间歇性发作。③无效:患者鼻腔内黏液、充血现象、脓性分泌物现象,以及头昏、头痛、鼻塞等临床症状均没有发现好转,甚至逐渐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人数/总人数×100%。不良反应情况:主要包括呕吐、恶心、腹部不适。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比较,见表1。

由表1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68.13%,试验组88.30%,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由上表的相关数据可知,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18%,明显高于试验组的5.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临床对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会采用鼻内镜检查,以发现患者鼻腔内存在的脓性分泌物和黏液,观察患者鼻腔内是否出现了充血现象。在此基础上,医生需要认识到,慢性鼻窦炎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并且会导致患者身体其他部位发生一定感染症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重大威胁,为此必须要采用有效方法予以治疗。

阿奇霉素属于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常见药物,其能够对细胞核内蛋白的连接过程进行阻碍,继而防止菌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正常合成,通过该种作用机制能够对细菌的继续繁殖与合成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阿奇霉素具有一定抗感染作用,在促使患者中性粒细胞死亡上却具有一定延迟性,难以产生快速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具体用药的过程中,大部分细菌已经对阿奇霉素产生了耐药性,且部分患者在用药中会因阿奇霉素对胃肠道黏膜的较大刺激作用而产生恶心、呕吐与腹部不适等症状。头孢呋辛对慢性鼻窦炎进行治疗时亦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能够促使患者中性粒细胞发生快速的死亡,因而在治疗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则主要采用头孢呋辛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68.13%,试验组88.30%,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18%,试验组5.32%,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头孢呋辛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见头孢呋辛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方面值得应用并且推广。

两组呼吸困难程度比较: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程度(2.96±0.53)分、对照组的呼吸困难程度(4.72±0.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0 7,P<0.05)。

讨论

COPD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病情反复发作,并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具体的临床特征为喘息、咳喘以及气短等,病情一旦恶化,患者极易出现肺源性心脏病以及呼吸衰竭等,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降低,患者极易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出现死亡。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包括用呼吸兴奋剂、支气管扩张剂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3%;并且观察组的呼吸困难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主要包括:①氨茶碱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抑制氧化应激、抗感染以及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膈肌收缩无力以及松弛呼吸道平滑肌,进而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②甲泼尼龙的主要作用是抗过敏以及抗感染,与氨茶碱联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COPD患者进行氨茶碱与甲泼尼龙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显著改善,疗效确切,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在临床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鼻窦炎阿奇霉素
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短期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比较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及疗程
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黏膜的结构及功能变化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