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运至NICU后新生儿耳、咽拭子培养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018-02-23王瑞芬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新生儿

王瑞芬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69

摘要 目的:探究和分析宫内感染新生儿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过程中耳、咽拭子培养结果与新生儿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治从产科转入NICU的新生儿100例,分两组。探究耳、咽拭子阳性率与感染发病率的关系;分析转运过程中外界污染菌与新生儿感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感染组新生儿的耳、咽拭子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耳、咽拭子的阳性率会受到外界污染菌的影响,显著增加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结论:耳、咽拭子与新生儿宫内感染有着非常显著的关系;同时,患儿转运的过程还会增加耳、咽拭子的阳性率,增加新生儿的感染率。

关键词 宫腔内感染;新生儿;耳、咽拭子培养

资料与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从产科转入NICU的新生儿100例。在这100例新生儿当中,排除重大内科疾病患儿、排除生殖道畸形孕妇娩出患儿;100例新生儿符合以下4个条件中的1个:①胎膜早破>18 h;②孕妇在妊娠晚期发热或者血CRP、WBC升高;③胎儿宫内窘迫;④新生儿有出生窒息史。

方法:①病例分组:将这100例新生儿根据新生儿结局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两组,感染组50例,非感染组50例。感染组的50例患儿再细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临床诊断细菌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指的是有脸色苍白、皮肤发灰、周围循环差,呼吸>60次/min,或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功能不全、肌张力减低、嗜睡以及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同时患儿出生后的12~48 h内CRP>10mg/L,但血培养呈阴性。在非感染组的50例新生儿中,出生后2h内的血培养阴性,且新生儿出生后12~48 h内外周血的CRP正常。②细菌培养:首先,对出生后2 h内的新生儿应用抗生素前做血培养和CRP检测,同时对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等感染征象进行监测,并在新生儿出生的3 d后进行CRP复查。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新生儿在转运入NICU后,分别采集耳、咽拭子,并对耳、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然后观察两组患儿发生感染病例数,对比两组新生儿耳、咽拭子培养的阳性病例数。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病例数,耳、咽拭子培养阳性的病例数,同时观察两组新生儿在转运入NICU后感染的临床表现情况,观察两组新生儿的CRP检查结果。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治疗前后VAS值比较用t检验,两组组间差异用X2检验进行比较,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感染组的50例新生儿中,耳、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13例,耳、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26%;非感染组的新生儿50例中,耳、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2例,耳、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4%。两组新生儿的耳、咽拭子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从这一结果中可以看出,新生儿耳、咽拭子阳性率与新生儿宫腔内感染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从感染组新生儿在转运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的耳、咽拭子细菌培养情况来看,感染组在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前耳、咽拭子的阳性率26%,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6 h耳、咽拭子细菌培养阳性率34%,显著高于转运前的耳、咽拭子阳性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对于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而言,从产房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过程当中,新生儿会受到外界污染细菌的感染。新生儿在转运的过程当中,一旦受到外界污染细菌的感染,耳、咽拭子阳性例数就会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宫内感染新生儿的耳、咽拭子阳性率与新生儿感染之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關系。同时,新生儿在转运过程中,外界污染细菌的感染会增加耳、咽拭子阳性率及新生儿的感染率。另外,由于胎儿宫内感染会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如何预防和降低宫内感染是医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浅议新生儿沐浴抚触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