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在生活情景中应用

2018-01-30陈维现��

考试周刊 2017年7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陈维现��

摘要: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他们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心理需求。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感悟;体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 捕捉生活素材——感悟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捕捉“生活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撷生活数学实例,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时,笔者对教材做了改动。在“创设情境”这一环节中,在班级内举行了一次“个人才艺展示”。让一名学生进行歌唱表演,并由班内的五位小评委为其亮分,他们分别亮出95分、96分、97分、95分、98分。教师质疑:“到底给这位同学多少分最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看法。有的说取最高分,有的则随意抛开小评委给定的分数,自行评分,有的则认为取“中间数”。教学中笔者迅速捕捉了“中间数”的说法,引入了 “平均数”这一数学知识。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纵观两个案例虽然取材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当中,把生活事例浓缩于课堂之上,来得亲切,来得合理。学生之所以能尽情投入学习,是因为素材捕捉准确迎合学生口味。一个多少分最合适?怎样最公平?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此时生成“平均数”,自然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处理教材,学生对知识认识深刻有效,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感悟到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价值。

二、 再现生活情景——体验数学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因此,教师若善于挖掘数学内容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更深层次地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体验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在以往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时,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始,便以“小卖部”为基本活动情境,让学生上台买货,在讨价还价中,在买卖双方对话中,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开展买卖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及要求:扮演顾客者必须口头编应用题,并用今天所学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而扮演售货员者必须根据顾客买商品的情况,尝试填写发票。整堂课都融入活动之中,学生在活动的开展中,在编题并解答中,在填写发票的思考中,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创设了一个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活动舞台,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和魅力。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把讲台变舞台,在现实场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感悟知识,在活生生的情景表演中,顺利地理解了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而后相遇的行程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活动中,在学生对此类相遇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笔者顺水推舟问: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物体运动状态就存在这种情况吗?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将思维引向深入,笔者再次引导学生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诠释了诸如同时同地出发背向而行、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先后出发相对而行而后相遇等不同情况的行程问题,避免了学生单一的思维方式,拓展了知识面。

三、 回归生活空间——应用数学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教师要提供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笔者认为要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可以在练习的设计上做文章。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份实习作业:(1)请你调查下列学习用品的单价:钢笔、圆珠笔、三角板、直尺、小刀、铅笔。(2)用5元买学习用品,你准备怎么买?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与调查,好好实践了一回。特别是用5元购物,方式多样,有购满5元的,也有付5元找几元……这样在调查活动中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在购物中形式又经历了數学,锻炼了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再如,教学“统计”部分的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自己的单元检测的成绩,制作统计图表,有的学生制作出折线统计图,从中体会到自己成绩的起伏变化,并由此反思自己的学习;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调查自己最想了解的情况,对调查结果做简单的分析与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等等。如在“六合彩”风靡时期,有的学生针对某些家庭的“惨状”制作了条形统计图,从惊人的数字中,他们认识到其中的危害……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中,学生着实露了一手!

当然,作为教师只有努力引导学生挖掘课外资源,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应用空间,由“扶”到“放”,有实施有评价,书中的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才会更多地拥有“用武之地”。同时在“用数学”的实践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认识;才能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远志.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刍谈[J].考试周刊,2017(36).

[2] 王桂勤.例谈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

[3] 章齐志.用生活浸润语言——高中英语生活化教学之我见[J].高考,2017(09).

作者简介:陈维现,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计算机支持小学数学知识建构的研究
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