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有效衔接

2018-01-29唐金萍张春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自主学习

唐金萍 张春艳

摘 要 教材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和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英语教材英语知识重复内容较多,对英语语言知识基本规律显性传递较少,小学英语学习对中学英语学习红利不显著。笔者建议在教材编著过程中,编者以英语单词拼读和句子生成知识为主线,通过听、说、读、写、做、演、讲、唱、画各种教学方式进行以单词拼读和句子生成为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掌握英语语言基本规律,形成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学英语学习铺平道路。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材;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4-0044-03

Transi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from Elementary to Middle Schools//TANG Jinping, ZHANG Chunyan

Abstract Teaching material has a vital role in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Language knowledge in PEP English textbook for primary school published in 2012 has a lot in common with that in PEP English text-

book for middle school. PEP English textbook for primary school presents the explicit language knowledge a little, which weakens its

promotion effect on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The writer

holds the idea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 in PEP English textbook for primary school should focus on phonics and sentence structure by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doing, acting, talking, singing and drawing, facilitating students in the primary school to master the basic rules of English and cultivate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consequently guarantee the smooth transi-tion of English learning from primary school to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English textbook for primary school; junior Englis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lf-learnig

1 前言

隨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由各个出版社编写、引进的原版教材已经通过了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分批向全国小学进行推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各类教材在色彩、内容设计上注重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强调对学生口语、听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设计仍有值得商榷、改进的空间。

2 小学英语课程意义和定位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到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二级基本要求;三级即是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级,也是初中一年级结束需要达到的级别要求。《标准》对语言技能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五个层面进行了具体说明:一级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听词认物,听懂常用课堂指令,使用英语进行个人信息、情感交流,唱歌曲或童谣,进行角色表演,看图识词,看懂简单的动画片;二级要求学生发音准确,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交流,听懂简单的故事、会话,拼读单词、朗读短文、理解短文,仿写句子、短语描述,角色表演、歌曲演唱、诗歌、童谣朗诵。

根据《标准》要求,小学英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单词发音,句子、诗歌、短文朗读,歌曲、童谣演唱,句子仿写等技能。除句子仿写之外,其余内容皆和听力、口语相关,尤其和单词发音密切联系,这为初中的英语学习和自主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保障了学生课外阅读和课外学习的可行性。

3 初一课程意义和定位

初一学生应达到《标准》三级要求:能够识别韵律、语调变化;听懂简短故事和语句;讲述简短故事;正确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课外阅读;编写简单故事。三级要求学生实现从词、句到篇章的跨越。要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英语单词发音规律,能够见词拼读,加强语感,形成英语认知回路,掌握高频词汇,熟悉英语句法规律。只有完成以上任务,初中的英语学习才可能进展顺利;也只有达成了上述目标,小学英语课程的意义才得以实现,小学英语课程的开设也才能赢得更多的掌声。

2012版小学PEP英语教材分析 该套教材以话题为主线,每个单元设置一个话题,教学话题相关词汇、一至两个新句型。三至六年级共计六册课本,内容设计遵循相同模式:每册八个单元,分别为六个新课单元和两个复习单元;附录部分为本册单词汇总,包括单元单词和有用短语,五年级开始则增设歌曲和谚语部分。由于每个单元都提供新句型,因此,六册书一共提供了70个左右的新句型,丰富的句型确保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但是语言的重现率大大降低,在新的句型和词汇输入的同时,原有的句型和词汇由于没有不断重复再现而被学生遗忘,这就违背了教材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初衷。

PEP小学英语教材在三年级第一册第二单元设计了“letters and sound”部分,让学生通过单词拼读列举字母A,B,D在单词中的发音情况:apple,ant,crayon,cat,book,bag,dog,duck。让学生了解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对字母和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建立起模糊的联系;接下来的四个单元继续列举了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情况。

通过第一册的学习,学生基本对字母和字母的发音建立初步的模糊的关联。三年级第二册没有对这部分进行进一步清晰的讲解,而是新设置了“let's spell”环节,开始讲授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第一单元“let's spell”通过单词cat,bag,dad,hand,让学生学习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第二单元通过单词ten,pen,leg,red,让学生学习字母E在单词中的发音。“lets spell”

部分从三年级上册持续出现到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凸显了编者对单词拼读的重视。编者希望学生通过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发音的学习,能够自主进行单词拼读,然而令人担忧是否能够实现。

单词的拼读在每个单元中只在“let's spell”环节中得到训练,单元其他部分对此内容没有任何涉猎。另外,每个单元都讲授新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学过的发音没能在下一个单元进行复习,学生既没有对新的发音规律掌握透彻,也没有对学过的发音规律进行复习、巩固,所以拼读能力堪忧。

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秉持自然学习的理念,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重视重点句型和词汇,介绍拼读知识,呵护兴趣,使学生在初一之前对英语单词、句型、语篇的听、说、读、写有初步了解,减低了中学学习难度。这一成效凝聚了编者无数的心血,笔者对他们充满敬意,但是认为在单词拼读、朗读,句子组织部分仍有提升的空间。

PEP初一英语教材分析 PEP初一英语教材由12个单元组成,遵循小学教材模式,以话题为主线进行单元设置,共计12个话题,分别为:“My names Gina.”“Is this

your pencil?”“This is my sister.”“Wheres my schoolbag?”“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Do you like bananas?”“How much are these socks?”“When is

your birthday?”“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Can

you play the guitar?”“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12个话题都在小学英语课本中出现过,句型和词汇大同小异。

中学教材强调句型的听说训练,篇章阅读训练,句子、短文写作。初一上册句型由于在小学课本中都有涉及,因此学习难度较低;但是进入初一第二学期,词汇量大增,句型更多,篇章更加复杂,同时其他科目课程任务也加重,学生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应对更加复杂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词汇、句型以至篇章的畏惧与日俱增。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红利在初一第一学期释放完之后,无法辐照后期的学习,小学英语为中学英语打下基础也就成为无稽之谈。笔者认为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一定的修改,可以改善这一状况。

小学英语教材修改建议 终身学习已经得到各方面的共识,学生除了获得各种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获得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技能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才应该是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意义所在,也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教学应该是教会学生能够自主拼读单词,自主学习简单的句型或短文,借助工具书如字典或电子词典的帮助,阅读从未讲授过的英语故事、绘本,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或听懂简单的对话,或看着图片讲或写简单的故事。

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以单词、句型的堆砌为目标,而应该重视学生单词拼读、朗读,句子组织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单词、句型,那么在初中阶段就不会因为激增的单词量和句型而感到无所适从,否定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让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对自身学科无法认同。

如前所述,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重视单词数量的积累,六册书涉猎单词1000余个,句型70余个。然而由于不重视其中的语音规律、句法规律,学生三年的学习之后,仍然不能对英语语言规律形成初步认识,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仍然欠缺。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语言所化成的知识应该是文法的,而不是哲理的,也就是说不应当探究字眼、成语、句子的成因与来历,而应当简单地说明那是对的,怎样才能选出那种结构;无论学习哪种语文,探究它完整和细微的知识是很不必要的。对语言规律的掌握,才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和实现自主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应该缩减词汇量和句型的呈现,加大单词拼读知识板块比重。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的“lets spell”部分从三年级上册持续出现到五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传授拼读基本知识,从此看出该套书的编者也意识到了单词拼读知识的必要性,但是对其在小学英语阶段的重要性认识却远远不足,未赋予它应得的重视程度。单词拼读在每个单元中只占一个环节,而剩余的十余个环节主要围绕本单元单词和句型展开各种活动,这会降低教师对英语单词拼读的重视程度,教学所需课时也得不到保证。

笔者认为,教材应改变以话题为主线的单元设计模式,改为以拼读规则为主线设计单词、句型、篇章,使单词、句型、篇章的听说读写训练都围绕某个拼读规则展开,起始阶段一个单元呈现二至三个发音规则,之后逐渐增多。通过单词,句型反复呈现拼读规则,听、说、读、写、做、演、讲、画、唱、试听各个环节都对拼读规则进行呈现,通过口、耳、脑、手的反复刺激,长达三年时间的反复学习、实践,让学生掌握拼读基本规则,能够自主学习词汇,从而为英语自主学习打下基础。词汇加句子是叩开英语的大门,小学英语学习的第二步应该是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初步规律,了解英语句子基本规律,形成句子结构的基本知识。

2012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句法、语法知识都通过语境引出,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自然习得语法,对句法规则和语法规则未做明确要求。这顺应目前流行弱化语法、强调自然的英语学习观,然而对基本规律的掌握对学习有巨大助力这一常识也不能被忽略。通过语境学习句型应该与句子规律的学习同步,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同步,两种学习方式相互补充,让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句子基本规律,进而能够生成新句子,而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某个句型或替换生成某个句子。如果学生能够自主拼读单词和了解基本句子知识,也就具备了自主学习新单词、新句型的能力,逐步过渡到簡单篇章、故事或更复杂的文本。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为中学英语学习打下基础也才能够顺利实现。

4 结语

虽然从理论上坚持将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长期以来它们的落实是极不平衡的,典型表现就是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提高语言的学习质量和应用能力,利用唱、演、玩、绘画、手工等形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系列变化倾注了编者无数的心血,也和新课程标准相呼应,然而对于英语学习的两大基石——单词拼读和句子生成的不重视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笔者建议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二者的重要性,在教材编著过程中围绕单词拼读和句子生成进行听、说、读、写、做、演、讲、唱、画、试听各个环节设计,使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掌握英语语言基本规律,为中学学习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晋学军.体现语言交际思想,改进语言交际设计:关于小学英语教材的研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10):29-31.

[2]石欧.教育病理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中学英语自主学习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