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北民族大学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2018-01-29祁芸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移动学习智能手机

摘 要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当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进行移动学习,而将这种无意识的移动学习转变成有意的移动学习意义重大,可以让学生将课外零散的时间用于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了解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根据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需求去设计移动学习,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移动学习;民族院校;智能手机;移动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4-0018-02

1 问题的提出

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4G牌照),三家均获得TD-LTE牌照,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4G时代。在4G环境中,大家的信息获取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也不再是必须要在学校和课堂里进行的活动。学校、教学、教师和学生都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就是所谓的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就是能够使用任何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接受学习。移动学习未来将可能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研究移动学习现狀的文章较少,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院校移动学习情况的文章就更少了。移动学习的研究集中在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系统、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模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移动学习研究现状综述、移动学习综述、移动学习现状与趋势、移动学习及理论基础和移动学习环境等方面。本文以西北民族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民族院校的移动学习现状。

2 研究思路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来开展,问卷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行为及态度、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五个维度,由40个小问题构成,其中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研究对象 西北民族大学是一个多民族共同学习的学校。此次问卷调查以西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包括2012级143人、2013级91人、2014级20人,共254人(其中男生141人,女生113人),涉及汉族、回族、藏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彝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侗族、东乡族、布依族等29个民族。学生专业遍布电气、法学、财务管理、藏文学、食品安全、金融和计算机等,既有文科专业,也有理科专业。

问卷回收 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8份,问卷的回收率为89%;其中废卷15份,有效问卷254份,有效率为95%。问卷回收后用SPSS17.0和Excel

做数据统计分析。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民族学院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了解程度 民族院校有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在来到学校之前,很多学生没有手机,家中没有电脑,也没有上网学习的经历。所以民族院校的学生对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很了解,只有3.82%的学生表示很了解移动学习,38.55%的学生则选择了不了解移动学习。不了解移动学习,就谈不上开展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设备 就移动学习设备的调查,涉及移动电子设备的类型、手机的品牌及型号、手机的类别、手机的价格和功能等方面。民族院校学生常用的移动设备中,其中80.92%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没有手机的学生少之又少,只占4.2%;拥有MP3/MP4、UMPC、学习机之类的学生分别占23.28%、1.91%和10.69%,相对人数也较少。因此,搭建手机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移动学习系统,是最实用的。

在手机功能调查上,民族院校的学生和其他院校大学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手机只具备通话和短信等基本功能的学生只有25.19%,而支持文件下载和存储、支持个人信息管理、支持蓝牙、支持无线上网和支持智能软件的分别占80.53%、62.21%、70.61%、77.86%和63.36%。这也就说明大部分学生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设备条件。

移动学习资源 移动学习资源包括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用手机上网时主要做什么、上网时浏览的网页类别、经常下载的资料、日程管理功能的使用情况、移动学习资源类别的选择和是否愿意选择本民族知识等内容。

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很丰富,但是使用手机上的学习软件来学习的学生只有23.66%,大部分学生用手机来替代电脑的上网功能;49.24%的学生会选择阅读文本,70.61%的学生在听音乐,还有49.24%的学生主要用手机的社交软件来完成虚拟的社交。在社交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社交工具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植入进去,所以在移动学习的设计上,协作学习的设计还是非常可行的。

移动学习的行为和态度 移动学习的行为和态度主要包括:学生通过什么移动学习方式学习过课程,在进行移动学习时的时间、地点、为此花费的费用以及持续学习的时间长度等;学生的手机收到免费学习资讯时的态度,学生用手机上网的目的,学生对待移动学习的态度,学生对在移动学习设备上学习的期望,以及学生觉得现有的移动学习的效果如何。

在进行移动学习时,39.69%的学生是在着急交作业,在外地或无法上网时会选择手机移动学习;79%的学生在等车或等人的时候、旅行中和无聊的时候,选择移动学习,而这个时候选择移动学习,内容上可能会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非专业知识;也有20.61%的学生选择因为距离原因不能听到某位知名教授的课程,而会运用移动学习方式来学习。也就是说尽管大家选择移动学习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学生还是有很强的移动学习的动机。

民族院校学生对自己的移动学习效果评价,只有11.83%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移动学习效果显著,有5.73%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根本就没有效果,大部分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效果一般,而这种评价对学生进一步进行移动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削弱了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信心。

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 分别从学生对学校移动学习平台的期望、学习平台资源库的建设以及学习平台内容的分布等方面进行调研。不希望和无所谓平台的搭建的学生只占7.84%,92.16%的学生还是希望学校能搭建适合他们学习的移动学习平台。因此,学校层面非常有必要和相关通信部门协商,开发出适合民族院校学生学习的移动学习平台。

移动学习平台中学生更希望看到教师上课的课件、上课所需要的素材、历年考试题库以及各种视频和音频资料,这和前面调查的学生喜欢的资源类型也是吻合的。学生还希望从平台中获得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获取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自身素质的课程和校园资讯这三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学生都很渴望在课外时间补充学习课堂上的内容,也很愿意看到教师课外准备的一切资料和学校的一些信息。因此,开发适用于民族院校学生学习的移动学习平台非常有必要。

4 意见和建议

从对整体问卷的数据分析和最后的开放性问题“当前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的归类分析,可知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及问题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平台中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少,尤其是双语资源较少,学习设备单一和网络运行速度慢,专题性的移动学习平台较少,专业的移动学习引导缺失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笔者在民族院校工作多年的经验以及平时和学生的交流,对民族院校更好地开展移动学习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

校内移动学习平台的搭建 学校应该和通信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搭建适合于移动终端设备的APP,通过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相关设备的配置,解决提高校内及校外打开移动学习平台的速度,保证学生随时随地打开移动学习平台时能快速进入各个模块,需要下载视频或音频及其他资源时,可以达到和其他网上下载一致的速度。这就需要技术保障,否则有了平台,资源也很丰富,如果每次打开平台或者浏览平台、下载内容都需要很长的缓冲时间,甚至有些内容等了半天也打不开,就会影响到后期的移动学习的效果;几次这样的体验以后,学生就不愿意再打开平台了,更不愿意在平台上开展移动学习。可以开发专门性的学习平台,也可通过学习元平台,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1]。

资源库的丰富 针对民族学院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上资源的内容和类型,要符合民族院校學生的需要。调研的结果是学生想看到一些和课程有关的内容,还想看到和本民族文化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考虑在平台上上传一些特色课程及精品课程的课件、视频等内容。还可以上传各民族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的知识,方便学生深入系统地学习本民族的文化,更方便其他民族的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这样不同民族的学生才会更加和谐地相处。还可以考虑开发一些双语微课程,从简单到难,逐步深入,既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也给汉族或其他民族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少数民族语言提供了资源。

加强移动学习的宣传 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学生有移动学习的需求,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展。民族院校学生来源构成比较复杂,学生的起始水平差别也较大,学校和教师应该加强移动学习的宣传和引导,培养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或者开展专门的移动学习专题培训会,让教师和学生意识到移动学习的重要性,要让有移动学习需求的学生知道该如何开展移动学习,熟练应用移动学习平台。

5 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想让学生更有实力走上社会去面对竞争,民族院校就应该学习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和现有的独特资源,让教育更有特色,凸显民族特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祁芸,张士辉,段金菊.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84-188.

[2]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9.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移动学习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是座矿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智能手机如何让我们变得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