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2018-01-28张超

读写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兴趣小学培养

张超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课堂提问是外语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课堂师生会话的一种形式。它的过程性和交际性引发了作者对其语用意义的思索。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原则和语用关联三方面阐述了任务型课堂提问的语用价值,以便使外语教师从课堂提问这一侧面,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含义。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培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8,G623.31,C41,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5-0005-01

任务型语言教学渊源于交际和语用教学思想。它从语用学、语义学、语言教学法和学习论吸取了丰富的理论营养。课堂提问是会话的一种形式,也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过程和手段,其本身具有鲜明的语言交际特点。它在外语教学中沿袭运用,反映了自身固有的语用蕴涵,也反映了外语课堂师生对话语用意义的真实存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印证着言语行为理论,遵循着会话的语用合作原则,隐含着会话的动态语用意义,体现着语用关联价值。任务型教学倡导“做中学”的外语教学思想。把学习活动本身与语言学习目标融成一体。把个体语言习得、行为发展和生活体验有机结合一起。任务型教学主张: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教育传授性的,而是经历性的,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过程是第一性的,而学习内容是第二性的;任务的过程性和.參与者语言活动量与质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动性的形成。任务型教学强调行为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行为决定语言的意义,意义在语言行为中产生。那么,应如何保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关爱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从学期第一节课开始,笔者就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尽量以真挚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共鸣,用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从易入手,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生兴趣。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善于应用愉快教育这一手段。教师应当寓教于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增强记忆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尽力做到多创造语言环境。多联系实际,学生喜欢在实际中学,更喜欢在实际中用。课堂情景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比较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积极思维,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提高脑细胞的活动能力,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全神贯注地学习。使用情景教学法,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适合学生的理解程度,有些教材内容可以利用教具、图片、幻灯及动作来呈现,在语法教学中,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歌诀的形式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

课堂问答是师生互动的动因之一课堂提问是引动话题的动力。激活课堂会话是课堂提问内在的规定性。根据Austin的“三种行为”模式,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言外行为指的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施行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首先,言内行为通过说话表达字面意义。借助于课堂提问的这一方法优化学生话语行为,矫正学生的语音语调,熟悉和掌握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使学生说得标准,讲得得体,学得有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言后行为。言后行为是指一旦说话人的意图被听话人理解、领会和接受,便带来相应的后果和变化。课堂提问不仅能改进学生言内行为,而且能坚定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接受教师语言的暗示和鼓励,接受课堂学习情感和学习氛围的感染和影响,克服任务型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复杂度、语码复杂度和交际压力所造成的困难,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建构人格的目的。

三、要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一)课前预习法。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首先要求学生预习生词,然后预习课文,再找出词组、固定搭配和句型,以及不懂的地方。有时,笔者会针对课文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的疑点,有一部分通过自己自主的独立思考和查阅资料自行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在听课时会更主动听教师讲解,积极地思考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课后复习方法。遗忘是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习英语要战胜“遗忘”,就不能忽视复习。为了组织好复习,对学生提出复习的任务要力求具体、明确;要安排好复习时间,及时进行: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如抄写、朗读、背诵记忆等,运用多种感官协同复习,做到眼看、耳听、口讲、手写、脑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制复习卡片,对文章进行改写训练、编英语小报等,课后复习应侧重已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完成作业。课后要注意回顾课堂上教师所讲的重点内容,认真复习课本及课堂笔记上的内容,然后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检测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不太懂的知识,要进一步复习,加强读记背诵,以便更好地巩固。通过复习,使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得到强化、熟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经常复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燕,赵牛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6(12).

猜你喜欢

兴趣小学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