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

2018-01-26俞正勇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俞正勇

【摘要】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5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31例)和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31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两组预后,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1 d颅内压(25.1±1.8)mm Hg,术后3 d颅内压(22.7±1.9)mm Hg,术后7 d颅内压(17.3±1.5)mm Hg,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显效率45.16%和治疗总有效率83.8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35%和58.0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6.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综合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更具临床使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重型顱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5.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5-0180-02

重型颅脑损伤属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率随高速交通工具的应用及建筑工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1]。本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的特点,常合并严重挫裂伤脑水肿,对患者生命健康威胁极大,因此,临床治疗需迅速、充分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脑疝,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2]。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我国临床近年引进的一种治疗脑挫裂伤、急性颅内血肿及恶性颅内高压的医疗技术,临床效果良好。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以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文章现采用对比研究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5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有明确外伤史,以意识障碍、瞳孔散大,生命体征改变等症为主要表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明显,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8分,伤后昏迷≥6 h或二次昏迷,病症诊断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既往神经功能障碍史,合并认知、语言及运动功能异常等[3]。依治疗方式不同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男17例,女14例;

年龄33~73岁,平均(58.1±6.3)岁;伤后入院治疗时间

20 min~3.5 h,平均(50.4±16.7)min;入院时GCS 6~8分者21例,3~5分者10例;伤后持续昏迷24例,伴瞳孔散大22例。对照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33~72岁,平均(58.4±6.1)岁;伤后入院治疗时间30 min~3 h,平均(52.6±15.3)min;入院时GCS 6~8分者22例,3~5分者9例;伤后持续昏迷25例,伴瞳孔散大21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切口: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处入路,沿耳廓后上方延伸至顶骨中线,再向前至额部发际下,作额颞顶大弧形切口。骨瓣:采用游离骨瓣,顶骨处骨窗缘位于矢状窦旁2~3 cm处,颞骨处则适当咬除鳞部及蝶骨嵴外侧缘,以充分暴露颞底、额底,骨窗大小约12 cm×15 cm,双侧脑挫裂伤血肿者行双侧标准开颅术。清除血肿:先常规清除硬膜外血肿,再弧形剪开硬脑膜,彻底清除硬膜下额叶、颞叶、顶叶、颅窝等处的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彻底止血,必要者适当切除额极和颞极进行减压或以脑压板轻抬颞底,通过反复注液的方式帮助脑组织复位。缝合:全部患者均去大骨瓣减压,大小12 cm×15 cm左右,脑硬膜解剖复位,减张缝合硬脑膜。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即根据影像学诊断提示的脑挫裂血肿部位于合适位置选择骨窗进行血肿清除及减压术,术后酌情骨瓣还纳、硬膜缝合,骨窗大小为6~8 cm。

两组术后均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并发症防治、脱水降颅压等一般治疗,基本方法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手术前后动态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以GOS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4]拟定,(1)显效:GOS 4~5分,患者预后良好或存在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2)有效:GOS 2~3分,患者重度残疾或长期昏迷,生活需照料;(3)无效:GOS 1分,患者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颅内压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试验组颅内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恶性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最主要的病理变化,可引起脑疝危象,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5]。及时有效地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降低颅内压是现阶段临床治疗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既往,临床多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但是该手术骨窗较小,既不利于病灶充分暴露,也不利于正常脑组织切除,故减压有限,临床疗效并不十分理想[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